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文中言论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乱地
诸位平时听耳机听久了,逛的坛子、看的毒文多了,有种了然于心的错觉,一些经典的耳机也敢往家搬了。比如有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朋友,觉得网友的话都是危言耸听,知道家里有个耳塞用的耳放,虽然推力不足,就是觉得怎么也能让K701这样的耳机展现几分功力,等真搬回家,只好低头认错了,当做"大手办" 罢。
从情理上讲,这朋友有了勇气,失了冷静,平白里对自己多了份自信。从道理上讲,这位朋友理论不扎实,没明白推力的重要性,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推力。
各位朋友要问了,天天扯推力,啥是合适的推力呢?
关键两个字,匹配。
关羽遇上刘备,这是良将遇上明君,就叫匹配。曹操遇上关羽,难忠于仁义,心不齐,曹操废再大工夫都难得良才,这就是不匹配。玩耳机不外乎这个道理,合适的耳机,合适的推力,两两相遇,天雷地火,自然就能有好声音。
我们首先要认清一个问题,无论推力过大,还是推力过小,其实都是相对耳机的说法,对于播放器推力而言,其本身只有推力大小之分,没有好坏之别。
评价耳机本身好不好推,我们一般都是去看这条塞子的灵敏度和阻抗。通过一个比较严谨的公式(dB/Vrms = 灵敏度 20lg[1/根号(0.001*阻抗)] ),我们能够将这两个数据通过公式统一起来,就可以计算在特定数值下,达到理想响度所需要的输出功率。
多少推力才算匹配?手机是我们日常音乐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移动播放设备,那我们的手机的播放器推力到底如何呢?手机的耳机插孔的输出范围一般设计在16欧姆50mw以下,比如iphone6s的输出功率就是16欧姆44mw。
那么这个功率的推力到底够不够呢?答案是对于16欧姆内阻的耳机而言,听流行够了。要知道,让耳机发出声音是一件很简单是事情,通过计算可知,2.0mw左右的功率就能让耳机发声,但是我们听到的音乐不是一条直线,在一些高潮部分,需要的功率能达到基准线的十倍,即20mw这样的功率。当我们听一些古典、大编制音乐时,对播放器的推力要求更高,为了表现瞬间的动态感,甚至需要几十倍上百倍的输出功率!
对于比较专业的HIFI播放器,比如定价千元档次的POKE,标定的输出功率已经是手机的5倍,达到250mw。这已经不是为了满足普通耳机而设计的,而是为了那些比较难推的,内阻大的,或者灵敏度小的耳机而设计的。为了让一副难推的耳机获得更好的声音,工程师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在本就复杂的电路设计上进行大规模的调试,为的就是能推动,还能推好。
这些耳放在数据上的堆叠,目的不外乎就是为了更好的"匹配"耳机。
你的耳机也存在推力不匹配的问题有时候花了大价钱买了副好耳机,高高兴兴抱回家,插上手机一听,嗯?声音怎么没有在店里听的那么通透、富有感染力?道理上,你的耳机可能灵敏度比价低,所以驱动起来需要的功率比较大,对于某些编制音乐来说,可能100mw的功率都喂不饱!其实我们可以简易的把这件事理解为是天平的两端,耳机需要的推力在左,手机的推力在右,难推的耳塞就像很重的砝码,手机较低的推力不足以让二者平衡。
最近森海塞尔新出的IE80s就有这样的问题,拿手机推这副耳塞的时候,会出现人声较远且不够饱满的情况,但是加上诸如poke这样的耳放,人声薄远的问题就会大大改善,也就获得了更好的声音。
这就是典型的推力"匹配",可以看出,推力的增强,提高了耳机振膜震动的精确程度,振膜震动的更充分,振膜能震到点上,自然就有好声音。
当然了,矫枉过正也是常有的事,有人拿了一副好推的塞子,愣是放到高端耳放上去听,要知道推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声音响度会变大,大推力的设备推小耳塞,即便声音开很低,人耳都受不了,况且音量开的太低,耳放电路就会出问题,甚至会有偏音、刺耳的情况出现。更有甚者用力过猛,本来是推门,结果把门都推烂了。
无论过推还是推力不足,其实都是一种对声音的失真。推力过小很像曝光不足的照片,亮度不足,丢失细节,色彩也不够还原。推力过大呢,就像过曝的照片,进光量大,细节被盖住,亮部太亮,容易引起感官上的不适。
俗话讲"好马配好鞍",想要让你的耳机发挥其最佳的效能,最重要的就是前端和耳机的"匹配",有了合适的推力,才能让90分的耳机,达到100分的完美。
作者: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