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对我国有何影响)

发布日期:2024-12-22 09:47:50     作者:枫中的诺言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hqu143421.html     违规举报

美联储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全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一家私有的中央银行,是美国联邦债务的最大持有者。对股东构成严守秘密,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美联储是一个怪胎,它是国家政府的一部分,却又小心翼翼地置于选举程序之外,它是华盛顿与华尔街之间的旋转门。作为资本的政治代言和监管者,美联储决定了谁将贫穷,谁将富有。


1、量化宽松QE

货币是一个神秘的心理操纵术,每个人都深受它的影响,这是一个关系到你的钱包、投资收益的非常重要的源头性问题。源头的货币投放,俗称量化宽松QE,为了方便记忆,你把 Q 认作智商,E 认作情商。量化宽松其实是央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一种源头性的货币投放,是金融世界的万金油。

无论是投资房产、股票还是债券,他们都很希望实行量化宽松,因为资产会因此实现大幅上涨,从而带来投资收益。

QE 是美联储的秘密武器!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美国经济就是开足马力印钞,不是自己干出来的。

美联储2020年初的钞票是4.14万亿美元,美国国债23万亿美元,2022年初将近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2达30万亿美元,这两年,美国再造了一个美联储,两年国债增加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20年GDP的35%。

美国通胀持续飙升,创近40年新高,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QE即量化宽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间把这俗称为印钞票或者开着飞机撒美钞。

QE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拉动经济增长。一般情况下,刺激经济,并不需要使用 QE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玩斗地主打牌的人都知道,你不可能一开打,就直接甩出大王来,一般肯定是留着最后用。

对经济调控增长,看到环境不好,都是先一张一张打小牌,打单张。用降息就是打“单张”,如同跟电商做促销打折,目的是为了让你多购物、多消费,资金本身通过降息这种“打折”的手段,让企业用成本更低的方式,拿到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生产。

当企业有了资金,就可以去拿地、盖楼、建厂房、搭团队、搞生产,当大家都红红火火干起来时,经济自然也就热火朝天了。这一切的繁荣源头都是放水的结果。

降息拉动经济,这听上去确实道路无比光明,前途一片大好。但是这里有一个不易觉察的大问题:当利率降到接近零时怎么办?

美国这回又玩起了老套路。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就遇到了这个难题,一片危急之时,美联储把联邦基准利率直接降到了0.25%,几乎接近零利率。情急之下手里的牌全部打了出去,那以后怎么办?关键时刻,QE 就一声啼哭问世了,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为了解决零利率问题而诞生的。

美联储在拉低利息的同时,它还把自己印的钞票,大量地、直接地稀释到了市场里,所以实行QE的经济体,不仅会呈现利率降低的特点,还会伴随货币贬值的副作用,这是一剂临时止痛的吗啡。

良药苦口利于病,是药就有三分毒,伴有严重副作用的2022年美国经济,重启加息,这样又扰乱全球资本流动。


2、美联储加息

连年的放水,美元其实早就不具备黄金般的信用了。

二战之后,美国有了大量的黄金储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称永久保持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所以世界各国人民都相信拿着美元就等于拿着黄金,你可以理解为美元和黄金是小两口,美元就成了货真价实的美金。

高速发展的国际贸易需要大量的美元,但是美元是挂钩黄金的,而全世界的黄金,也就只够装满三个北京水立方。无奈之下,美元只能向全球贸易妥协,和黄金离了(脱钩)。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放缓,当时全球形势风云突变,欧佩克切断原油供应,国际石油价格飞涨,这时的美元看上了石油,和石油绑到了一起。全球开始重燃对美元的需求,可是冥冥之中,祸福相倚,美元盛世也悄悄地埋下了隐患。直到2008年房地产次级债务引爆全球金融危机。

从2008年金融危机算起,美联储四度放水,一次、两次,套路重现,大家就不容易上当了。泛滥的美元严重挫伤了人们的信心,轰鸣的印钞机伴随着巨量的抛售,自此美元走上了一条贬值的不归路。

就像误入歧途的少年,出走久了总会感到焦虑一样。美元也察觉到了这种不对劲的苗头,假如大家都对这个坏孩子嗤之以鼻,纷纷避之不及,都不要美元会怎么样呢?

假如大家缺乏信心继续抛售美元和美国国债,那么美国将遭遇货币贬值和利率暴涨的双重击杀,美国企业就明白什么叫中小企业融资难了。

而另一方面,海量美元流出本土,投入新兴市场的温暖怀抱,以至于美国本土在发展制造业,还有开发页岩气时遭遇严重的资金困境。

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回家,成了美联储此时的头号难题。吹响集结号,通过加息吸引资金回流吗?似乎不行,因为加息会推高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对复苏期的经济不利。事情似乎又陷入了两难的僵局。

危难之时,美联储向全球市场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通过连年释放“加息预期”,让美元小步升值,这相当于发出信号,喊全世界各国的美元小朋友回家吃饭。其“嘴上加息”的巧妙在于,吸引了美元回流,却并没有过度抬高企业融资成本,这些钱回来有三个去处:美国股市、美国房地产和美国制造业。

《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3月24日俄罗斯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当天,全球各国的股板就面临了一次大崩盘,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变为现实。美国拱火的一场俄乌冲突,拉拢一帮小弟群殴,美国成为俄乌战争第一阶段的最大赢家。

3月25日,在其他股指继续下跌或略有复苏的情况下,美股却迎来全线暴涨,道指由亏损转化为上涨0.28%、标普500转为上涨1.5%,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转为上涨了3.34%。

欧洲各国出于对战争的恐慌,资金大量逃往美国是一个循环模式,这在东欧局势危机时候已经有所显现;但俄乌发生的冲突是大规模战争,核弹的威慑力可能会演变为三战。

半个多世纪的平静生活,欧洲人对战争带来的恐慌可想而知,他们开始疯狂转移资产,美国就成了最大受益者。

美联储以“防止经济过热”为理由,提高银行利率,这是受到债务负担影响严重的美联储三年多以来首次加息。而且美联储一次性将利率从近零水平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实现大规模“回收货币”的期望。

对经济形势颇为乐观的美联储决策官员表示,接下来他们要大力推行加息政策,预计像这样的大规模加息今年至少要进行7次,美联储还暗示即将执行缩减其9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计划,并回收美债和支持证券市场,这种“还钱”行为实属罕见。

复杂的全球资本流动,其实最核心的就是一句话:资本会从低息经济体流向高息经济体,从贬值经济体流向升值经济体。

通俗地说,资金和资本这个东西,它就像一个求职的小白领。小白领自然要离开那些待遇不好、经营不善,甚至存在降薪风险的公司。债务时期的欧洲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因此这个小白领自然要离开,想去一个既有发展前途又赚钱的好公司。

于是,这时候美国就站了出来,高喊“招人招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美国给大家制造了一种加息也就是加工资的幻象。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就像公司不愿意轻易涨工资一样,因为那意味着成本上升,而加息就直接意味着借贷利率上升,会推升全社会的成本。

当这些小白领受到“忽悠”,从欧洲和新兴市场撤出的时候,它客观上会造成的影响,就是经济体系内的资金紧张,于是利率就会上涨。

而利率,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就好比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一样,当利率(引力)增大时,它会把一切都往地心拽,所有资产价格都会下跌,这是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

除此之外,全球资本的流动还会有什么影响呢?你注意到资本流向改变的重要前提是美元升值预期,是这个集结号在起作用。当我们想预知未来,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回看历史,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

美元连续大幅升值,在历史上,往往伴随着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甚至危机的出现。例如20世纪90年代,一场从泰国到香港甚至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爆发。与此同时,美元也在升值。

21世纪初,金融危机席卷美国硅谷,使其面临破产般灾难性打击,互联网泡沫在一夜之间破灭,甚至从全美国辐射到全球 IT(信息技术)界。

与此同时,美元在大幅升值。紧接着,就在短短几年之前的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同一时间发生的还是美元升值。

这些过往案例,并不是说美元就是幕后黑手。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美元升值和全球经济重大事件发生这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我们值得重视的。


3、美元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美元加息,我们就必须直面一个问题:我们的资产怎么办?

首先,房地产会面临压力。自2005年,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恰恰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黄金十年,这二者之间的周期是高度吻合的。当年中国经济得益于 WTO 红利,外贸大发展。外资进入投资市场的同时,一些投机客、热钱也得以浑水摸鱼进来,他们看中了房地产的投机价值。

可是,买房子,需要先兑换成人民币才有资格,于是这些热钱同时推高了人民币,炒高了房地产,还赚到了汇差和利差。一旦人民币贬值预期打开,跨境资本首先考虑的就是变现流动性不佳的固定资产。

历来美联储的加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没有造成影响,我国对资本账户长期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

其次,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人民币汇率影响投资市场不大,其实,人民币和股市涨跌根本没有直接关系。

美元加息,意味着美元将从美国资本市场流回银行,所以资金市场的资金减少。美债十年期收益率可能会上涨,可能会导致国内的资金流向美国,此时无论是对中国银行股还是其他股票都是利空的。

美元加息,会导致美国股市流动性紧缺,而中国股市素来有“跟跌不跟涨”的说法,所以美股大跌就会引起A股投资者的恐慌,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最后,我们的外汇储备,极容易受到美国金融政策波动的影响,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现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hqu14342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