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将基本功抓球(经典战术第八期)

发布日期:2025-01-22 05:25:56     作者:清风挽笑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njj513953.html     违规举报


足球战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代,其中既包括阵型的演变、打法的变迁,当然了,也包括基本规则的修改。若问足球的基本规则,相信不少球迷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手球”,即除守门员外的场上球员不得用手触摸皮球。


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性,球迷们往往以为守门员就能自由地触摸皮球。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守门员看似拥有触摸皮球的特权,但也并非毫无框架约束。在某些时刻,守门员“手球”也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这种要求受时代局限性所限,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样貌,深刻影响了足球战术的发展轨迹。

人们普遍认为,现代足球的起源点是英足总的创立,但那时还没有建立完备的足球规则,整个足球秩序还处在相对混乱的体系之下。真正意义上为足球体系迎来变革的还是“9锋1卫”、“WM”的古早阵型的创立,让世界各地的足球总教练们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战术理念,到了上世纪50年代,善于创新的巴西国家队将424这种带入人们视野,足球战术的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

【历史沿革】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守门员持球时并没有所谓的硬性标准,换而言之,守门员可以自由接后卫的回传球,且用手抱球的时间也没有明确规定。

不过到了1990年世界杯,由于大多数球队在保守防守状态下时往往利用后卫回传门将的方式拖延时间,致使那届世界杯成为了历史上平均进球数最少的一届比赛——场均进球数只有2.21个。在此背景下,外界普遍呼吁国际足联细化关于守门员持球时间的规定,以避免防守状态下利用后卫回传守门员从而拖延时间的情况再度出现。


那届世界杯结束不久后,国际足联及发表公告,守门员被禁止用手接后卫的回传球。这一规则实施后,比赛节奏明显加快,后卫不再敢在后场随意传递处理皮球。与此同时,这一规则变动也侧面带动了守门员场上职责的变化,曾经的门将只被认为是专门的“手上工作者”,他们似乎只要完成比赛中的扑救任务就可以,而对于脚下技术、比赛意识似乎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

但随着守门员不再被允许用手接后卫的回传球,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具有远见意识的教练开始明确指出守门员的场上职责应该被进一步丰富,为此,上至豪门球队、下到普通青训营都开始增加对于门将的训练标准,无论是传递技术还是比赛意识的培养都被放到了重要位置上。


当然了,对于国际足联而言,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顾及手球规则变动为足坛战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那时的门将手球规则还没有被完全完善,比如说门将虽然不允许用手接后卫的回传球,但仍然可以用手接界外球。许多球队针对这一漏洞,仍然采取种种措施拖延时间,甚至发明出一套直接通过界外球寻找门将、再由门将长传发动进攻的套路。

【6秒规则,改变门将生态的创举】

1997年,国际足联再度发布公告,宣布将进一步细化守门员用手接回传球的规则。其具体措施就是守门员也被禁止用手接界外球,此后一系列细枝末节的修改也都是针对这一主旨所进行。


但仅仅一年后,国际足联又出台了另一项的立法,这一立法被称为“6秒规则”,也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印象最为深刻、被认为最为完善的一条关于限制门将持球时间的规则。

不少球迷一定有一些疑惑,6秒规则究竟是什么?足球世界中为何会出现将时间控制得如此精确的规则?

意思就是,守门员用手拿到皮球后,必须在6秒钟之内将其释放,否则就会面临在犯规地点送给对方一个间接任意球的尴尬局面。


这一修正案的提出完全可以被理解,即便禁止了守门员用手接后卫回传球以及用手接界外球,但善于发现空隙的主教练们冷仍然钻到了不少空子。简而言之,一些守门员为了拖延时间,面对后卫的回传球,首先用脚轻轻触碰一下,然后再将球抱起。由于抱球时间没有规定,守门员可以利用这一方法长时间拖延时间,或许会因此吃到裁判的一张黄牌,但对于场上大局来说已足够。

如果了解足球规则发展历史的球迷朋友们应该知道,关于限制守门员手球的规则之所以会在90年代大幅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之前几十年教训的积累。


在现代足球发源至上世纪60年代的时间中,几乎没有任何规则来限制守门员持球时间。我们在观看一些足球老视频中应该会发现,当守门员控制住皮球时,经常会使用一种类似于“篮球带球”的方式,通过不停“运球”来控制球权。这种方式在今天来看的确十分荒谬,但在战术还没有完全定型的19世纪以及上世纪60年代前,却往往能够保证门将长时间控制球权,并且发动长传进攻。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在内外舆论压力下,国际足联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出台所谓的“四步规则”。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守门员在将球踢出或扔出之前最多走4步。如果超过4步,则就犯规地点给予对方一个间接任意球。


很明显,4步规则对于减少守门员拖延比赛时间的次数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一规定尽管持续了几十年,但仍然也有着其局限性。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一规定仅仅规定了守门员在处理球之前最多走4步,但没有规定守门员不可以在走4步后丢下皮球,然后再走4步。

换而言之,一些守门员根据此规则的漏洞,在拿到皮球后抱球走4步,随后把球放下再捡起,然后再走4步。


这一局限性早在60年代初期便已家喻户晓,但对于当时的国际足联来说,受于种种因素影响,居然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中没有对其修改。国际足联对此的解释让人有一些瞠目结舌:只要前锋在守门员放下皮球的那一段时间中及时给予逼抢,就能化解对方拖延时间的举动。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套规则的漏洞是非常明显的,国际足联的某些疏忽让漏洞被许多主教练所利用,侧面导致上世纪70~90年代许多比赛出现过于乏味的局面。

也正是在1998年的那次修正案中,国际足联痛定思痛,终于将这套延续了30多年的“错误”修改。新规则为:在其他球员控制住皮球之前,守门员放下皮球后不得再次捡起。但相比于6秒规则,这套修正案的设定的确缺乏革命性,对世界足坛格局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至于如今不少年轻球员甚至对此“闻所未闻”。


与此同时,国际足联为了提升比赛观感,对于恶意拖延时间的守门员也出台了极其严苛的惩罚。举例来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足半决赛,加拿大女足经过加时赛大战最终遗憾不敌卫冕冠军美国队,错失了爆冷的大好时机。然而,这场比赛结束后,就比赛过程中的一桩判罚出现了巨大争议,加拿大球员公开指责当值挪威裁判克里斯蒂娜·彼得有失公允,直接导致加拿大本场比赛失利。

原来,在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的时候,当时的加拿大仍然以3:2领先于美国。就在此时,加拿大门将艾琳·麦克劳德用一次漂亮的扑救化解了美国队的进攻,随后裁判彼得却以麦克劳德持球时间过长为由,判罚给美国队一个禁区里的任意球。在这次任意球的防守过程中,加拿大球员因为手球送给了美国队点球机会,直接导致美国扳平比分,最终在加时赛上绝杀加拿大。


但从规则角度来看,麦克劳德的判罚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根据国际足联出台的6秒规则,门将持球时间如果超过6秒,裁判就可以判罚对方在禁区内的任意球。不过在此之前,国际足联对于这一规则的具体实施管辖并不是很严格,许多主教练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场上局势的理解而灵活运用。但随着国际足联对此愈发重视,也在裁判员培训大会中三令五申必须重视对于对方守门员拖延时间的惩罚,彼得才选择“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坚持”。

根据国际足联披露的信息,麦克劳德被裁判告知持球时间超过10秒,但加拿大女足门将麦克劳德认为这10秒将她在地上抱着球的时间也算进去了,实际上当她把球控制在脚下时,总共也不过5秒而已。


综合来看,此前的国际足联只是把所谓的6秒规则视为威慑守门员的一种方式而已,并没有多少裁判会真正在比赛过程中严格计算守门员的持球时间。只要不是太过分,裁判一般都不会进行判罚,最多给予黄牌警告而已。但是随着国际足联对此判罚规格愈发严苛,以劳德鲁普为代表的许多门将不可避免受到了打击。


国际足联最近对此现象给予了严厉打击发生在2015年,在利物浦和波尔多进行的一场欧联杯比赛场,利物浦守门员米尼奥莱在自己的禁区内持球近20秒钟,最终裁判员判罚给波尔多一个禁区内的间接任意球,最终客队前锋亨利塞维特也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完成破门。

毫无疑问,随着监察体系的完善,如今国际足联对于6秒规则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让监察体系更加完备,门将在科学仪器面前“无所遁形”,任何潜在的拖延时间之举都将会被无情揭穿。

【结语】

6秒规则究竟是好是坏?在足球圈中,这个问题争论多年,始终未有定论。但对于笔者而言,6秒规则的诞生绝对有着莫大的好处。首先,足球最吸引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剑拔弩张”的对抗性。所谓对抗性,需要建立在高节奏的攻防轮转之上,如果足球可以为了最终的成绩而舍弃场面,用一场场枯燥无味的拖延时间来换取胜利,相信最终无法让球迷满意。


其次,6秒规则是将竞技成绩和比赛观感的最好方法。国际足联充分考虑到门将在高质量攻防轮换的中间也需要对比赛节奏稍加控制,故将持球时间限定在不长不短的6秒;只要守门员将控制比赛节奏的时间限定在6秒内,国际足联并不会横加干涉。但若恶意长时间拖延,就不仅仅可以用“控制比赛节奏”这样的借口来搪塞过去了。在那个监察体系还没有那么完备的年代,或许门将们还可以逃过国际足联的法眼,但到了当今世界,国际足联有资本、也有必要加大监管力度,6秒规则显然是他们控制门将的一大绝佳利器。

综合来看,笔者对于6秒规则的推行还是持肯定态度。这一规则保障了比赛的观赏程度,让类似于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沉闷景象一去不复返。如今,门将或许在比赛末尾有拖延时间之举,但只要裁判通过出示黄牌等方式进行警告,并不会过多影响到比赛走向,这难道不是6秒规则的成功之处吗?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njj51395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