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有多少首经典的诗(刘禹锡很简单的一首诗)

发布日期:2024-12-22 12:56:48     作者:回望孤离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cul427739.html     违规举报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在数篇欣赏刘禹锡诗歌的文章中,我不止一次地强调着一个数字。

23年。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是白居易在扬州见到刘禹锡时,为他写的一句诗。

刘禹锡青年进士,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监察御史。可后来,因为参与王叔文领导的革新变法失败,开始了自己长达23年的贬谪生活。

23年,倒也不全在一个地方。总之是岭南蛮荒之地,朝廷两三年给他换一个地方体验生活。


中间还有两次回过京城,因为回城之后写的诗太过招摇,又被保守派扫地出门。这两首诗大家都猜得到,就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一个系列。

但刘禹锡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心里有情绪就要畅快的发泄出来,他才不管后果怎样。你要他憋着?不可能!

刘禹锡也知道自己性格如此,但一个人在异地他乡呆久了,总还是想回家的。更何况刘禹锡常年远离政治中心、身处蛮荒之地,回归长安的梦想就愈加炽烈。

纵然身处蛮荒,可身边的种种事物,仍然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不要忘了长安。


看到花草树木,想到长安的曲江烟柳;

看到瘴雾流水,想到长安的灞水秦岭;

看到大刀长剑,想到长安的凛凛将士;

……


接下来这首诗,便是刘禹锡贬谪期间写下的怀念长安的诗歌之一。

这一次,是因为看到了刀环。

刀环,顾名思义即大刀背面装饰性的几个铁环。这和长安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来看这首诗。


【诗篇】

视刀环歌刘禹锡 〔唐代〕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诵析】

《视刀环歌》,名字听着挺像乐府诗,实际上也确实是乐府诗。不过是刘禹锡自己新创的题目,以前并无此题。

根据历代学者的研究,刘禹锡这个题目的典故出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汉昭帝继位之后,佐政的几位大臣,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都和已经投降匈奴的李陵关系不错。于是就想着怎么能把这个命苦的将军召回汉朝。


后来,汉朝派遣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单于设酒招待三人,李陵也在座,但是没有单独说话的机会。

于是三人就默默把玩着自己的刀环,还偷偷摸两下自己的脚,以此向李陵示意。

环,即还也。脚,行路之谓。意思就是:李陵啊,该回家了。

故事原文如下:“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

刘禹锡这整首诗的情感,就和《汉书》中的这个故事息息相关。


起笔两句,便是千古警句。

常常叹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言语的力量是如此单薄无力,没有办法准确、充分地传达出自己心中的惊涛骇浪。

这首诗能够流传下来并且广为传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前两句写出了很多人心中都会有的一个遗憾。

就是往往在心情最为激动澎湃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向别人形容、倾诉;再广一点,也可以认为是在形容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沟通问题,仅靠言语没有办法让彼此完全了解,由此造成了许多沟通障碍,影响甚大。

上面这些,当然都是后人脑补出的内容。刘禹锡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还没想那么多,只是为了后面的内容做铺垫而已。

后面两句是刘禹锡真正抒发情感的地方。今天,你我两人互相对视,四目相对、脉脉含情,用眼神传达着自己心中复杂的情感。


到这里,我们发现了诗歌的一个秘密。诗的题目《视刀环歌》,似乎只是一个幌子。刘禹锡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与一位女子的相思之情。可能两人正在异地恋,彼此之前唯有飞雁传书,于是有前两句,认为语言的力量太过单薄,不足以传达自己的千般思念。

后面两句,想象两人相见的场景,仅仅四目对视就可以传达无数的情绪。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面这一种解读,其实也只是当代人的一种猜测。实际上,更可信的解读是刘禹锡将“刀环”人格化为诗歌中的那位“女主人公”。以刀环在历史中的寓意来暗示对长安的思念,以及想要回到长安的迫切心情。


【空青语】

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就曾说:“语言文字为人生日用之所必须,著书立说尤寓托焉而不得须臾离者也。顾求全责善,啧有烦言。作者每病其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未能无欠无余,恰如人意中之所欲出。务致密则苦其粗疏,钩深赜又嫌其浮泛;怪其粘着欠灵活者有之,恶其暧昧不清明者有之。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岂独男女之情而已哉?”

算是把诗歌的前面两句解透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cul4277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6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