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手机贴膜真的对眼睛有益吗(手机贴膜大起底)

发布日期:2024-12-22 06:49:31     作者:是我扔了你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nnr447200.html     违规举报


手机作为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通讯、娱乐、社交工具,是咱们频道里永远都说不腻,且永不过时的话题,但这次就不聊手机了,而是来谈一谈和手机相关的保护贴膜,这个话题我觉得也非常有意思。

多数朋友在买到新机后都会给新家伙贴上手机膜,将保护措施做到位,但也有少数朋友喜欢铤而走险,玩起 “裸奔”,近期外媒 gsmarena 也对此发起了一项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用户都会使用手机屏幕保护膜。不过用的种类不太一样,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户会用厂商自带的塑料膜,大多数用户还是更喜欢玻璃膜。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曲面屏手机是基本没有玻璃膜的,就算有也很难贴好,这也是一些人更喜欢非曲面屏手机的原因。当然,从调查的数据来看,还有接近 1/3 的用户是不贴手机膜的。


其实手机贴膜里的学问也是不少的。这篇文章主要给大伙科普一下手机贴膜的一些相关知识,现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膜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 6 大类。

钢化膜类型

种类 1:钢化膜

钢化膜算是目前最常见的贴膜了,它的特点是可以防爆耐刮,透光率较高。而且钢化膜的粘贴过程是也很简单,用户自己都可以上手操作。


种类 2:磨砂膜

它是在普通膜的基础上,对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从而减少手机的镜面反射率和指纹,但也是有缺点的,经过磨砂处理后会影响手机膜的透光率,导致用户在使用手机时会觉得手机屏幕亮度不够,需要调升亮度,加大了电量损耗。


种类 3:高透膜

高透膜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透光率,能达到 95% 以上,是一种能最大还原手机屏幕显示效果的手机膜。但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高透膜的材质一般都比较柔软,不是很抗刮,所以用这类膜的用户可能会时不时的就要进行换膜了。


种类 4:防窥膜

这个类型的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防窥膜算是近几年非常火的一种膜了,它在制作时通过在膜上采用光学技术,使得手机屏幕只在正面显示内容,而屏幕 60° 开外的其他人是无法看到屏幕内容的,这样的好处在于防止坏人的偷窥,但它也会降低手机屏幕的亮度显示,进而对视力造成影响。


种类 5:水凝膜

前面提到过,很少人用曲面屏手机的原因就是玻璃膜太少或很难贴,而水凝膜正是为此而生的,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手机膜,它专门服务于 2.5D 屏幕和曲面屏的手机,可以让膜与屏幕完全贴合,解决了钢化膜不适用于曲面屏手机出现贴合不好的问题。但我还是建议贴膜小白们不要轻易去贴它,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比较妥当。


种类 6:镜面膜

最后是镜面膜,它是一种能够提供镜面作用的手机膜,也就是可以当作镜子使用,尤其适合女生们,补妆、梳头发都很合适。但这种膜的缺点也很明显,特别容易反光,遇上太阳大或是灯光亮的场景时,就会看不清手机显示的内容。


所谓的防蓝光贴膜

大家在买贴膜的时候也应该会经常遇到,很多商家标出的所谓防蓝光手机贴膜,大家潜意识里可能都觉得这样的贴膜可以防止手机屏幕里的蓝光,可以对我们的眼睛起到保护效果。


我们日常生活里所接触的光有很多,光源大部分来自自然光、手机、电脑屏幕、灯具或是其他电子设备,这些光里或多或少确实都存在着蓝光,它指的是可见光中的蓝色部分。一般情况下所谓的有害蓝光是 400~450 纳米的高频率、高能量的短波蓝光,它有能力穿透角膜和晶状体,视网膜以及眼底黄斑造成损伤的,但防蓝光贴膜真的有用吗?

在一个蓝光辐射的比测中,用 iPhone X 贴 10 款不同品牌的防蓝光贴膜,发现有 3 款样品基本没有降低效果,其余 7 款虽有一定的降低手机屏幕蓝光辐射比的作用,但效果实在太不明显。贴膜前约为 25%, 贴膜后降至 20%-22%, 最大降幅仅 5%,跟没贴没啥区别。


要想防蓝光,其实有个更好的解决方式,开启手机里的低蓝光模式(护眼模式)就行了。此前消保委对 25 款手机进行了开关低蓝光模式(护眼模式)的蓝光辐射对比试验,可以看出这些手机的屏幕蓝光辐射比均降低和蓝光峰值比均有上升。说明这个低蓝光模式(护眼模式)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说,防蓝光贴膜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大家真没必要去加钱买什么带防蓝光功能的贴膜,不如老老实实开启手机中的护眼模式,贴个普通贴膜就完事儿了~

还有一点要提的是,现在的防蓝光的问题不在于蓝光,而在于用户本身长时间不休息地用手机、iPad、电脑阅读或者观看电视,才导致的眼睛干涉或近视。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爱护眼睛,养成并保持健康用眼习惯,再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护眼模式。至于贴膜,贴上保护下手机就行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nnr44720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8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