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散步(跑者魏书生)

发布日期:2024-12-22 06:35:08     作者:放手欢笑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bkt352585.html     违规举报

教育也好,人生也罢,都不是“赢在起点”的短跑,而更像一场马拉松,需要调匀呼吸、找准节奏,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快乐奔跑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魏书生散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魏书生散步

教育也好,人生也罢,都不是“赢在起点”的短跑,而更像一场马拉松,需要调匀呼吸、找准节奏,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快乐奔跑的过程。

————————————————

每次放假回到家乡辽宁盘锦,只要天气晴好,张硕喜欢去附近的森林公园跑步,在林间步道跑一圈,出一身微汗,感觉畅快淋漓。

张硕可谓是一位资深跑者,几年来跑过国内外多场马拉松赛事。她同时又是一位名校“学霸”,目前在清华大学读博的她是教授科研团队成员,去年参与的一项抗疟研究成果备受瞩目。

跑步对张硕而言,是陪伴她成长、让她身心受益的好习惯,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爱好。

在盘锦市,有许多像张硕一样热爱跑步、热爱运动的年轻人。追根溯源,他们的运动爱好,都得益于中小学阶段良好的习惯培养。

辽宁盘锦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工作的地方。从最初做班主任开始,到后来担任校长、教育局长,体育一直是魏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他极为重视的育人途径,40多年来让一批又一批孩子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而更为重要的是,魏书生本人也是一位知行合一的“跑者”。像他提倡的诸多习惯一样,跑步是他人生的一大享受,并给了他感悟教育与人生的另一只“眼”。

魏书生从小就是一个“体育迷”,体育给了他强健的身体,也开阔着他的心境。“文革”中“批林批孔”,年轻的他成了反面典型,大会小会挨批斗。白天批斗完了,晚上他就找个宽敞地方打拳练武,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挨批斗。

1978年,魏书生重回教育岗位,当了班主任,就想带着学生一起跑步。“我自己爱跑步,跑了以后挺舒服,觉得是好事,也想让学生体会这种感受。”

“同学们,当魏老师的学生每天都得跑步,你们愿意吗?”他跟学生商量。“愿意,跑不动。”学生说。“肯定都能跑动啊,咱们就从100米开始。”魏书生早想好了办法。即便跑100米也是有讲究的,他把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男快组、男慢组、女快组、女慢组、走动组……

就这样,学生从100米、300米、500米,到800米、1000米、1500米……越跑距离越长,也越跑越有自信,慢慢地体验到跑步的甜头。到最后,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跑完3000米以上的长距离。

再后来,男生每天完成5000米、女生每天完成3000米的跑步任务,被写进班级一日常规,没有请假又不参加跑步活动的,需要写1000字的“说明书”。

从此,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魏书生带着学生跑出校园,跑向城郊,沿着田间小路,一直跑到六里河大坝。学生们精神振奋,喊着响亮的口号。往返10多里的越野长跑,跑完回来一身轻松。

那时候,到了下午第三节课,其他班级还在争分夺秒地读书做题,魏书生班级的学生却撒欢儿似地跑出教室,到广阔的大自然中愉悦身心。

冬天的盘锦,室外寒风怒号,穿着厚棉衣仍觉得透不过气,还要不要越野长跑?全班举手表决,结果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继续长跑。学生们鼓足勇气冲出校门,迎着肆虐的北风跑向六里河。等跑回教室,一个个满脸通红,头上冒着热气,眼里充满了自豪感。

初中三年,每天的长跑雷打不动。毕业前夕,学生在家等待中考,仍回校完成规定的长跑任务。来校参观的客人看见学生大热天跑步,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跑?学生笑称:“这是高层次的人生享受!”

统计数据显示,这样坚持三年,学生的身高、体重增加,体质、体能也大大增强。但很显然,学生的收获远不止这些。

回顾和学生一起跑步的经历,魏书生曾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满怀感情地写道:“从严冬跑到盛夏,从70年代跑到90年代,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跑步中体验甜,从更高层次上去认识苦与甜,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也因此,1984年魏书生担任盘锦实验中学校长后,就向全校师生提出每天坚持长跑的建议,并逐渐在长跑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大课间活动。1997年担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后,他又将这些做法向全市中小学推广。

跑步,看起来挺不起眼的一件事,却一度让盘锦教育在全国出了名。

那是2007年6月,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到盘锦检查工作。出乎意料的是,魏书生带着领导参观的“窗口学校”,居然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大洼县新兴中学。

通往新兴中学的路颠簸曲折,可是一来到这里,周济部长就被学校火热的大课间活动深深地吸引了。在新兴中学,师生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都要跑3000米。数千人在校园里排成一字长龙,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3000米跑完,队列依旧不散,师生仍神情轻松。

“你们做到了别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看到这样的情景,周济部长兴奋地评价说,“每天跑步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这样的高度评价,也是有感而发。就在当年4月,面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堪忧的现状,教育部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但当时,许多学校和地区仍不重视体育,活动一度面临各种阻力和争议。

没想到,一所农村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如此有声有色。再深入一了解,开展大课间活动、师生坚持长跑,是盘锦所有学校十年如一日的做法。

不久后,教育部组织中央新闻采访团赴盘锦采访,新华社记者把盘锦的做法写成内参上报。次年7月,教育部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魏书生登台发言,介绍盘锦经验。

跑步与教育均衡怎么能扯上边儿呢?这其中蕴含着魏书生对教育均衡的独特认识。

在盘锦,为了保障教育公平,魏书生在硬件、制度、师资等方面有许多实招儿、狠招儿。比如说,他坚持不办“窗口校”,许多农村学校硬件条件都比城区学校好;严格实施阳光分班、高中指标分配到校,等等。

但在魏书生看来,教育均衡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为每一个学生奠定一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实现学生素质的均衡、教育软件的均衡和教育内涵的均衡。

也因此,作为一项教育评价机制创新,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10月15日,盘锦市都要召开全市性的培养良好习惯现场会。所谓的培养良好习惯,是指魏书生提出的“七个一分钟”和“八个学习习惯”,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比如一分钟踏步、一分钟军歌、一分钟日记和制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等等。

每年的现场会,魏书生带着校长走进全市的每一所学校,既是检查评比也是相互观摩学习,看哪所学校军歌唱得嘹亮、学生日记写得好、踏步队列更有力、大课间活动更丰富……

像跑步一样,这些行为习惯都很细小,做起来很简单,也毫不神秘,但却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一点一滴地改变着盘锦教育的品质。

对体育一贯的重视,是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鲜明特色。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记录了许多和学生一起开展体育活动的快乐画面:越野长跑、做俯卧撑、打雪仗、冰上接力赛……

谈到和学生一起跑步,魏书生开玩笑说是因为“自私”,在他看来跑步是一件快乐的事,既能和学生一起锻炼身体,又能体验到跑步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魏书生担任教育局长后,要求全局职工每天早晨在教育局门口统一做广播操。魏书生自己也做好表率,站在队列最前面,像领操员一样,动作一板一眼,做得极认真。“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听起来像是俏皮话,但又透着实实在在的理儿。

许多听过魏书生报告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

那是魏书生和儿子关于跑步的一次对话。每天晚上9:30,是魏书生习惯的外出跑步时间,连大年初一也不间断。有一年大年初四,正赶上盘锦下大雪,魏书生问儿子:“今天下雪了,不跑了吧。”儿子不答应,于是父子二人冒着纷纷扬扬的漫天雪花,一步一个脚印儿地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感受着空气的清新,感受着雪花落在脸上的寒凉,还有超越自我的自豪与快乐。

这段对话,常常被魏书生作为报告的结尾。一段画面感极强的对话、一个饱含哲理的生活小场景,引发听众无尽的回味,关于跑步、关于教育、关于人生……

跑步真的能让人如此快乐吗?许多人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跑步是一件非常枯燥、既苦且累的事情,压根儿谈不上是享受,魏书生为什么甘之如饴?

这或许正是魏书生教育的独特魅力所在。多年来,魏书生从不唱高调,也少有惊人之举,总是说平常话,做平常事。他说自己的教育“秘诀”,一曰民主,二曰科学,用的都是“长胡子的办法”。他也一直强调,教育应回归常识。

因此,他总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帮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和不断战胜自己的自豪感,把一颗颗习惯的种子种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开枝散叶,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这既是教育的艺术,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跑步也好,体育也好,在魏书生看来,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自信、强大、积极向上的个体。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国内的“马拉松热”,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步,人们对跑步这项运动有了更多认知,这时才惊奇地发现,魏书生说的跑步使人快乐,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

“当一个人跑步时的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5%-65%,体内就会分泌多巴胺,它会使人乐观、专注和坚持不懈。当最大心率达到75%以上,内啡肽开始分泌,它被称为‘快乐荷尔蒙’。”魏书生说。

追根溯源,关注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是魏书生始终坚持的好习惯。这使得他较早接触到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认识到运动与大脑发育的密切关系,也由此印证了跑步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益处。

可以说,我们如今对跑步神奇效应的惊喜发现,其实是魏书生早已在坚持的教育常识了。

2020年10月15日,一年一度的盘锦市培养良好习惯现场会如期召开。

自1997年以来,这项活动就从未间断过,至此已连续举办24届。虽然魏书生早已离任教育局长,随后又换了几任局长,但盘锦人始终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每年这一天都雷打不动召开现场会。即便受到疫情影响,不能深入各校实地观摩,但市教育局仍以线上会议的方式,让现场会得以延续。

“我们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发展,连续24年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宋全明说。

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宋全明有着深刻的切身体验。多年前,他曾是盘锦市最年轻的中学校长,被派往一所职校任校长。面对一群“打架、逃学像家常便饭”一样的学生,他就是从体育入手,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神奇般地改变了学校,把这里变成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品牌职校。

育人观念的转变,悄然改变着盘锦教育的内涵,校长们自觉地把跑步、唱歌、上课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做得有滋有味,也把体育放在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这次现场会,记者走进了盘锦市魏书生中学。这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几年前由两所位置偏远的薄弱学校合并而成,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如今已成为省内外闻名的优质学校。

正赶上大课间,在魏书生中学的操场上,师生排着整齐的队列,脸上带着愉悦的微笑,生龙活虎地奔跑在阳光下。跑步是学生每天的功课,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天跑2000米到3000米。经过三年的锻炼,学生的身高明显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一个个像挺拔的小白杨。

“在辽宁省,我们第一个构建了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魏书生中学校长吴献新介绍。

一件小事让吴献新感触颇深。一天,一个初一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自己孩子非常优秀却没有得到学校表彰,到底怎么回事?吴献新一了解才知道,这个学生虽然功课门门都是A,但唯独体育评分是B,因此按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不能受表彰。

没想到体育如此重要,学生这下可上心了。从此,每天下午吴献新跑步时,这个学生就主动加练,和校长一起跑步。跑着跑着便渐渐爱上了跑步,体育成绩也在一点一点进步。到了初三,这个学生以体育满分的成绩如愿成为优秀毕业生。

可以想象,就像这个学生一样,当他们把体育当成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当作人生的必需,正如魏书生所言,他们将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体验到运动给生命带来的美好。

而就在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这让盘锦人深感欣慰和自豪。令人信服的是,近年来盘锦的教育质量稳居辽宁前列,在省内有口皆碑。对此,魏书生坦言:“我从不回避升学率。我认为我们的高升学率正是因为重视了跑步,重视了学校体育工作。”

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在教育改革的路上,魏书生似乎用他一生奔跑的姿态启示我们:教育也好,人生也罢,都不是“赢在起点”的短跑,而更像一场长跑,需要调匀呼吸、找准节奏,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快乐奔跑的过程。

《中国教师报》2021年03月31日第16版

作者:本报记者 白宏太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bkt3525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