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的事迹(小学没毕业的大衣哥)

发布日期:2025-01-22 08:00:56     作者:缘尽殇灭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ehm501307.html     违规举报
贫苦的幼年朱之文

朱之文,人送外号“大衣哥”,山东菏泽单县朱楼村人。

1969年11月,朱之文出生在菏泽一户贫苦的农民家中。用他村里人的话说,“在他们朱楼村500多户人家,朱之文家的困难程度不是倒数第一,也超不过倒数三、四。”

朱之文家中一共有兄弟姐妹七人,2个哥、4个姐姐,他是老小。


幼年贫苦的朱之文

在他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由于家中实在是困难,未满10岁的大衣哥也就因此辍学。

而他的哥哥、姐姐们陆续地结了婚、嫁了人,大哥、二哥也分了家。从此,朱家老宅中只有大衣哥跟老母亲相依为命。

家中困难,幼年丧父,可以说,大衣哥的童年是十分贫苦和艰难的。

成名之后,有钱了的朱之文竟然喜欢上了收藏。

而他的藏品很奇怪,竟然都是些他小时候的农村赶大集上卖的泥娃娃、瓷娃娃,还有各种小人书。


朱之文的奇怪收藏

大概这是一种对幼时的心理补偿吧。

小时候的他看到同村的孩子下学之后,都有瓷娃娃抱、小人书看,而他只能穿着哥哥、姐姐穿剩下的破鞋子、补丁衣服,眼巴巴看着。

当其他小朋友都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朱之文每天只能跟妈妈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但就是在如此的困苦之中,大衣哥仍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唱歌。

用大衣哥的说法就是:“苦中作乐。”


“三大嘴”朱之文

被村里人嘲笑的大衣哥

上世纪90年代,朱楼村出了一个“有名”的大嘴小伙子,有事没事就在那里自己唱歌。

这个有点唱歌魔怔的小伙就是——朱之文

当时村里的朱之文唱《彩云追月》、济公的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老版三国演义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等各种经典老歌。

而在那时,这些歌可都是时髦的歌曲。

大衣哥闲下来的时候唱,喂鸡的时候唱、下地的时候唱,虽然唱得不错。

但在当时的同村人眼里朱之文就是个笑话一样,甚至称他为村里好吃懒做、只会瞎唱歌的“懒汉”。


边养鸡、边唱歌的朱之文

要是一般人被同村人这么嘲讽,可能早就断了唱歌的念头,夹起尾巴老老实实、闷头过日子。

但大衣哥不一样,他依旧天天唱歌,似乎一天不唱就浑身难受。大概是因为他心里保持着一种童真,也是因为骨子里确实热爱歌唱。

即使那时大衣哥唯一的一位忠实听众——就是家里的那只黄毛老母鸡。

而更让村里人笑话他的是,因为他家里穷,没人给他说亲,更没有女子愿意跟他过日子。直到1999年,30岁的他才与如今的妻子李玉华结婚。

李玉华比大衣哥学历还差点,她没上过学,大字更是不认识。

但就是这样一位妻子,却成就了一位山东的农民歌唱家。


朱之文和妻子李玉华

旺夫还是命不好的李玉华?

刚嫁给大衣哥的李玉华,面对的是土坯的房子,每当下雨的时候,家里都会漏雨。

家里最苦的时候,一周的生活费不到2块钱。

而大衣哥似乎也没什么长进,除了打零工,每天仍旧是下地干活、唱他的歌。可能要是一般的女人,早就嫌弃大衣哥不赚钱而离婚了吧,或者每天埋怨他没本事、不挣钱。

但是李玉华却对大衣哥十分的理解,他喜欢唱歌就唱吧苦一点就苦一点,夫妻俩怎么都是过日子。

大衣嫂每天任劳任怨地给大衣哥做饭、用大盆洗衣服、帮着大衣哥下地。


大衣嫂——李玉华

有一次,大衣哥牙疼的厉害,一边的脸肿的不行。

但是家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跟乡里乡亲、亲戚朋友借钱,大家见了他家躲着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借钱。

李玉华就找来收头发的贩子,把自己的一头长发剪成了寸头。卖了100多块,才给大衣哥搞来钱,治好了他的牙疼。

后来,在央视上的一次访问中,主持人问大衣嫂当初是怎么看上大衣哥的?


“上交财务”的大衣哥

大衣嫂诺诺地说:“就看上他唱歌好,不会编瞎话,人也长得俊。”

落魄的男人能找一位知足又贤惠的老婆,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更幸运的是,大衣嫂李玉华给老朱家添了一儿、一女,组成了一个“好”字。

姐姐朱雪梅,弟弟朱单伟。


大衣哥一家(10年前)

不省心的爹,还是不省心的孩子?

孩子们的出生,给老朱家添了香火,但也让大衣哥家的经济压力更大了。

直到2011年大衣哥成名前,他家的年收入仅仅是在5000块钱左右。

而那一年,山东省会济南的房屋均价——1平方米8500元。

家庭的拮据必然会给孩子带来贫穷的压力,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上学的教育。

再加上大衣哥和妻子的学历本身也不高,连辅导孩子2年级以上的学习都是巨大挑战。所以,姐弟俩的学习差一直是让大衣哥头疼的问题。


大衣哥一家和老房子合影

而更让姐弟俩受不了的是村里其他小朋友对他俩的讽刺,因为有一个整天喜欢唱歌的爹,村里人都笑称大衣哥为“三大嘴”。

有这么一个让人嘲讽得“无用”爹,其他同学没事就给姐弟俩起哄,让姐弟俩干脆回家跟没本事的“三大嘴”学唱歌去。

而造成姐弟俩这样被人欺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朱之文家太穷了。

那时候,朱之文家究竟拮据到什么程度?

参加海选比赛的时候,朱之文都没有一件正儿八经的出门衣服,除了那件还算干净的军大衣。

也就是在那一年,经历了多年苦难的朱之文,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大转机。


大衣哥参加比赛截图

大衣哥最后的倔强——军大衣

穷人家的孩子总喜欢幻想自己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大衣哥也是如此。

2011年2月13日,42岁的朱之文,起了个大早,穿着御寒的军大衣,怀揣着家里100块钱“巨资”赶往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济宁赛区的赛场。

而到了赛区现场,准备登台的朱之文却被导演组的人拦下了。

导演组的人明确告诉他,穿军大衣是不能登台的,赶紧去外面买身新衣服换上才能上台唱歌。

大衣哥一听,穿军大衣竟然不让登台唱歌,汗当时就下来了。


参加节目的大衣哥

因为此时的他,来时候的车票花了近50块钱,到了地方吃了个早饭花了4、5块钱,身上剩下的40多块钱连回去的路费都够呛。

现在让他再花一、二百块钱买身新衣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更是买不起。

此时的朱之文,只能硬着头皮对导演组的人说。

“我就是来唱首歌的,就这一身衣服,能上台我就上,不能上台那就散!”

最后,导演组的人也没办法了,妥协说,“行行行,上去赶紧唱完,就下来吧!”

没想到,就这么能上台的一句话。

朱之文和家人、以及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就此改变了。

2011年春,身穿军大衣,字正腔圆唱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大衣哥”横空出世,震惊了在场的专业艺术评委,也在山东局部地区造成了轰动。

而大衣哥之所以能够走上更高的中央电视台,登上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央视春晚,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不得不提到他演艺事业最重要的一位贵人——于文华


于文华与大衣哥

意外又朴实的贵人——于文华

大衣哥能够走到今天如此辉煌的地步,离不开两个女人,而且两个女人名字都带“华”字。

一个是他的发妻李玉华,另一个就是歌唱家于文华。

于文华,中国知名歌唱家、演员。

出生在河北唐山玉田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后来经过不断努力和贵人指导。1985年,于文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在中央歌舞团工作。

于文华那时究竟有多出名?

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听过她和相杰演唱的《纤夫的爱》,而1987年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提帕》等知名插曲也是于文华演唱的。

至于她在北京亚运会独唱、上春晚、在央视做主持人、出演电视剧等等,也都是她通过努力和实力一步步争取来的。


歌唱家于文华

2011年,于文华无意间看到了朱之文身穿军大衣唱歌的视频。同样是农村出身的于文华,一下就被大衣哥的歌声和那股农民的质朴打动了。

她深知作为一名歌者,想要从农村出人头地是多么的不容易。

2011年3月18日,于文华带着央视《星光大道》的导演王爱华,自费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到大衣哥家中。

于文华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给大衣哥,这位农民歌手提供最大的展示舞台和提携。

自此之后,朱之文也摇身一变,从山东一个小乡村的“三大嘴”,鲲鹏展翅,化身为全国家喻户晓、身价不菲的山东名人——大衣哥。


大衣哥和他的“贵人”

而初到大衣哥家的于文华并不知道,大衣哥见她和导演时,身上穿的那件不那么合身,却略干净的蓝色上衣,是他哥临时给他的保安服。

也就在于文华、导演、乡里干部和大衣哥坐在桌边谈事的时候,于文华注意到,大衣哥的媳妇李玉华并没有像同村人那样围在屋外,有着过多的兴奋和好奇。

而是抱着大衣哥一家人的衣服,坐在屋外,用大盆自顾自地洗着衣服。

可能这就是糟糠之妻吧,无论自己老公变成什么样,在她眼里,还是要一心一意地过日子。


大衣哥和大衣嫂

意外来临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

就在大衣哥歌唱事业步步高升,名气和钱财滚滚而来的时候,一股股的危机也在暗潮汹涌。直奔这位山东农民和家庭扑面而来。

在有些人眼里,看大衣哥赚钱,比自己赔钱还难受。


被人记恨的大衣哥

在有些人眼里,大衣哥就是一块自带巨大流量的利益“肥肉”。

在有些人眼里,大衣哥就是他\她们的跳板。

巨大的算计和危机潜藏在大衣哥的四周,有人在等大衣哥犯错、出丑。只要大衣哥一个不留神,他就有可能被舆论和流量反噬。

但由于篇幅限制,大衣哥的种种危机一文,将在明晚8:30分由笔者准时发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您的点赞、转发、留言、关注。)

原创编辑丨傲徕峰利哥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ehm50130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