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是指汉朝哪位将领 诗歌里面的龙城飞将

发布日期:2025-01-11 01:48:15     作者:念君者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krl154536.html     违规举报
前言:

唐朝诗人王昌龄曾经说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不过,在这首诗歌里面,飞将指的是什么人,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比如说有人认为指的是卫青、霍去病两位将领,还有的则认为指的是飞将军李广。也由此,导致了龙城飞将的身份问题,产生了巨大的争议。甚至在很多唐诗读物里面,关于龙城飞将的解释也是存在冲突的。那么,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什么人?


1、 争议的所在

主张是卫青和霍去病的网友认为,在汉武帝时代,因为卫青和霍去病对匈奴的主动突击,导致了匈奴人没有力量危害中原王朝的安全,因此,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和霍去病,并且,这首诗歌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在卫青和霍去病的打击下,匈奴人出现了巨大的伤亡,因此也就没有力量度过阴山了。主张是李广的一派理由很简单:飞将军,自古以来指的是李广,并且李广确实给了匈奴很大的重创,因此,诗歌里面的龙城飞将,指的应该是飞将军李广。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唐朝的社会情况,以及汉朝的对外战争角度考虑。


2、 唐人和现代人的分野

其实我们首先需要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就是同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时代里,受到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在南北朝时期,提到曹操,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曹操是一代雄主、一代豪杰。而到了明朝以后,曹操则成为了人们所说的反面人物,甚至《聊斋志异》里面,很多内容都说曹操在地狱里。蒲松龄自己未必和曹操有什么仇恨,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反映了清朝读书人的态度。甚至于我们当代人所认为的民族英雄岳飞,在历史上,也曾被人视为军阀。因此我们当代人所认为的汉武帝时代一流的名将:


卫青和霍去病,未必是唐朝人眼里的名将。不过仔细阅读唐朝人他留下来的资料的话,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实:就是唐朝人十分的认同李广。甚至在唐朝的文学作品里面,对李广的讴歌很多,对卫青和霍去病的赞颂则寥寥无几。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滕王阁序》堪称唐代流传到当代的千古名篇。在《滕王阁序》里面,还提到这样的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作者为李广鸣不平:所谓的李广难封,引申意义可以视为:李广的能力很强、功劳很大,但是却得不到封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唐朝人对于李广的态度。


王昌龄作为唐朝人,他的行为习惯以及历史观念,当然具备典型的唐朝特点。因此从这点来说,可以将其视为"龙城飞将"的李广的证据之一。


3、 不教胡马度阴山

当然,单独的证据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可言。因此单单依靠唐朝人的语言习惯,来确定龙城飞将的身份,其实是难以服众的。如果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话来分析、揣摩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句诗讲的是防御态势,而非进攻态势。如果是进攻态势的话,唐诗会以另一种形式来表述。比如这首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进攻的诗歌,和表达积极防御的诗歌,其实是典型的两种风格。而李广的特点,恰恰在于防御。其实在汉武帝主张反击匈奴之前,匈奴就有过常年的骚扰汉朝边境的情况。


李广在汉文帝时代便投身军旅,其主要的功劳便是防御匈奴的进攻。李广是一位神箭手,匈奴人对于李广的射击能力十分忌惮,很多匈奴将士都丧生在李广的飞箭之下。李广的成名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甚至有说法认为:飞将军这个称号,其实是匈奴人对李广的称呼。而"不教胡马度阴山"既然具备着典型的防御特征,那么可想而知,李广是符合这首诗歌所描述的情况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龙城飞将,指的也应该是李广,而非卫青和霍去病。毕竟,卫青和霍去病是进攻模式的将领,而非防御模式的将领。


4、 唐朝人的价值观

此外还可以从唐朝人对于战争的价值观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边塞诗最多的王朝之一。但是这不代表着唐朝人十分热爱战争的群体。因为我们根据边塞时我们会发现。边塞诗的内容,主体上是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对反击侵略战争的讴歌。第二种,则是对边塞将士守卫边塞艰苦生活的一种同情。第三种,则是文人对自己的仕途感到不如意,渴望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一种情绪抒发。不过,唐朝人眼里的建功立业,往往指的是抵御外来侵略和平定内部叛乱,很少有主动进攻其他部族的想法。


最后一种,则是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一种谴责,比如著名的《兵车行》就是典型。并且,唐朝文人的理想的世界是:唐军守住边境,让敌人无法进来就可以,或者诱敌深入,而后围歼敌人(比如唐诗里面说的: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甚至于在唐朝的诗歌中,阴山,具备一定的边境属性。过了阴山,便是蛮夷部族所生活的地方。因此,从"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语境里面,我们可以再一次的确定: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是希望唐朝能够有一个像卫青那样的将领,守住大唐的国门,不要让外敌进来。而非主动出击。


结语:

古代传统的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化。所谓的农耕文化,可以理解成:古人主张守住自己的家业,而不是积极对外扩张。这就导致了古代的对外战争,绝大多数属于对外反击战争,而很少有主动出击的类型。因此在古代社会,李广的支持率要比卫青、霍去病多。这也算是时代的特殊性。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krl15453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