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的仓位管理方法(建仓技术与仓位管理之道)

发布日期:2024-12-22 01:54:55     作者:咎甴洎取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cju302008.html     违规举报

盈利的逻辑是轻仓,高概率,放长利润,截断亏损。我们尽可能地通过研究提高策略获胜的概率,但是要时刻做好轻仓、止损、扩利。交易者要争取做到偶尔大赚、经常小赚、很少小赔、从不大亏的状态。

1、仓位管理方面:首仓要轻,盈利加仓,时刻控仓,主动平仓。

2、风险控制方面:建议每笔亏损控制在账户权益的2%以内,如果策略当日未有盈利,主动减仓或清仓。

3、交易就是建立预期和实现预期的过程。

A

建仓技术有门道,顺势而为是灵魂

打过牌的人都知道,抓到一手好牌,但如果乱打一气,出牌次序不对,照样会输。同样,在期货交易中,建仓就是出牌,如果建仓策略不合理,即使做对了行情,也是会出问题的,所以建仓也要讲策略。

期货交易者常用的建仓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金字塔式买入卖出策略

金字塔式买入(卖出)策略,是指交易者在买进(卖出)盈利的情况下继续加买(卖),但每次加买(卖)的数量低于上次。

例如,某交易者买入5张(10吨/张)大豆合约,成交价格为3000元/吨。此后价格上升到3050元/吨,首次买入的5张合约已经有浮动盈利10×5×(3050-3000)=2500(元)了。交易者认为价格将进一步上涨,按照如下的方式分批次连续买进期货合约:


因为其形似金字塔,所以称为金字塔建仓策略。采取金字塔式买入合约,持仓的平均价虽然有所上升,但升幅远小于合约市场价格的升幅,市场价格回落时,持仓不至于受到严重威胁,投机者有充足的时间卖出合约并取得相当的利润。例如,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到3200元/吨后开始回落,跌到3150元/吨,该价格仍然高于平均价3066.7元/吨,立即卖出15张合约仍可获利(3150-3066.7)×15×10=12495(元)。

如果建仓后,市况变动有利,但交易者增加仓位却按照每次大于前次的合约张数进行,那么,这种策略便称为倒金字塔式策略。在倒金字塔式策略情况下,买入或卖出合约的平均价和最近的成交价相差无几,只要价格稍有下跌或上升,便会吞噬所有利润,甚至亏本。例如,同样是上面的价格,交易者在价格为3000元/吨时买进1张合约,价格上涨至3050元/吨时加买2张……价格上涨至3200元/吨时加买5张,这时的持仓平均价变成3140元/吨。同样,价格回落至3150元/吨,与平均价的价差就只有10元/吨了。

有的投资者最初的建仓不过六七张合约,随着行情上涨一路加仓至上百张合约,其建仓策略就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式策略,且持仓增加几乎是按照几何级数增加,平均持仓成本随着大幅度的加仓而快速推高,所以期货价格稍有回落,利润就被飞速抹去。

(2)菱形建仓交易策略

菱形建仓交易策略实际上是金字塔式建仓策略的变形。该建仓策略指最初建仓时买卖少量合约,如果市况有利,分次买入或卖出同种合约,每次买入或卖出的合约份数均大于前次买卖的数量。在所持有的持仓达到一定数量后,再继续增加,买卖时逐步递减。可见,该建仓策略的前半部分形如一个倒金字塔,而后半部分形如一个金字塔。两部分相接后整体就是一个菱形。

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上面不是说倒金字塔式建仓策略有缺陷吗?是的,倒金字塔式建仓策略的缺陷是建仓过程中如果遭遇价格反方向调整,利润回吐会非常快。但换一个角度看并非一无是处,其优点是一开始是小单量,属于试探性质,即使错了,损失也不大。比如,按金字塔式建仓策略前三步5、4、3张合约建仓,合计12张合约,而按倒金字塔式建仓策略前三步1、2、3张合约建仓,合计只有6张合约。在期货交易中,当局势不明朗时,以小单量开始试探是明智的。毕竟未来阶段会不会出现趋势行情无法预料。同时这种策略也意味着一开始只动用极少一部分资金,小单量试探后即使有错,及时纠正不会造成伤筋动骨的后果,这与倒金字塔式建仓策略有着本质的差别。

菱形建仓策略背后的交易理念是:局势不明,小单量试探,随着走势逐步明朗而加大持仓,一旦价格上升至金字塔的上方,由于已经有一部分底仓,一方面可以坐收趋势行情带来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增仓幅度逐步降低,安全性也会越来越大。

(3)平均买低和平均卖高策略

如果初始建仓后市场行情与预料的相反,有的交易者会采用平均买低或平均卖高的策略。所谓平均买低是指在买入合约后,如果价格下降则进一步买入合约,以求降低平均买入价,一旦价格反弹至平均价格之上,就可实现减少亏损甚至反亏为盈。而平均卖高是指在卖出合约后,如果价格上升则进一步卖出合约,以提高平均卖出价格,一旦价格回落至平均价格之下,就可实现减亏或反亏为盈。

案例

某交易者买入1张铜期货合约,成交价格为26000元/吨。此后价格下降到25000元/吨。为了补救,该投机者再买入1张合约,成交后2张合约的平均买入价为25500元/吨,低于第一次入市的成交价。此后铜价反弹到25600元/吨,他随即将这2张合约卖出平仓,在不计手续费的情况下,他反而获利了100元/吨,共计1000元(1张合约5吨)。如果当初没有买入第二张合约,即使铜价反弹到25600元/吨,该交易者仍然亏钱。

投机者在采取平均买低或平均卖高的策略时,必须以对市场大势的看法不变为前提。在预计价格将上升时,价格可以下跌,但必须是短期的,最终仍会上升。在预测价格即将下跌时,价格可以上升,但必须是短期的,最终仍要下跌。否则这种做法只会增加损失。比如,上面那位投资者在25000元/吨加买1张合约后期价继续下跌,这位投资者的损失就更大了。因此,平均买低和平均卖高策略只适用于震荡盘整市。


B

为伊消得人憔悴,折磨人的止损和止盈

对失败者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不要满仓

不满仓的目的是避免冒过大的风险,这实际上是期货交易资金管理中的一项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满仓不能机械地理解。比如,某交易者账户上5万元资金,开仓用了4.8万元,看起来几乎是满仓了。但背后的情况可能是该交易者准备了20万元资金,为了自我控制,将15万元放在了备用账户上,因此该交易者实际上只动用了25%的资金,这不能看作是满仓。

(2)交易成败的质量远比胜率重要

80%的胜率很漂亮,但如果每次只赚小钱,几次大亏后的结果仍旧是亏损。反之,20%的胜率看上去很糟糕,但如果每次亏的都是小钱,抓到了一两次大趋势行情,最终还是赢家。当然,如果能同时提高胜率就更好了。

如何争取成为赚大钱亏小钱的交易者,必须在盈利时有足够的耐心,亏损时勇于止损。同样,盈利时依赖止盈技术。

止损极其重要,应该说交易者都明白这一道理,在理性分析时大家都会认同和接受,但在实践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一些交易者说:止损我知道,但是止着止着就把钱都止没了。还有的说:回头总结一下自己的交易经历,发现止损就是最好的减肥药,如果前面不止损,反而还能挣点钱,都是止损惹出来的祸!问题出在哪里?

必须知道,止损是期货交易中非常重要的理念。止损理念是指投资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止损在期货交易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在高风险的期货市场中,首先是要生存下去,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发展,止损的关键作用就在于能让你更好地生存下来。

期货交易中无数交易者的实践证明,及时止损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可以这么说,不具备这一素质最终一定是失败者。但必须注意的是:及时止损只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而非全部。它是成功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是,由于这一素质经常被大家反复提及,因此很容易被误解为成功交易的唯一素质,以为只要具备勇于止损的习惯就拿到了成功的入门券。这种误解类似于:汽车具有刹车装备、安全气囊、座椅安全带等,于是酒驾、乐于抢道等都无所谓。

必须明白,及时止损只是全部交易理念中的一个部分,如果投资者在交易的其他环节上出了问题或整体交易理念就是错误的,认为只凭止损这一环节就可以包打天下,那么最终难以得到好结果是自然的。

止损和止盈的应用场合都是指手中已有持仓头寸时如何保护自己,前者是防止遭受过大的损失,后者是在保住一部分已得利润的前提下保留获得更多利润的机会。如果投资者手中没有持仓,自然不会产生止损或止盈的需求。这时更要考虑的是要不要建仓,何时建仓及建多少仓的问题。建仓和平仓同样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投资者在建仓时期打算采用什么样的交易策略?长线博趋势,中线做震荡,短线炒作还是套利,相应的出场方式自然是有差别的。比如,对长线博趋势的交易策略而言,因为趋势行情难得有,一旦出现则持续时间较长,所以无论在建仓还是持仓阶段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这种耐心体现在建仓阶段很可能是几个月一直空仓,或者仅以极小的持仓试探。从资金管理角度看,如果是小单量的试探性持仓,设置较大的止损幅度也无可厚非。但一些交易者心中想着长线交易,却把持不住自己天天交易。明明是短线交易,却采用长线交易的止损方法,频繁交易之后自然便是频繁止损。这哪里是赔小钱赚大钱,实在是天天在为“积小败为大败”而奋斗!且失败后,不反思自己的整体交易观出了问题,反将责任推到“止损”头上。

下图是焦炭主力合约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的周K线图,图中圈起部分最后日期为2014年1月10日,有一个交易者止损平仓时间基本是在最后一根K线。


图 焦炭主力合约周K线图(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

首先,大致可以看出,圈起部分接连5根周K线为阴,跌势明显,该交易者在其间逆势做多而被套。

其次,该交易者是一位短线交易的热衷者,逆势做多是认为行情跌得差不多,可以抢一波反弹。

最后,可以看出止损之后行情持续下跌了近两年。所以回头一看,该交易者尽管当初止损很痛,但还是值得庆幸的,如果一直死扛,最后的结局肯定是爆仓。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cju30200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