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购买盲盒(盲盒营销)

发布日期:2025-01-11 12:46:25     作者:梦幻风格卍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mkc363858.html     违规举报

几天前去看电影,看到一个盲盒机器,上面写着三十块一次,箱内必有苹果X,没忍住,抽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到了电影开场自己才停手作罢。

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宝物”,一个充电宝一个蓝牙耳机一个水杯,上网查了查也不算亏,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刚需品,也就没了价值,而那个所谓的苹果X,可能还在盒子里的某个角落。


人们总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惶恐,但其实让人感到兴奋的也是不确定性。就像很多力排众议去北上广闯荡的年轻人的理由一样:“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我不想过。”

迎接不确定的结果,会不断激发人类的多巴胺。但现实给到自己的不确定性往往是暴击,或者频率低到不易感知。

越来越多的商家使用这种营销方式,无论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还是多多售出商品,如果有一二线城市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大商场里总是有那些盲盒手办商家,刺激着你一次又一次的冲动消费,让你不断的幻想下一个就是那款限量版的产品。

像我所购买的那家盲盒,就是一款刚出的小众的品牌,涵盖口红及生活用品,并不被人所知晓,经过查询销量也是惨淡的厉害,但是这个盲盒机器,确实让它滞销的产品得以售卖,(在我看电影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人前来试试手气,三天后再去看已经空了)。而且虽然抽奖所得也很精致,但是大大的logo总是让人感觉自己在替人宣传,不得不提他这次营销一举两得。

又像前几年一直在通过传统媒体营销的旺仔牛奶,在近年来大家越来越不爱看电视的如今,销量也逐渐下滑,然后不知道是哪位策划脑洞大开选择了盲盒营销;56个民族旺仔牛奶罐盲盒组合。


这种通过购买旺仔牛奶达到收藏玩偶贴纸的“概率游戏”一经推出,立刻火爆,旺仔牛奶在今年又获得了更高的收益,估计这位策划早就升职加薪了吧。

这种营销方式被人疯狂复制,各种盲盒系列频频出现。

为什么这种“概率游戏”这么让人着迷?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在箱内放进一只饿了24小时的白鼠,并设一杠杆,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小白鼠可以在箱内自由活动,当它无意碰到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小白鼠就此学会了通过触碰杠杆获得食物。

但如果老鼠每次按下杠杆都能获得食物,老鼠按下杠杆的频率就会逐渐降低。


后来斯金纳改变了实验方法:小白鼠按下按钮,并不是每次都会落下食物,而是按照一定的概率掉落食物,概率可以通过人为改变。

由于极大的不可预知性,老鼠的行为模式几近疯狂,连续按压杠杆250次左右。

经历了概率性奖励实验的小白鼠,即使食物不会掉落,也会不断地按杠杆。

甚至将掉落食物的概率下降到1/40 时,小白鼠仍然会不停按按钮。

这个实验模拟了为什么老虎机等有赌博会给到人类成瘾性。

下一次按按钮是否会出现自己期待的食物?

下一次是不是就能抽到SSR?

下一次抖音刷到的视频是不是就特别好笑?

下一次抽的盲盒是否就是苹果X?

……

更恐怖的是,斯金纳箱的这套理论是否生效与你知道背后原理与否并没有什么关联,即使你知道了这一切,在面对这些模式时,只要这些奖励是能够刺激到你的,你仍然会像小白鼠一样一直不停的按动那个按钮,它就像某种黑暗原力一样,强大,有效,并充满诱惑。

所以不是你不玩“盲盒”,而是你可能还没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款“盲盒”。

一旦找到你的“盲盒”,你也会猝不及防地变成斯金纳箱里的一只小白鼠。

这种“盲盒”营销,经过商家日日夜夜揣摩用户的心理而问世,在我们童年时期五毛一次的“抓奖”,方便面集卡送电脑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人们总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惶恐,但其实让人感到兴奋的也是不确定性,“如果把商品摆上货台,肯定不如用盒子装起来供人挑选。”虽说这种营销方式稍微有点“阴谋论”,但是确实是一种的的确确刺激消费的方式,你找到你的“盲盒”营销方式了吗?或者,你找到你的“盲盒”了吗?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mkc36385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