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集市(三角洲逃出德黑兰)

发布日期:2024-12-22 01:49:38     作者:昨夜梦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ipw139925.html     违规举报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臂章!

前言:

1979年11月,美国驻伊朗“德黑兰大使馆”被伊朗激进分子占领,53名美国公民被扣为人质。为营救人质,美国派遣“三角洲特种部队”组织了一个代号“饭碗”的营救人质行动,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突击队员迫不的已“逃离德黑兰”!几年后的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了当年营救人质惊心动魄的全过程~

前期侦查

在伊朗德黑兰的“阿亚谢拉顿饭店”的入住登记里有一个叫“理查德·凯斯”的爱尔兰人,此人公开的身份是欧洲一家汽车公司驻伊朗的雇员!实际上,他叫“迪克·梅多斯”,47岁,一个享有很好声誉的退役“绿色贝雷帽”成员,是美国安插在伊朗德黑兰的“间谍”!人质危机发生后,其任务是对德黑兰大使馆整个建筑特征进行踩点,找到防守薄弱点,为营救53名美国人质充当引路人,梅多斯的代号是“骑士”,他是营救行动前潜入德黑兰的7名中情局特工之一!


伊朗激进分子正在攀爬进入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

行动策划

接到人质救援行动命令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指挥官“贝克沃斯”和“梅多斯”从美国驻伊朗德黑兰大使馆被伊朗激进分子占领的第一天起就参与了人质救援工作,此时的梅多斯尽管已经从美国陆军退役,但他仍被聘为“三角洲”的特别顾问。由于德黑兰大使馆占地约27公顷,人质到底关在哪里尚无确切情报。三角洲指挥官贝克沃斯估计他的人要花3、4个小时搜寻大使馆的14座大楼,这么长的时间对营救行动来说是致命的!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人质准确位置有很大的困难,中情局不得不派遣另一位名叫“鲍伯”的中情局特工加入到侦查行动中,不久另一名特工与鲍伯会合,那是一位流亡的伊朗富翁,为中情局工作,他为贝克沃斯的营救人质行动提供了6辆伊朗当地常见的越野车!


伪装成“伊朗当地武装”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

除了以上这些人,中情局还在美国国内招募了8名伊朗流亡者,他们准备与贝克沃斯一起乘飞机进入伊朗,负责驾驶车辆将三角洲突击队员从之前在沙漠中选定的前进基地运送到被伊朗激进分子占领的德黑兰大使馆!为了搞清楚在华盛顿制定的计划在德黑兰街道是否适用,梅多斯根据自己20多年的军旅经验,对德黑兰大使馆附近街道进行了细致的勘察!

情报搜集

行动前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人质在大使馆内的确切位置,这次行动“三角洲”只配备了97名队员,再没有其他人力投入搜索人质了。根据中情局提供的情报,突击队好不容易将搜索范围缩小到了大使馆办公楼、大使官邸、一位大使馆官员的住处、和大使馆情报楼4座楼房!但是没有人知道每个大楼有多少人质,人质在大楼的哪个房间!


被伊朗激进分子扣押的“美国大使馆人质”!

后来,在突击队员准备乘C-130运输机从埃及起飞前4个小时,贝克沃斯突然接到一个重要情报,就在突击队准备开始营救行动的时候,占领使馆的伊朗激进分子释放了德黑兰大使馆的一名巴基斯坦厨师,经过询问,这名厨师报告说人质很可能都在大使馆的办公楼里,他还告知了大楼内伊朗激进分子守卫的确切位置!在得知了人质和大使馆守卫的确切位置后,营救行动正式开始!


运送“三角洲”突击队的CH-53“种海马”直升机!

行动开始

整个计划在突击队抵达沙漠中的中转基地时就出了岔子,保障此次行动的8架“种海马”直升机中有3架因故障退出行动,贝克沃斯被迫放弃后续行动。慌忙撤退中一架直升机加完油后又与另外一架加油机撞在一起并燃起大火,这次事故造成了8名“三角洲”突击队员死亡,另外有4人严重烧伤!剩下的突击队员带着伤员坐上C-130运输机匆忙回逃!


载着“三角洲突击队”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正从沙漠中匆忙起飞!

抛弃战友

由于行动已经失败,整个计划都有可能暴露,而且在贝克沃斯带领突击队匆忙撤退时并没有炸毁两架受损的飞机,飞机上还有秘密地图、侦查照片、电台以及无线电频率表。由于这些东西都属于高度机密,贝克沃斯在撤出伊朗的途中建议总指挥部开展一次空中打击,以彻底摧毁被遗弃的两架飞机!但是这个建议被华盛顿否决了!理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问题是这些情报一但泄露,会给仍然身处德黑兰的特工“梅多斯”造成非常大的危险!果不其然,在营救行动失败后的第二天,伊朗人就发现了突击队遗弃在沙漠中的两架报废的飞机!特工梅多斯的身份随时会暴露,幸运的是,“感觉大事不妙”的梅多斯在当天晚上居然安全的乘坐一架商业航班飞抵土耳其首都安哥拉。最后,所有其他滞留德黑兰的特工也都平安脱险!至此整个失败的营救行动彻底结束!美国的王牌“三角洲”最终遗恨“德黑兰”~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正在进行人质救援训练!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ipw13992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