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除了智人还有什么人(从分子人类学考古)

发布日期:2025-01-22 09:04:40     作者:孤独的寂寞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dkm395086.html     违规举报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无疑是对当时盛行的“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强势反击。随着时间的推移,9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文明西来这样的理论早已经不被业界主流学者们所认可。而傅斯年先生所述“东夷”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传说的整合

说到东夷人,我们不得不提到一本书,就是《山海经》。从司马迁先生对此书“余不敢言也”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山海经》里面藏着很多远古时候的信息。对《山海经》的作者也是众说纷纭,不过从《山海经》的内容来看,《山海经》尤其《海经》与东夷文化难脱干系。


①帝俊

帝俊的地位在《山海经》中是无人可比的,不过在各个章节中帝俊所指似乎略有不同,对于传说,我们的态度是始终一致的,就是后世对传说人物的综合是传说人物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山海经》中的帝俊子孙众多,而且农业、纺织、交通工具、歌舞娱乐等这些基础的人类生存手段和精神生活皆出自帝俊子孙之手。从这里我们不禁想到笔者前面有篇通过分子人类学推算中国古人迁徙的文章,其中有一个9000年时候爆发的大支,就是O-002611这支的下游 O-F11,其直接下游O-F325这支于9000年的时候全面大爆发。其后的下游支系目前人群分布主要在中东部地区。我们认为远古的传说都来自口耳相传的远古记忆,那么这个9000年前的人究竟是谁?或许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人就是《山海经》中众神之王的“帝俊”。相关文章在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下。

从分子人类学和考古看汉族的来源以及族群迁徙路径之“文化中国”

我们这里重温下O-002611这支的下游脉络。


O-002611脉络

我们可以仔细看下上图,O-F11其下游在3000年到7000年这段时间不间断的爆发。我们先把疑问放这,下面对东夷文化分析过程中会逐渐解析。

②太昊

太昊在先秦文献中出现很多处,主要集中在《左转》、《逸周书》、《山海经》、《荀子》、《楚辞》、《吕氏春秋》等文献中,汉代的《淮南子》中也有提及。本文不对这些做引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翻阅。太昊同样是后世的一个综合出来的人物,通常认为风姓东夷人为太昊族群。这里我们暂时不做更多展开,以免混淆。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我们始终认为,其原型应该是确实存在的。或许只是不同时代和不同族群将他们对祖先的记忆进行了合并而已。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太昊部族主要居地为东方,分布在豫东、鲁西南、皖北这一带。后世文献中有的将太昊与伏羲合二为一,这估计也是对记忆综合后的结果,不过我们由此可以推算出来太昊这个综合性的人物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六七千年前这个时间段。同样我们看下上面的O-F11这个支系的分布和共祖爆发情况,我们认为O-SK1676和O-SK1691这两支是太昊部族,这两支爆发时间分别是6300年与7000年。


太昊所在区域

③少昊

少昊同样是一个综合性的人物,其原型也是来源于东夷族群和华夏族群的祖先记忆。在先秦文献上出现的次数非常多。而分布的范围也广得多,从东到西都有,西部的少昊有作姬姓,也有成为秦人祭祀的白帝,这些传说想必都是后世建立三皇五帝体系时候对祖先的记忆重新整理而来。少昊为东夷族群的上古祖先基本上被现在学者所认可。而少昊的部族应该是后世的徐夷、赢姓诸夷等,分布区域最初在鲁中南地区。随着势力的扩大,逐步向西和向南发展。所处年代应该在5000年左右,大概与黄帝同一个时代,属于东西联盟的最初阶段,所以少昊被并入黄帝的世系,成为了黄帝之子。从上面分子人类学的脉络图上所显示的O-F11后世支系分布和爆发时间上,我们认为O-F1365这支为少昊部族的主要支系,其后世分布范围在山东、河北、东三省、山西、河南、江苏等地区,少昊所代表的东部文化和黄帝代表的西部文化在那个年代互动交流以及联盟等传说与考古学和历史学所展现出来的现象是可以吻合的。


少昊所在区域示意

④颛顼

颛顼在先秦文献中的地位很高,这点跟秦人构建祖先体系时候把颛顼作为先祖有关。而本文认为颛顼这个人物是在东西联盟中东部处于优势地位时候综合出来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虽然后世将西方部落的黄帝推到最高的位置,同时将颛顼并入黄帝的谱系,但颛顼的主体来源应该是“东夷人”,以黄帝与少昊时代建立的东西联盟为起点,到东盛西衰的时候就是颛顼进入联盟领导部落的时候,后世将西方部落的高阳氏与颛顼合二为一,或许就是西方部落重新掌握了主导权以后逐渐形成的。学者们通过对诸多先秦文献上的综合比较,将颛顼部落所在地望定在少昊部族的鲁中南地区,说明颛顼这个部族应该是来自少昊为首的部族,这同时也是秦人将颛顼构建为先祖的原因。虽然我们推测O-F11为东夷人的主体支系,但分布如此广,时间跨度如此大的一个用“东夷”作为称谓的主体不会只有O-F11一支,或许O-F11只是帝俊一脉,而颛顼或许是其他支系的人群的组合。从后世颛顼以及高阳氏被诸多族群认作先祖来看,颛顼应该是一个多族群记忆的综合体。从上面分子人类学O-002611谱系图上分析,我们认为颛顼就是O-F18这个支系下各个支系的组合人群,同时颛顼也是多个族群带着遥远的不同记忆共同构建的一个先祖。这里并不是说颛顼的年代比少昊要早,只是说明这是一个族群的古老记忆与较近记忆的一个综合构建过程。而这个人物的主体记忆应该来自鲁中南地区。而年代上肯定是晚于少昊,应该是4500年左右的一个强势族群留给后人的记忆。

⑤帝喾

帝喾作为五帝之一,自然也是后世构建的五帝体系时候创建的,其原始记忆或许来自太昊部族的后裔,从文献上看,本文认为帝喾来自商人对祖先体系的构建,有学者论证《山海经》中帝俊八子与高辛氏八子有一定渊源,这点本文是认同的。作为商人的主体应该是来自广义的东夷人,或许称之为东北夷。而东夷文化的北上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无论商人先祖传说以东夷人的鸟为图腾还是早商在地域上的分布,都能够看出来商人与东夷的密切关系。而帝喾这个人物就是商人根据东夷人对帝俊的遥远记忆而综合出来的一个人物。在战国中后期构建五帝体系的时候一同并入黄帝的谱系。所处年代应该也是4500年左右,处于东西联盟东部处于主导地位的时期。


帝喾所在区域

事实上,严格来说我们上面说的这几个传说人物不能称之为东夷人,华夏与东夷这个概念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看到的后世文献中最早对东夷人的记述也是从夏代开始的,不过不同年代东夷的范围及人群都有不同的内涵。上面所述人物事实上都是最初华夏这个族群的重要构建者,将他们划在东夷这个后世才出来的概念里明显是不合逻辑的。而真正的东夷出现在先秦典籍中应该是从4000年左右的夏代以后。

文化与变迁

通常认为东夷是处于华夏东方的这群人,实际上“华夏”这个概念出现的比较晚,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的年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目前所能看到的古籍文献也大体最早到这个时期。所以这些古籍上对之前历史的记述自然会以当时的划定作为标准,而按照学者的考证,周以前的夏商两代所指的“夷”与周以后的“夷”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按照后世的习惯去对更早时期的人群进行强行划分。文化上或许存在着传承与交流,但变化是很明显的。本节将从考古和文献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论证。

①夏商时期


二里头文化与岳石文化

本文认为的“夏”文化,就是以二里头文化所在的这个区域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这个时候所谓的“夷”指的是二里头以东的文化区。我们先看下先秦文献上夏时期对“夷”的记载。这里我们主要以《古本竹书纪年》的所记内容作为参考。

按照本文的理解,夏中后期以后才明确出现这个“夷”的概念。而之前无论启与伯益之争还是启灭有扈氏或者后羿寒浞代夏其实都是东西两个大族群在争夺天下之主的斗争。真正由西部族群掌控天下是少康以后的事情,而这个时候处于二里头文化东面的这群人被称为“夷”,夏代分九夷:吠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实际上这个“夷”来源于东部人群擅长制作和使用弓箭,跟“华夷之分”的夷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夏中后期以后与夷人交往频繁。《竹书纪年》上主要记载了下面的事情。

1、后相元年,征淮夷、吠夷二年,征风夷及黄夷七年,于夷来宾。

2、少康即位,方夷来宾。

3、柏伯抒子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孤九尾。

4、后芬三年,九夷来御。

5、后荒元年,以玄硅宾于河,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鸟。

6、后发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

7、后莱伐峨山,进女于莱二人,曰碗、曰淡。

这些交往活动我们不做详细解读了,只是从上面交往可以看出来,经过夏朝初年东西双方的竞争,夏王朝已经把东方的岳石文化所代表的东夷人群作为主要的威胁。处于军事和文化上弱势的“东夷”群体也表现出来时而服从时而反抗的情况,这是此时双方还没有非常大的差距所造成的。

其实对于夏这种早期国家状态,应该并不存在夷夏之分,只是后世文献根据创作文献的年代做了强行划分。这点从考古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二里头文化代表的夏文化与岳石文化所代表的东夷文化之间交流互动非常频繁和深入,而且两者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差距。实际上应该类似原始部落文化之间的来往,属于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雏形阶段。而从考古发现上,岳石文化的不同类型或许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东部族群的“夷”有着不同的群体,也就是“九夷”这个九的来源。同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东夷”势力,也是此时“夷”无法与夏抗衡的原因。


商人东进

到了商代以后,随着商王朝在军事文化上迅速发展,中原王朝拉大了与东部人群的差距。而强大的商王朝开始向东大规模扩张。处于东部这群人的活动空间被大面积压缩。其文化内涵开始变化。到了商朝晚期,岳石文化已经退到胶东半岛,进入灭亡前的节奏,而除此之外的山东地区已经被商文化所取代。面对商文化的强势东渐,龟缩在胶东一隅的本地土著文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从考古上就更加直观的体现了出来,原本尚可以与二里头文化同步发展的岳石文化由西向东逐步向中原文化靠拢,岳石文化消失的时间同样呈现出这一变化趋势。岳石文化全部消失时间大概在早商的第三期。其实从文献上所记述的商都的几次向东迁徙也反映出来商人东扩的现象。这里应该有抢占东部资源的原因,尤其是对海盐的渴望。进入武丁时期以后,在商人强势打击之下,岳石文化消失,胶东地区后面出现的珍珠门文化就是商人冲击下顽强延续下来的部分“东夷”人所创建。从文化内涵上来看,已经出现了落后于岳石的面貌特征。说明存在了上千年的“东夷”人正在消失。而到了周朝,东夷人的文化终于迎来了灭顶之灾。


商代夷戎分布

②周朝时期

进入西周以后,原来躲在胶东一隅的原始东夷人开始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鲁南,苏北和江淮地区。西周王朝在建立的初年大规模向东征伐实际上不是面对这些东夷人,而是商文化的残留势力或者叫商的残存方国,这些势力从各个方面并不弱于新兴的周王朝,而此时的周人急需将商人的残余势力从中原文化中剥离开,索性将东部人群无论是谁都称为“夷”,事实上商人的概念里并没有后世的“夷”,在出土的甲骨文里出现的“夷”不过指的是“夷方”这样的方国。随着周人东征的成功,商的残余势力被并入周人开始建立的华夏体系,周王朝将这个地区分封给亲族和同族的齐鲁两国。被周人划分进东夷的这些商人势力消失,代替他们的则是已经向东南方向迁徙的原东夷土著。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周人眼里的淮夷。从考古上来说,这些东夷土著创建的文化被称作南黄庄文化。


西周戎夷

随着周文化的扩张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夏的兼并扩张,原本与华夏人处于一样的农耕体系的东夷文化最终被融入华夏。本文认为,导致东夷文化与西部和北部的戎狄文化最后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流向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实际上是一奶同胞的文化,双方母体文化的合流与分流非常明显,本文定义的东夷文化指的是以岳石文化为起点的文化。而山东地区从更早的大汶口时代或许可以追溯到北辛文化时期就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处于融合阶段。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黄帝与少昊及颛顼帝喾的年代。之后尧舜禹时期双方的联盟等于是处于龙山时代,虽然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仍处于融合交流的阶段。进入夏以后,东夷文化诞生,被称作岳石文化,岳石文化开始独立发展,不过始终没有能够抗衡住中原华夏文化的冲击。而再往东已经是大海,处于华夏文化冲击下的东夷人无路可退,最终被融入华夏。


战国时期

二是东夷文化也属于农耕文化,无论地域上或者生产方式上都具有很多共同点,所以双方融合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在诸夏的扩张下,融合了东夷人的华夏体系完整的建立起来。东夷人也消失在华夏中。

结语:东夷人是夏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概念,真正的形成是在西周时候,从考古上指的是以岳石文化为代表的处于中原文化东边的这群人。随着拥有完整礼制延续的夏商周中原文化的逐步发展和扩张。东夷文化从夏末商初的巅峰开始逐渐萎缩,直到最后完全融入华夏体系,或者换句话来说,与中原文化共同构建了华夏体系。而事实上的华夏文化,实际上是从8000年开始,各个族群文化不断的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我们上文提到的帝俊、颛顼、帝喾几个所谓的东夷人的先祖圣王已经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带领着他们大部分族人与中原地区的族群一起创建了华夏这个族群,只留下了少部分人继续延续着东夷文化,也就是岳石文化及后面的几支文化。最后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一并融入进华夏族群,华夏终于在这一刻建立了起来。,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dkm3950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7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