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诗词经典(七夕至美诗词7首)

发布日期:2024-12-22 03:12:32     作者:没带伞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dfz409916.html     违规举报


8月7日,己亥年农历七月初七,又是一年七夕。

传说,织女是仙界的巧妇,能织出巧夺天工的锦绣,是世间女子向往的榜样。

所以后世的女性,便在七夕这一天的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由此,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是古代的“女儿节”之一。这才是七夕节最初的面貌。

后来,因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节逐渐演变为“中国情人节”。

我们特意精心挑选出七首绝美的古诗词,借吟诗以寄情,去品读古代文豪眼中的七夕气象。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七夕和爱情产生关系,大约是发生在唐代的事情。《长恨歌》在白居易的笔下问世之后,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仅在那个时代火爆大江南北,妇孺皆会吟诵,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佳句。

从唐朝起,少女少妇们每逢七夕夜,便开始盛装打扮,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外,还期盼遇见一世良缘,或者许愿婚姻美满。

爱情这种东西,便宜起来很便宜,贵起来是很贵的。有时候两个人分着吃一碗面都可以感受到爱情,有时候你拿全世界去换,都换不到。

珍惜你的爱人吧,莫等到失去了,再去追悔莫及,“此恨绵绵无绝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到了宋代,秦观的一首《鹊桥仙》,把七夕和爱情彻底绑在了一起。

这是一首传唱近千年的爱情词,也是秦观作为婉约派词人的巅峰之作。

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这两句境界高远,超越了时空和世俗功利,成为千古爱情名句。

再美的爱情到最后都只有一种结局:分离。但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肉体的耳鬓厮磨,在精神的彼此吸引和信赖上达到天长地久的永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在史料记载中,南唐后主李煜作为风流天子,在七夕这一天的做法别出心裁,“每七夕延巧,必命红白罗百匹以竖为月宫天河之状,一夕而罢乃收之。”

民间虽不能如皇宫那样奢华,可也能在自家庭院户内,用轻罗小扇扑打着流萤,仰望熠熠生辉的牵牛和织女星,作着无限美妙的遐想。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却无关爱情。熙宁七年,东坡先生与好友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苏轼心中依依不舍,于是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之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词上紧扣七夕,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苏轼的超凡脱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态。


台城路·塞外七夕

清·纳兰性德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

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

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

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赏析:纳兰性德一生于七夕羁留塞外共两次,一次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一次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当时纳兰任三等侍卫,两次皆为扈从康熙帝出行。

纳兰性德虽为康熙皇帝的近侍和权相明珠的长子,但他性情淡泊,向往平凡人的生活。他和妻子卢氏结婚后,伉俪情深,常以扈从皇帝出巡不能与妻子团聚为苦。

这首词把真挚浓烈的情感,凝结于美丽哀婉的神话传说之中,把自身夫妻相别之恨、相思之苦推及于天下离散的有情人,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赏析: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事,本是历来墨客反复吟咏的题材,但李清照却写出了新意。

建炎三年三月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弃守江宁落荒而逃;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景况倍觉凄凉。转眼到了七夕,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对时局的忧虑,二者交融一起,形诸笔端,便铸就了这首凄婉动人词作的基调。

开头是寂静的人间七夕,结尾是风云变幻的天上七夕。写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但又何尝不是在抒写自己的情怀。如果没有自己深切的感情体验,又如何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叹。“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怎能把世上那无期的离别,都换成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呢?

牛郎、织女会少离多,每年只有一次七夕相会,但比起世上无期的离别来,他们相会是有期的,可盼的,值得羡慕的;而人间许多长久的离别,却是遥遥无期的再难相聚。

来源:京博国学jingboguoxue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dfz40991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