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何时出现了文字狱(凡与明朝相关均受牵连)

发布日期:2025-01-11 01:30:44     作者:給俄一份情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ouu196541.html     违规举报

清代皇帝为加强统治,舆论管制,大兴文字狱,自顺治帝开始到乾隆帝结束,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冤假错案不胜枚举。人人噤若寒蝉,唯恐因言获罪。凡是污蔑大清朝,为明朝翻案等语言、文字均是文字狱重点打击对象。


乾隆年间,满族大臣鄂尔泰和汉族大臣张廷玉的两派之争,让乾隆天天闹心,各种好言调节无效。乾隆忍无可忍就祭出大杀招,使用文字狱的形式“调节”,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曲解满族大臣鄂尔泰的学生胡中藻的诗中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把“浊”字放到大清国号前面,几个意思啊?胡中藻百口莫辩,结果被凌迟处死,满门抄斩,老师鄂尔泰的灵牌也从贤良祠撤出去了。说你有问题就有问题没问题也有问题,说没问题就没问题有问题也没问题。总之,文字狱就是这么狠,捕风捉影,子虚乌有,成为很多人实现政治目的手段。


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清朝沿用了乾清宫这个名字,但乾清宫这块“正大光明”匾在明朝的时候是没有的。而是顺治帝时才设立的,且为顺治帝御书。那么顺治帝为什么会写“正大光明”这四个字呢?而且只有汉字没有满文。据著名历史学者阎崇年在《大故宫2》考证得出,“正大”两个字来源于《易·壮·彖》,“光明”两个字来源于《易·履·彖》,组合成“正大光明”。

顺治帝为什么会选择这四个字作为“座上铭”呢?这里面暗含满洲森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三者融合。顺治帝的父亲皇太极生长于满洲森林文化、母亲孝庄太后生长于西北蒙古草原文化、他自己则学习儒家经典,用汉字书写“正大光明”四个字,体现了中原农耕文化。康熙帝也极其重视这块匾,在宝座倒柱上题写了书联,本意是告诉普天下苍生做人做事、当官当政、从学从商、修身修心,都要“正大光明”。由此可见,这个“明”字与“明朝”毫无瓜葛,“光复明朝”更无可能。

文字狱期间,只能是皇帝挑大臣的错,大臣挑百姓的错,谁敢挑皇帝的错?再说了,皇帝不可能给自己小鞋穿啊!说白了,文字狱是皇帝控制臣民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对待汉人,用文字来压制你反清的情绪,让汉人不敢再有反抗的思想,慢慢的归顺清朝的统治,目的就达到了。

关于这个问题,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这个桥段。刘墉指着“正大光明”匾,让乾隆往上看,难不成您天天坐这下边,就是为了光复明朝?这可是死罪啊!这肯定说不通啊,乾隆哑巴吃黄连。

所以,文字很奇妙,不同视角解读就不同含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ouu1965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