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没有大气层离太空很近吗(月球竟在地球大气层里面)

发布日期:2024-12-22 01:43:47     作者:银空绯雪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bap472505.html     违规举报

地球大气层的边界一直延伸到约 63 万千米处,连月球也被包裹在其中,是之前以为的距离的三倍多。这是一项发布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空间物理学》上的研究,它们分析了二十年前的观测数据,提出了这个惊人的观点。


在我们平时的认知中,那条位于海拔100 km卡门线,被大部分人作为为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界线的分界线,此线也是国际航空联合会所接受的。但实际上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大气层也不会在某个海拔高度突然消失。

而国际航空联合会之所以认可卡门线,是因为该线的判定标准为:飞机能够依其周围的空气,以低于轨道速度靠停留空中的界线。卡门线附近的大气密度如此之低,一旦超过就必须达到轨道速度才能停留,那里是航天的领域。


上图:卡门线附近的极光

因此,卡门线之上还有大气,分别是80千米至300~500千米的热层、与热层之上的散逸层。这里是人造卫星、空间站、火箭等的运行空间,也是最接近星际空间的地方。


由于这里依旧存在大气,所以包括空间站在内的所有人造飞行器,都会不断冲撞大气中的粒子并损失动能,最终向地球一点点地坠落。这也是导致他们重新进入较低的大气层中燃烧和坠毁的原因。

例如在约400公里高度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基本上每天都会掉落100-150米左右,因此空间站都有定期调整轨道的需求,从而实现不会掉落下来的目标。比如多年前的和平号太空站就是因为资金不足没有继续维护,因此它才会掉落大气层的。


而地球大气的最外层,则被称为散逸层,也被称为地冕,由天文学家Lyman Spitzer第一次提出。这位天文学家认为,大气层温度比较高,起码比我们认识的温度要高,这就会让轻气体逃逸,例如氢气、氦气。到了1955年,在80千米的高空,氢原子的赖曼a(La)辐射被发现,使得科学家确定氢原子在高层大气中是存在的,进而发现了地冕。


并且除地球之外,金星、火星、水星和木星都有自己的行星冕。这是一片充斥着大气中的水和甲烷通过光解离产生的氢原子,所构成的“氢原子云”。当这些氢原子通过热层扩散到散逸层底部时,会沿着运动轨迹射向太空。其中,那些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的氢原子在双曲线轨道上发射,永远告别了地球。而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的氢原子则返回到逸散层底部。


同时,由于氢原子会因太阳发出的极紫外辐射发生电离,并与朝地球飞来的太阳风质子进行电荷交换,导致其“寿命”大约只有 20 天左右。因此留在地冕中的氢原子不能无限累积,也使得地冕的大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而要想测量地冕的大小,最直观的方法是在外太空中用航天器观测地冕发出的光。因为太阳与特殊紫外线波长的氢原子相互作用而发光,其中最强的谱系称为莱曼系,该波段的光可被地球大气吸收,所以只有从太空中才能看到。


上图:阿波罗 16 号上的宇航员拍摄的地冕

1972 年的阿波罗 16 号任务中,宇航员首次拍摄到地冕的图像,但由于那一次是从月球轨道角度进行拍摄的,因此当时的宇航员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飞出地冕。于是1995年向太空发射了SOHO探测器,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的联合项目。旨在研究太阳,但也可研究地球大气散逸层。为此用上了纪录太阳风和地冕氢气互动的SWAN仪器。


SWAN的观察发现,地冕的范围差不多延伸到63万千米之外,相当于100个地球半径;而月球轨道相当于60个地球半径,也就是说,月球也被包含在地冕之中。并且太阳风会在地球白天的那一面压缩氢原子,并在夜晚的那一面制造出一个密度增加的区域。

当然,这里说密度增加是相对的。在白天的一面,在距离地球6万公里的地方,每立方厘米总共有70个氢原子,而在月球轨道半径上(距离地球38.4万公里),每立方厘米只有0.2个氢原子。因此地冕的形状看起来有点像彗星的尾巴。


上图:地冕观测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图中地球周围的浅色区域为地冕。

这项研究也证明,直到如今还没有一个人类能够真正离开地球。而真正离开地球,也就只有未来人类踏上火星的时候了。

延伸阅读

如同地冕一样,太阳也有日冕。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分为内冕、中冕和外冕,厚度可达几百万公里以上,且温度极高,有100万摄氏度,粒子数密度为每立方米1015个,比地球要高得多。直径大致等于太阳视圆面直径的1.5~3倍以上,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看到,形状随太阳活动大小而变化。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bap47250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8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