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比别人成功的秘诀(专注与愉悦模仿与重复)

发布日期:2024-12-22 11:44:42     作者:难干难求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ihk465934.html     违规举报


我们在龍飛鳳舞开篇就讲了天才幼童的学习角色,专注程序,愉悦程序,模仿程序,重复程序都是一个婴儿出生后的潜意识操作系统的初装程序,这些程序就属于人的天性,并且这些程序会伴随人的一生。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十分专注,爸爸妈妈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嘴里“嗯啊”地应付着回应,眼睛却始终盯着屏幕,小朋友启动的就是专注程序,并且在专注中收获愉悦,收获愉悦的过程就是愉悦程序。

如果一个人的专注被别人打断,会是什么情况呢?那要看谁打断了自己的专注,关系不同,回应就不同。对孩子来说,如果打断自己专注的是父母,孩子可能会烦躁,年龄越大的孩子就越容易烦躁。但是如果父母经常打断自己,孩子就不得不去适应专注被打断的情况,结果就是孩子会适应得不够专注,一旦不够专注,那学习成绩显然就会哗哗哗地下落。而中国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父母自然不会给孩子好果吃,讽刺挖苦否定惩罚这些行为就会冲击孩子幼小的心灵,将孩子的自我冲击得七零八落。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阳光雨露,幼小的心灵就无法正常发育,而他在家庭的自我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没有自我存在感,就没有满足感,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加,孩子在家里找不到自我存在感后,内心冰冷,毫无留恋,于是就离家出走。破碎家庭、缺爱家庭里的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并不少见。

即便是成年人,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愉悦感,潜意识愉悦程序就会牵引他逃离家庭,因为家庭之外的世界还有可能存在快乐,至少在逃离之前是相信这一点的。很多新婚夫妇闹别扭后,其中一方就会选择离家出走,有的只是在外面呆上一两天,有的则是呆上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愉悦程序在人的潜意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去一家餐馆吃饭,味道好极了,内心就会有愉悦感,那么在愉悦程序的作用下,下次还会选择这家餐馆。男女交往,双方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我存在感,内心就会十分愉悦,而愉悦在愉悦程序中是最好的激励,会激励男女双方继续保持交往,这就是恋爱的过程。即便这样的恋爱被父母拦阻,男女双方也会在愉悦程序的安排下冲破父母阻力,甚至双方还会不顾父母感受而选择私奔。像性行为也会带给人们愉悦感,男生进入青春期后会开始手淫,通过手淫获得愉悦后,手淫就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同样的,女生也可能会因一次偶尔的性快感而开始手淫。虽然青年男女会觉得手淫有一些罪恶感,但还是会乐此不疲。

偷情同样会带给人们愉悦感,很多人宁愿冒着身败名裂或家庭破裂的巨大风险,也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偷情。由此可见,性愉悦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是多么的重要,而道德在性愉悦面前根本就没有多少约束力。几十年前青年男女能做到在结婚前不发生性行为,现在有几个青年男女能做到婚前不发生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什么?其实就是指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爱学钢琴,学钢琴能让自己找到很强的自我存在感,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所以学钢琴就成了自己的兴趣。但有的孩子学钢琴并不快乐,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却不得不学,潜意识就会牵引孩子作出消极抵抗。失去了愉悦感激励,孩子怎么能学好钢琴呢?上海有一位父亲跟我说他的女儿学钢琴很不快乐,但是她学书法却很快乐,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赶紧停掉孩子的钢琴,不要因为学钢琴而剥夺孩子的愉悦感,一个人的内心愉悦感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潜能发挥,不要因小失大。这位父亲还有点不甘心地说:那几万元钱买的钢琴岂不是白买了?我反问他:究竟是几万元钱重要,还是你女儿的心理健康重要?半个月后,这位父亲告诉我,他停掉了女儿的钢琴课,现在女儿每天都很开心。

我们很多父母由于独立型自我存在感较弱,而将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太多,管教太多,挤压孩子的自由空间,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愤怒地否定孩子的存在价值,直接导致孩子的愉悦感被剥夺,孩子从一个天生爱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再会笑的孩子。

华裔小提琴家陈美从小受母亲悉心栽培,踏上星途,但成名后却赔上母女情,陈美难忍母亲诸多管束,终于在2000年将担任经纪人的母亲解雇,母女自此决裂。母亲栽培陈美发挥音乐才能,同时掌管女儿的大小事务,管理银行户口、选择衣服及化妆、首张唱片的形象,一概由她负责。母亲也禁止陈美切面包免割伤手,阻止陈美与同学来往以免分心,此外也要女儿放弃滑雪。陈美表示,与孩子相处必须学会在某些地方放手及停止压迫,并希望自己为人母亲时不会犯下自己母亲的错误。

模仿程序也是潜意识系统的重要初装程序,孩子通过模仿掌握了语言和其它更多知识。幼童在模仿方面十分专注,模仿能力因专注而卓越。人类也正是因为模仿程序而不断地进步,比如手机行业就是各个生产厂商相互模仿,在模仿中寻求超越。潜意识的模仿效应非常普遍,有一次我在珠海排队坐过山车,我旁边的男青年专注地看着手机,结果呢我坐在凳子上,他也跟着坐在凳子上,我站起来,他也跟着站起来,他的潜意识模仿程序自动地安排他对我的行为进行模仿。

羊群效应就属于潜意识模仿。网络上经常出现模仿效应,比如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图片说“一切看气质”,甚至央视春晚也模仿了这句流行语。范冰冰和李晨公布恋情时发了两个字的微博:我们,结果无数网民也跟着模仿,上传自己和情侣的照片,也写上:我们。类似的潜意识模仿效应还有冰桶游戏,在水桶里放上冰块从头顶浇下。

潜意识模仿同样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潜意识的很多初装程序,基本上都能带来愉悦感,因为愉悦感是最好的激励机制,会激励人们使用其它的潜意识初装程序。另一个给人们带来愉悦感的潜意识初装程序就是重复程序。

孩子通过重复模仿,学会了语言,通过重复学走路,学会了走路。成年人通过重复聆听歌曲,学会了唱歌。你发现没有,我们第一次听到一个歌曲的时候只是觉得有点好听,但是在我们重复听过几遍后,就开始觉得很好听了。

我的一位大学男同学对我们说班上某个女生长得很难看,担心这样的女生嫁不出去,结果在大学四年级实习期间,他却和这个被他认为长得很难看的女生好上了,两个人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两个人相处久了,就是重复感受对方的存在,这种重复会带给自己愉悦感,也会带给自己存在感,所以日久生情。

歌曲的节拍是重复的,重复的节拍会带给人们愉悦感,尤其是节奏强劲的迪斯科音乐,节奏的重复感更强烈,带给人们更强烈的愉悦感。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重复,比如地面上的瓷砖一块挨着一块,整齐划一就是一种重复。军人仪仗队的整齐划一的步伐也是一种重复,也会带给人们愉悦感。踱步,也是一种重复,会带给人们潜意识愉悦感,很多爱思考的人就是喜欢在房间里踱步,通过踱步让潜意识愉悦,在愉悦状态下,思维就更加活跃。

在亲密关系中,适当利用潜意识重复程序,可以令对方心情愉悦,比如,温柔的话语连说几遍也是一种重复,会让对方感到十分愉悦。此外,重复的内容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会引起人们的积极反应,有一句话是“重要的内容要说三遍”,就是指潜意识重复程序。如果你打断了一个人的专注,虽然对方有点不高兴,但也不会对你如何;但是如果你接连三次打断对方的专注,通过三次重复就会给对方的潜意识造成强烈刺激,对方可能会爆发对你的愤怒。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你不小心说了一句让对方不开心的话,一定不要再重复这句让对方不开心的话。有的妻子在挑衅丈夫的时候会向丈夫示威:“你打啊,你有种就打我!”这样的挑衅语言重复多变后,就可能导致丈夫的潜意识情绪失控,丈夫可能就真的动手打妻子了。

习惯会带给潜意识愉悦感,很多人不愿意改变,就是因为不改变的话就可以维持原来的习惯,在原来的习惯下,潜意识是愉悦的。而改变往往意味着改变原来的习惯,这会让潜意识不适应和不愉悦。一个依赖性自我存在感的人不愿意摆脱自己的依赖,就是因为依赖带给了自己愉悦感,不想失去这种愉悦感。很多父母会指责孩子偷懒,或者赖在床上不起床,其实无论偷懒还是赖在床上不起床,都会带给孩子愉悦感,这种潜意识的愉悦感会让孩子宁愿被父母指责。

我们很快开始的双拼输入法作业,也将会让小朋友们体验脱离一个旧习惯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潜意识不愉悦,然后继续体验自己是如何克服潜意识的不愉悦,又是如何创造全新的潜意识愉悦。


关于潜意识的专注程序,愉悦程序,模仿程序,重复程序,你有怎样的相关生活经验?又有怎样的理解?十分欢迎你的补充!/微笑

专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我懂心理学规律,所以我经常会通过专注来做事。专注的方法很简单,看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把与目标不符合或牵扯精力的事情统统停掉或扔掉,通过做减法让自己获得专注,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分散精力是很难做到专注的。

比如,如果你想迅速掌握一门语言,那么就要把自己浸泡在这门语言的环境中,任何分散精力的事情都必须停掉,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必要事情。

像有些小朋友在龍飛鳯舞的学习过程中就十分专注,微信朋友圈只发自己的打卡作业和学习心得,把自己的注意力锁定在龍飛鳯舞上,结果自然就是高效学习,内心的改变非常迅速。

一些微博朋友问我是否知道最近发生的这件事那件事,我说不知道,因为我把微博屏蔽了,我不仅把微博屏蔽了,还撤出了几乎所有的微信群,只保留了一个高中同学群,但也不会在里面说话或浏览。我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龍飛鳯舞上,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让小朋友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专注就像金刚石钻头一样,钻研的真谛。

一个渴望拥有美好明天的人,就需要启用自己的专注程序,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绝不和过去的事情做纠缠,对过去要有一笔勾销的豪迈。像我在生活中更多地使用减法原则,不养任何宠物,虽然我也知道养宠物也有乐趣,但养宠物也是在给自己制造很多麻烦,会牵扯自己的情感和精力。我也不栽花种草,也不会买烟抽烟或打麻将酗酒,生活过得十分简单轻松。

人品,品质,这样的名词小朋友们都很熟悉,人品和品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指人的一些潜意识程序,比如理解程序,包容程序,尊重程序,欣赏程序,鼓励程序,微笑程序,顺应程序,合作程序,感谢程序,道歉程序……当然也有一些负向程序,比如嫉妒程序,否定程序,暴力程序,痛恨程序……

给自己编程,或给孩子编程,程序无论多么积极多么完美,都需要刻录到孩子的潜意识,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潜意识程序,成为孩子的条件反射。就拿我的孩子来说,她生下来后,我就会不断地称呼她的名字,跟她讲,她的到来给爸爸妈妈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其中有一句话经常对她说,以至于她在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突然就开口说出这句话。另外,从小给小朋友通过重复向她的潜意识灌输相信程序,理解程序,温暖程序,乐观程序,自信程序,爱学习程序,独立型自我存在感程序,合作程序,灵活程序,专注程序,愉悦程序,所以小朋友过得很快乐,基本上听不到孩子抱怨,有啥问题她自己也能解决。我从小就给孩子贴上了“乐观,自信,爱学习”的标签,经常对孩子这样说,你从小就是一个乐观自信爱学习的孩子,然后讲一些她乐观自信爱学习的故事,甚至有一次在云南丽江旅游,专门让画师在她的文化衫上写上“小染香,乐观自信爱学习”,这里的小染香当然是代替她的名字。小朋友穿上这样的文化衫去幼儿园,那些小朋友的家长们看到文化衫上的字,就会读出声来,对我家女儿的潜意识又是一次次重复刺激强化,而是还是来自不同的家长,如此,“乐观自信爱学习”这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就牢牢地在潜意识扎根,形成了乐观程序,自信程序,爱学习程序。孩子读小学后,有次她在作文中的开头第一句就是:“我从小就是一个乐观自信爱学习的孩子”,最近一次看她用软件做自己的头像图片,她还在她的头顶上方写上:乐观自信爱学习。

我和老婆相处的时候,也会给老婆的潜意识编程,来提升她的自我存在感,比如会说她虽然不是十全十美,却也是十全九点九九美。会说老公没有甩老婆的权利,只有被老婆甩的权利。会经常称赞她是一个骨子里十分善良的女人,也会称赞她非常有安全感,很少将她的自我存在感投射到老公身上。会称赞她十分聪明有能力,有机会的话一定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当然婚姻中的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有次她生气地写了离婚协议书让我看,我一看我可以得到20%的家产,马上就称赞她为人慷慨,是好老婆典范,竟然还好心地给我预留20%家产,不至于在外面睡马路。总之,老公要随时启动帮老婆消气的程序,经常给老婆阳光雨露,和老婆说话微笑轻松,提升老婆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存在感。

特意注意了一下朋友圈,确实有很多小朋友在发科比的微信内容,这就是一种模仿效应。模仿会带给人们愉悦感,另外模仿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更有自我存在感,实际上一个人的存在感并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会通过模仿获得提升。自我存在感,是自己的一种感觉。

人们因为专注而内心愉悦,专注就是意识甚少干预的状态。很多人喜欢开着音乐工作,如果一个人动用意识在指挥自己听清楚音乐的旋律时,他就很难专注地投入工作了。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动用意识去观察别人对自己会有怎样的看法或反应时,也会让自己失去做事情的专注,如果经常频繁地执行自我投射程序,就会让自己丧失愉悦感。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ihk46593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