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中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舟船。是故,戒体清净,妄心不起。狂心息处,自然得定。
摘自《行者玄奘》
随着年龄增长,在阅读《行者玄奘》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些经文让自己联想到了生活的很多境遇与状态,让我这个不懂佛之人,对于很多的经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
比如上面的摘录,以戒为界。
那这个戒又是什么?
身戒较易,心戒尤难。须知身由心动而有造作;心由身作而生暗昧,因此,戒身尤先戒心,心静则体安,心宁意自定。
这个戒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规矩;界限;信念的加持。
规矩也可以称为法律法规,我们生活在群体环境中,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约束会让大家和平相处,给人安全感。
界限,则是尊重和接纳他人原原本本的样子,尊重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妄加评判,不干涉,不控制,不改变。
信念的加持,当一个人对自己足够的笃定与坦荡,明白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我们遭遇磨难与考验时,才不会被外在一切所影响。就像我们明白了因果关系,就知道当我们起心动念时,我们的果已经在那里了,只是没有呈现而已,
因果是这样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集合在一起就产生了结果,这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与你信不信并无关系。因果就是描述这个规律的。我们如果理解了这个规律,就会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书中曾提到的,“修行于止,以戒为师”,我想有可能是随时关注和甄别自己的起心动念,从而明心见性,自我觉悟吧。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名“三无漏学”
学习佛法就是“戒;定;慧”
有了戒律就会生出禅定,有了禅定就能产生智慧。
摄心为戒是要你先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一个正常的状态,远离一切恶业。因为无论是福报,神通还是智慧,无不是由戒而生。
修行于止,如果身口意的恶业不断,想要一心不乱,无异于缘木求鱼。
想想书中所写的玄奘法师在西行路上遭遇的种种生死考验,让他挺过来的除了强大信念之外,还有禅定帮他消除散乱,保持自性,生发智慧。
回头再看看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话:
引以为戒:就是不让同样的事情让自己受到伤害。
戒烟:烟盒上都标注着吸烟有害健康,不戒的代价就是健康。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医院的呼吸病房,会看到很多被肺病折磨的病人。
戒毒:毒品侵蚀身体的抵抗力,会变成控制人的魔,被魔所摄,“自由”再也由不得自己。
戒赌:嗜赌成性造成很多的家庭悲剧。
所以当从生活中我们再次理解这个“戒”时,就会明白“戒”字前是崖,“戒”字后是岸。
这大概也是大家常说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吧。
我想“修行于止,以戒为师”理念,很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明白其中道理之后,会有助于我们更深的认识生活,不为外相所困,客观而不执着,并能修心养性。
这个世间最大最有力量的始终是你自己的心,没有人可以让你更高贵,也没有人可以使你更卑下,除了你自己的心,心是所有行为的首发者。
“以戒为师”,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的从容与自由。
特别声明:本篇文章表达的只是个人观点,如有对佛法的错误解读,还望读者朋友多多指正。
后记:这段时间一直不间断的看《行者玄奘》有很多的收获,我想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里面的很多理念能够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玄奘偷渡出境,在突厥,飒秣建国等国异教众多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行事风格,让他在西域各国备受尊敬?
佛魔合体才是一个人的实相,玄奘内心出现过魔吗?他是怎样对待的?我们心中的魔性压住心中佛性时,是否可以效仿?
作为一个不谙佛道的人,在这一系列的书中,佛法传递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它跟我们身边信佛之人所传授给我们思想有无偏差,偏差又在哪里?
我想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和大家一一分享。我想通过这些,会让我们对生活多一些思考,重新认识生活,顿悟生活的真谛!让我们的内心真正的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