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地球吗(宇航员不惧怕登月)

发布日期:2024-12-22 02:14:16     作者:坚强只为你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fxk370069.html     违规举报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整个人类文明的演化史都有它的陪伴,夜晚仰望星空皎洁的月亮永远都悬挂在那里给人一丝温暖。科学家猜测月球形成于45亿年前,一颗原始行星和地球发生碰撞,剩余的部分在地球周围形成,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月球,当然月球的真正起源目前仍存疑。


不久前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独行月球》曝光了首支预告,沈腾被马丽落在月球上了,随着月盾计划的失败,沈腾成为“宇宙最后人类”,这个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此前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月球上回望地球会有多恐怖?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和地球上宜居的环境截然不同,月球表面极度荒凉,没有大气层接近于绝对真空,并且温度差高达300摄氏度,月昼太阳直射温度达120摄氏度以上,月夜黑暗来临,没有了太阳辐射能,温度骤降低至零下180摄氏度。这主要还是因为月球上都是陆地没有海洋,比热容相对较小,受温度改变较大。


在对于人类来说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的月球,根本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但月球却是人类探测最详细的自然天体,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美国和苏联进入太空争霸,月球就是主要的竞争战略点。最终以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成功宣告着美国在和苏联的探索月球太空竞赛中获得成功。


美国在1969年-1972年密集的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计划,其中阿波罗13号失败,剩余的阿波罗11号至阿波罗17号都成功了,一共把12名航天员送上了月球表面。苏联虽然没有载人登月成功了,但也发射了大量的无人探测器。

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在美国和苏联太空竞赛的大背景下,他们之间的竞争是畸形的,因此在安全系数上相对差一些,但宇航员不惧危险仍然前往月球,即使对于人类从未涉足的地外天体,他们也勇往直前,完全不惧怕登月,那么为什么从月球上回望地球会让人感觉到恐惧?


月球上回望地球,恐惧的是孤独和未知

地球上70多亿人口,真正实现站在地球上回望地球的只有阿波罗载人登月期间登上月球的12名宇航员,再加上在指令舱留守绕月飞行的6名宇航员,它们是可以从月球回望地球的,例如非常著名的地球照片“地出”,就是阿波罗8号1968年12月24日在绕月过程中拍摄下来的。


01、月球上恶劣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要知道宇航员在月球上距离地球38万公里,这个距离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光速飞行都需要一秒钟,人类的探测器飞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

月球上的环境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没有大气层几乎接近于绝对真空,宇航员登上月球必须要穿戴厚重的宇航服,既可以保证呼吸系统正常运行,还可以防止太阳的过度辐射,同时还可以保证航天员的身体温度,毕竟月球上的温度高达120摄氏度以上,可以低至零下180摄氏度。


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出现一丝的失误,很可能就要葬身月球之上了,当我们站在月球上回望地球,这个场景会时刻的提醒着我们,我们正站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地外天体上,并且稍有不慎就可能家都回不去了。

02、月球的神秘与未知

月球虽然伴随地球四十多亿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但月球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的秘密。在漫长的岁月里,月球逐渐的被地球潮汐锁定,导致月球只有一面正对着地球,也就是说从人类仰望星空遥望月球开始的那一刻,我们就从未看见过月球的背面。


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太空争霸时期,苏联的月球三号卫星绕道月球背面才拍下了第一张月背的模糊照片,在那里充满着神秘与未知。在未知的领域看见我们自己的家园,像白玉盘一样挂在天空上,没有喜悦只有恐惧。

03、月球上回望地球,是人类从未有过的经历

在地球上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只能看见满天的繁星以及美丽的月球,当近地点满月状态,几乎就是人类能看到的最大的“天体”了,远比一眨一眨的星星要大要亮。但是当我们从月球上回望地球,距离上完全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地球要比地球大,简单来计算整个地球的视直径大约是1.9度,这也就意味着在月球上回望地球,大概是14个满月大小。


如此大的天体漂浮在我们的视线内,这个经历是人类从未有过的,甚至可以看清楚达州和大洋,好看是挺好看的,但也仍然令人恐惧。

说在最后

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会是人类未来主要探测的目标,我国对于月球的探测未来规划较多,甚至会建造“月球小镇”,未来几年间登陆月球会成为常态,毕竟月球上有丰富的氦三资源,这是人类未来“可控核聚变发展”的必需能源,地球上很少但月球上丰富。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登陆月球成为常态,去月球就像是去出差,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fxk37006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3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