读书的方法和看法(关于读书方法的回答)

发布日期:2024-12-22 05:48:52     作者:终不得她心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awv429198.html     违规举报

《韩非子》中郑人买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学过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书的方法和看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读书的方法和看法

《韩非子》中郑人买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学过吧。

很多人不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和韩非的本意。

他想通过这样的文章劝诫嬴政,法要变,不要太过于残暴,时过境迁不应该再用商君之法治理国家了,因为你要统一全国,而不是只做秦王。

我们再回味一下: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这篇文章收录在课本里,大家肯定都看过,但是想想那个背景,秦王嬴政亲政以后请了那么多人商量一统天下大计,韩非更是秦王的座上宾,一个集法家三派于一身的最后大师,为什么会写这样的寓言故事?

你再想想,韩非又是和李斯一起,师从荀子这个战国时代最后一位儒家大师的。

儒家也好,法家也罢,那个时候秦国一统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秦法严苛,商君之法虽然也被修改过但是六国不认,很多六国入秦的士子也觉得虎狼之师的法不适用于天下。

吕不韦因为有这方面的念头,再加上和嬴政有政见不和的地方,觉得他收揽门客有非分知心,于是铁腕之力直接流放,最后逼死。

李斯也差点被牵连,要不是那时写得一封《谏逐客书》振聋发聩,恐怕李斯就不会青史留名了。

李斯没有完成韩非的遗愿,韩非写得寓言秦王恐怕也看懂了,但是刚当上了始皇帝的嬴政那个时候不可能立马改弦更张。

他在等,等真的大家都放弃了国仇家恨,放弃了那个狭隘的国家主义,真正融合了华夏民族,真正认可了亲帝国之后他肯定会制定新的法律。

但是他的寿命有限,他走得太快了,扶苏又软弱,蒙恬更是愚忠,王离也都不敢问一下,于是秦二世而亡。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刘邦出身草根,因为把儒生帽子当夜壶,还用猎人猎狗这样粗鄙的语言比喻功臣,再加上的确有那么点贪图美色,被后世儒家贬低了。

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出身让他知道百姓需要什么,约法三章更是收尽关中人心。

楚霸王呢?泄愤而已。再加上刚愎自用,灭亡迟早的事情。

历史果真就朝着韩非和那些六国明智之士预料到的一样,天下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秦法,文化需要被保留。

从高祖刘邦到文景之治,因为宽松的律法百姓认可了这个国家。尽管七王之乱那么严峻的形势下,周亚夫照样抵挡住了。因为民心不想乱了,不想再分什么秦国,楚国,燕国,赵国了,你们这些王,只是为了自己罢了。

那个时候多少诸子百家的传承者也在民间活动,为对各自有利益的集团出谋划策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但是汉帝国赢了,因为士子,民心都向着这个一统的国家了,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自己的老家的那个国。

这就是韩非所讲的,何不试之以足。

因为荀子大师周游天下,肯定给他讲过天下人心。

读书读到那一层,自己试试分析,多去参考不同资料,想想书中,想想书外。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再说一下,这里批的孔学,而不是孔子,是指他的后来继承者们,过于迂腐,过于本本主义,一点不知道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就知道吹嘘罢了。

和我们其实喜欢一个明星,但是脑残粉一多,让人作呕是一般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awv42919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