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抗日小英雄(英雄热血沃山城)

发布日期:2024-12-22 02:31:32     作者:雲水禅心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evy281984.html     违规举报

来源:本溪日报

九一八事变后,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东北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有力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这场抗击外来侵略与捍卫民族尊严的战争中,涌现出一批生于本溪或在本溪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他们是杨靖宇、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


满腹棉絮与草根的杨靖宇

身为一名革命战士,杨靖宇的名字在东北耳熟能详。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用生命谱写了一部部鲜活事迹。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杨靖宇,历任过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他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于1936年来到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山区的汤池沟,举行了师以上干部会议。不久,为了打通与关内的联系,他命令一师出发西征,与关内中央红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日。途中,由于西征部队前进严重受阻,一师师部回师途中在本溪、辽阳交界处,与驻本溪连关山日军守备队、第二中队展开了激烈战斗,击毙日军今田大尉以下官兵70余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配合、支援全国抗战,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在本溪县碱厂沟与日军牛岛部队交战,击毙牛岛队长以下官兵50余人。在本溪县大石湖等地多次与日伪军激战,有力地钳制了日本侵略军。

东北抗联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反动统治,敌人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自1938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吉林濛江县保安村包围了杨靖宇。在与敌人激战20分钟后,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面除了还没消化的草根和棉絮,竟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为之震惊和折服。

为国何惜五尺躯的邓铁梅

邓铁梅,1892年出生于本溪满族自治县磨石峪村。1917年,他考入本溪湖警察教练所,毕业后分配到本溪县警察大队先后当巡警、班长。1921年调到凤城县警察大队,先后任班长、大队长、县公安局长。担任公安局长期间,刚正不阿的邓铁梅却遭到了地方实力派的排挤,便愤然辞职。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邓铁梅在顾家堡子召开了东北民众自卫军成立大会,邓铁梅任自卫军司令。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将邓部统编为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二十八路军,任命邓铁梅为司令。同年,邓铁梅在尖山窑成立了军官学校。

1934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邓铁梅被捕。一些日伪高级官吏对邓铁梅拉拢、软化,以高官厚禄劝降。一个日本军官甚至请邓铁梅在其折扇上题字。他当即挥笔疾书十四个字:五尺身驱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敌人见拉拢、软化手段都不能丝毫动摇邓铁梅抗日救国的大志和民族气节,于9月28日夜,将他秘密杀害,时年42岁。

邓铁梅牺牲后,苗可秀扛起了抗日大旗,率领着另一支抗日队伍--中国少年铁血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更顽强、更壮烈的斗争。

投笔从戎的苗可秀

苗可秀,1906年出生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下马塘苗家堡子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东北大学文学院预科,后升入本科。“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苗可秀东北大学师生搬迁至北平,并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组织了东北学生军。在此期间,他曾几次冒险到辽宁一带侦察敌情,并组织训练学生军200余人以备抗敌。

毕业后,苗可秀返回东北,加入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成为自卫军中第一个大学生。他辅佐邓铁梅打了许多胜仗,在处决日伪所谓谈判代表、粉碎日伪多次大讨伐之后,鉴于义勇军目标太大,苗可秀与赵侗等人组建中国少年铁血军,并被推举为铁血军总司令。在他的带领下,少年铁血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纵横驰骋,先后取得了猞猁沟、汤沟等战役的胜利。

苗可秀不仅擅长带兵打仗,而且注重宣传群众,巩固抗日战线。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在抗日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

1935年,苗可秀在战斗中负伤,不幸落入日军魔掌。敌人以高官利诱,苗可秀不为所动,严刑拷打亦不屈服,只求速死。当时有一个叫前山的日本人,对他十分敬佩,请其最后题字留念。苗可秀当即书写“正义千秋”四个字留给前山。7月25日,苗可秀在凤城南山刑场为国捐躯,年仅29岁。

身家与国共存亡的黄拱宸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的烈士陵园里,有一块墓碑,碑面上刻着“凛然大义”,碑两侧刻有“成仁取义君无愧”“身家与国共存亡”醒目的大字。这是清河城镇人民对革命烈士黄拱宸的敬仰与评价。

黄拱宸,原名黄成庸,1899年生于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小甸子村。“九一八”事变后,黄拱宸愤于日本侵略,组建起一支3000余人的抗日义勇军,活动区域北至抚顺边界,南至小市地区。

1932年,黄拱宸率队来到凤城,参加了邓铁梅的抗日队伍。他与苗可秀一起,成为邓铁梅的左膀右臂。由于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三位将领都是本溪县人,本溪地区的不少义勇军与邓铁梅部有密切联系。为了壮大抗日救国力量,黄拱宸受邓铁梅之命回本溪组织和收编了抗日爱国志士和小股义勇军,陆续输送到邓部。为解决新编队伍的被服问题,黄拱宸用自己家果树、牲畜、养蜂及其他方面的收入,购买布匹制做军衣,及时供给部队需要。

日伪当局十分惧怕邓铁梅部队进入本溪地区,因此在本溪与宽甸、凤城、岫岩等边界上,设置重兵防御。1933年,黄拱宸率队到新宾苇子峪一带,收编“占东边”绿林队。此时,正值敌伪奉天警备司令部部队在本溪、新宾一带围剿抗日义勇军。黄拱宸因病未能及时转移,不幸被捕。在狱中,黄拱宸意志坚定,视死如归。1933年3月19日,敌人将黄拱宸杀害,时年35岁。

黄拱宸牺牲后,他所组建的义勇军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打击侵略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无数优秀的本溪儿女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

本溪日报记者 邵璇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evy28198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