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餐饮浪费光盘行动主题班会(光盘行动从我开始)

发布日期:2024-12-22 02:09:40     作者:菂晴天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pbr304903.html     违规举报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民以食为天,盘中之餐,粒粒得来皆是辛苦。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是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自觉。制止餐饮浪费,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在2020年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南平三中开展了“拒绝餐饮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开始”主题征文比赛,现将优秀征文进行展示。

亲,你今天“光盘”了吗?

俗话说:“初一初二满街走。”还记得那个春节,我和母亲到姥姥家拜年。天空悄然染上夜色,姥姥正炊金馔玉。不一会儿,只见一道道珍馐美馔、金浆玉醴盛上桌来,我不禁咽了一大口唾沫。

而相较平常,我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之处:桌上虽焚香列鼎,每盘菜的分量却似被仙女施了魔法——减少了许多。

这是为什么呢?

我带着这个大问号,迈着略显笨拙的小短腿,一摇一摆地跑进厨房,望着正在收拾的姥姥,歪着小脑袋有些失礼地问:“姥姥,是您买的菜不够么?为什么每盘菜那么少呢?”

姥姥笑眯眯地对我说:“当然不是啦,傻丫头!还不知道吧?就是‘光盘行动’可是现在的‘网红’呢!”

“姥姥,那啥是‘光盘’呀?”

“所谓的‘光盘’,就是吃饭时把盘子吃干净,剩下的只是光盘。这是社会的流行,我们应该跟进流行的脚步进行‘光盘行动’。”姥姥慈爱地抚摸着我的脑袋。

“噢!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携着姥姥的手急步走向餐桌。

刚落座,我拾起箸,狼吞虎咽地将饭菜往嘴中塞灌。时光好似白驹过隙,用餐完毕,桌上已被我们洗劫一空,不多不少刚刚好,饭粒儿、菜渣儿、汤水儿一丢不剩。收拾碗筷时,望着只剩下的孤零零的光盘,我与姥姥相视而笑。

“小丫头,看吧,菜不用买太多,够吃足矣,何须浪费?”

我眨巴着眼睛,认真地点了点头,心中闪烁着光辉的信念。

嗨!你知道“光盘”吗?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之维艰。”

——有一种善良叫光盘。少倒一次剩菜剩饭,节约下一粒一颗。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也为自己。

——有一种关爱叫光盘,节约消费,剩余的金钱,就可以为贫困山区多捐一份心意,让贫困家庭多吃一次饱饭,让贫困儿童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感受书香的熏陶。

所以,亲,你今天“光盘”了吗?

七年10班 邱 予

哦,我明白了

从小时候到现在,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可我觉得那次道理是每个人都需要明白和做到的大道理。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秋季上午,我放假回乡下老家,因为早饭没有吃完,被爸爸妈妈叫到田里去帮忙割谷子。我心里是嘀咕的,这么大太阳还要干活,但最后还是不情愿地戴着斗笠去了。

到了田埂旁,看见爸爸妈妈犹如两只壁虎一样稳稳地在狭窄的田埂上快速的走着。我不禁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酷啊!”我心里暗想着,我也去试试,嘿嘿!我立马跳到了田埂上,装起了酷,可我还没走几步就一脚踩空了,脚陷进泥潭里了,鞋子、裤子都是泥巴,手上也有一些青苔。哎!现在我的样子简直就是“小猪佩奇”在泥坑里跳完的模样。就连平时不爱笑的爸爸见了我的“傻样”,都哭笑不得。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我们自己的稻田里。一片金黄的稻田里,那些密密麻麻的稻穗,仿佛在对我叫道“快来吧,把我带回家吧!”

爸爸拿起镰刀,弯着腰割起了稻子。妈妈呢,准备去打谷子。而我呢,就是负责抱稻子到妈妈那,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抱起两捆稻子,生怕再踩空摔倒了。第一趟是顺利的,可好景不长,第二趟,我就摔倒了两次。在田里走可不容易呀,摔了四脚朝天,全身都是泥,变成了一只大狗熊样。稻杆还会割手,全身是又痛又痒啊。

抱完了几捆稻子,我去帮忙妈妈打谷子。打谷机,你们没见过吧?前面一个圆咕噜,还有一个脚踏板,要把稻子放到圆轱辘那里打下来。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要费好大的力气去踩呢。我用尽了吃奶的力气照着妈妈的样子一起踩那块脚踏板。时而有些秋风微微的吹着,打鼓机轰轰的响着,仿佛是一段漫长的音乐,这脚踩踏板的节奏仿佛就是这段音乐的节奏。

太阳猛烈地照着,妈妈全身汗流浃背,我也是,真的是累啊!

“休息一会吧”妈妈对我说,“知道我们吃的饭怎么来的吧?”

“哦,我明白了”。我一边回答一边一屁股坐在了谷堆旁。望着爸爸的背影,再看看妈妈,汗流浃背。再瞧瞧我自己的模样,我顿时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和累。

终于,要回家吃饭了。

回到家,我吃了一大碗米饭,这回我可是一粒都没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那次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要珍惜粮食,每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家都要做一个“光盘族”,千万别做“必胜客”来浪费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粮食。

七年9班 苏湘涵

做“节粮”先行者

民以食为天。

奶奶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她不止一次说起童年时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惨状:当时,红薯皮对村里人来说已近乎是“珍馐佳肴”,山上的树叶、树皮、草根都被“扫荡一空”。不谙世事的我难以理解,今天衣足饭饱的生活是怎样的来之不易。

当我了解到袁隆平爷爷穷尽一生之力,致力于提高粮食的产量,正是缘于人民饱受饥饿之苦的状况时,我终于明白粮食的价值。可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最大的遗憾,是我国每年所浪费的粮食,足以再养活两亿人!

是呀,若是不节约粮食,就算产量再高,也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我常常参加亲戚朋友们的宴席,每当大家吃饱喝足、乘兴而归时,食物的浪费情况都令人叹为观止:几乎没有动过筷子的鱼,被直接收拾干净;一部分仍有剩余的菜肴,被服务员迅速端下桌;大碗大碗的肉汤,也直接被倒进泔水桶里……这些餐厨垃圾中,绝大部分都仍能食用。联想到地球的另一端正在忍饥挨饿、经历极度贫困的人们,这样的浪费行为,无疑是一组极其鲜明的对比。

我也曾在电视新闻里看到,非洲还有那么多国家的人们在饥饿中痛苦挣扎,甚至每天还有人因饥饿而死亡,所以我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几个月前在网络上流传的一组图片,一位衣衫褴褛、面呈菜色的母亲正在凝视着装有清水和几块鹅卵石的锅灶,怀里抱着一个同样瘦弱不堪的小男孩,孩子正在号啕大哭:原来,受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位母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家中已经断粮。母子二人已经整整一天粒米未进,孩子饿得“哇哇”直哭。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母亲用清水“煮石头”,为的是哄骗孩子还有食物可吃……若不是因为这组照片,可以想象他们的结局将会如何。

“倒下的是饭粒,流走的是汗水,失去的是本可以挽回的生命”,国家和政府也在不断地号召和宣传,鼓励大家厉行节约。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将节粮落实于实际行动中呢?

在家中严格控制食物的储备量,避免因为储存不当造成食物的浪费现象;在餐馆用餐时,应当做到“少量多取”,不要为了排场,去购买远远超出实际所需的菜肴;尽可能做到“光盘行动”;外带、打包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节粮方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杜可喜的是杜绝浪费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一种共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从我做起,杜绝铺张浪费,做“节粮爱粮”的先行者!

七年8班 陈嘉琦

从那年起,我真正懂得了珍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会背的第一首诗,可小时候并不明白诗的涵义。当我吃饭将饭粒撒的到处都是时,妈妈总会念叨着:粒粒皆辛苦啊,要懂得珍惜呀,宝贝!可我似懂非懂,依旧如故。

让我真正懂得了珍惜,是在我八岁那年的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一个偏远而又宁静的小山村。正好赶着乡下秋收的季节,爷爷和伯伯都去割稻谷了。我兴奋极了,催着爸爸一起去帮忙。

一来到稻田,我就被眼前美丽壮观的景象震惊了——满山遍野都是金黄的水稻,如同一张张金色的地毯铺满大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只见伯伯正弯着腰,手挥舞着镰刀,卖力地割着稻谷;爷爷正抱着一大捆稻谷,往打谷场走来。爷爷一看我来了,高兴的招呼道:“小宇,快过来,走了这么远,累了吧。”我一边走一边应着,走进稻田,只见爷爷和伯伯全身上下湿嗒嗒的,细密的汗珠布满了爷爷沟壑纵横的额头。

爸爸拿起一把镰刀下田去帮忙割稻谷了。我也来了兴致,学着爸爸的样子,拿着镰刀,朝着稻草割去,可稻谷杆像是铁做的,怎么割都割不断。割了半天,才割下来几株。算了算了,还是跟爷爷去抱稻谷去。我吃力地抱着几捆稻谷,来来回回的在稻田和打谷场之间往返,田埂崎曲不平,我摔了好几跤,弄得满身是泥。

唉!抱稻谷好累,还是去打谷子吧。可打谷子也不是件易事,好不容易抱起了一小把的稻穗,往打谷机上用力地打,啪啪!谷粒掉下来了,可靠近手端的却异常艰难掉下,折腾了好久,才打下一小把,不知打了多久,终于把为数不多的谷子给打了下来,我已是汗流浃背了,累得够呛,也不管地面有多脏,躺倒在地休息,似乎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

……

终于收工了。我们挑着沉甸甸的谷子,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吃饭了,奶奶和妈妈端出来了一碗又一碗香喷喷的饭菜。今天的这碗米饭,虽然只是搭配着农家的小菜,但觉得今天的饭菜似乎特别香甜可口,我也吃得很仔细,不让一粒饭撒到桌上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啊,一粒米饭、一根丝线,都来之不易,都洒满辛劳的汗水。从那年起,我真正懂得了珍惜。

七年7班 陈镜宇

吃不了,应兜着走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非常凑巧的碰在了同一天,因此我们迎来了八天的假期。

今天,我和爸爸他们一起去外面吃饭,一路上到处都洋溢着过节的欢乐。进入饭馆后我们找到位置坐下了,我看到在墙的显眼位置挂着一张醒目的牌子,上面大大的写着“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趁菜还没上来,我四处张望着,忽然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吃完饭准备离开,他的桌上摆着几盘菜,但有的还有一大半没有吃,我不禁感叹,真浪费啊。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服务员走了过来对他说:“先生,您是要走了吗?”中年男子疑惑地说:“是啊,怎么了吗?”服务员说:“是这样的,我看您好像要走了,但是您桌子上还有这么多的菜,所以过来问问。您需要打包吗?”中年男子回答道:“不需要。”但服务员还是说:“可是您还剩下这么多的菜,如果倒掉的话实在太浪费了,而且您看我们墙上也写着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您还是打包带走吧。”中年男子有点不耐烦的对服务员说“我说过了,我不需要。”服务员好无奈的说:“那好吧。”就在中年男子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句甜甜的声音,“叔叔,浪费粮食是不好的!”一个小姑娘从旁边冒出来说。那个中年男子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见那边又来了一群人时,只好对服务员说:“请帮我打包吧。”服务员摸着小姑娘的头笑了笑走开了。中年男子拿到菜之后就快快地走了。

吃完饭回到家后,我仔细想了想,如果一个人浪费20克大米,一个家庭有3个人,那一个家庭就浪费60克大米,十个家庭就浪费了600克大米,一百个家庭就浪费了6000克大米,也就是12斤大米。如果一斤大米2元钱,那100个家庭就浪费了24元。想一想,如果每人浪费20克大米,全国14亿人又将浪费多少大米,多少钱呢?如果是30克,40克呢?如果把米换成肉或菜呢?这样的道理连小孩子都知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每人都能做到光盘,那将减少多少浪费啊!

七年9班 谢紫菱

厉时节约 制止浪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人们从吃不饱到吃饱,从吃饱到吃得好。人们的餐桌上渐渐出现各种花样百出的食物,大家渐渐忘记了食物的原本意义。

现在,人们不太喜欢普通的饭菜了,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每逢过节,有的小孩就开始不开心了,拿着筷子对着饭菜戳着玩,嘴里嘀咕着:“不好吃,我要吃肯德基” ……大人们就开始哄小孩,这样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

回首过去,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有上顿没下顿,却还要辛苦工作,粮食是人们最渴望的,也是最珍贵的。能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都很困难。直到袁隆平爷爷的出现——袁爷爷日夜不停地研究,不停的下田实践,培育出“三系法”杂交水稻,大大改变人民忍饥挨饿的现象,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从此,人民再也不用再挨饿了。渐渐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后来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珍惜粮食?还是做“必剩客”?

最近,提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你知道吗?我们每天都在浪费粮食,每天要倒掉餐桌上32%的食物,饭店每天都有38%的粮食被倒掉。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据统计,我国每年要浪费1700W万吨至1800万吨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3000万至5000万人生活一年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餐桌上倒掉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们每天辛苦劳作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这么浪费,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使资源白白流失。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延续下去,我们可以做到尽量吃完饭菜,在饭店剩菜记得打包;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制止浪费行为,宣传节约好风气等。从小细节做起,从我做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做“光盘族”不做“必剩客”,吃不完“兜着走”,树立“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的社会风气。

七年2班  龚羽珊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

“节约粮食,浪费可耻”。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可是,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节约粮食这一点呢?又有多少人理解自己每天吃的粮食是多少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呢?

一粒米要经过15层程序加工才会投入到市场销售:从稻谷首先经过提升机进行初选,然后再进入到振动清理筛清理杂质,接下来是去石机,将稻谷里面的小石头清出去;然后是砻谷机,主要是稻谷脱壳工序,接下来进入谷糙分离筛,进一步脱壳、筛选,糙米由此产生;再进入厚度机,进行糙米精选,清理稻谷中未成熟的发白的米粒,接下来经过多级轻碾,将米的一层油皮进行打磨,然后是铁辊米机,把大米表面那层油皮全部拿掉,再经过一个铁辊米机,将米表面的白糠蹭掉;进入白米分级阶段,大米进入白米分离筛,去掉碎米,再进入色选机,将有异色、有问题的米打出来;然后是多级抛光,机器里面有气管、水管,将大米表面的污垢去掉,打磨,使大米表面干净、有光泽,从这道工序出来的大米就是免淘的了;进入白米分离筛,将碎米去掉,分级,进入白米精选,然后色选提纯,最后包装入库。一粒米竟然要经过如此多的工序才能成为我们饭桌上的食物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我们节约粮食,也是对粮食生产者的尊重。

可在饭店我们会看到总有一些人他们丢下还未吃完的饭菜匆匆离开,然后服务员也匆匆忙忙的将所剩的饭菜清理带走,那些粮食大多的下场是被倒掉。那是多少人的辛勤劳作的成果啊!就这样浪费,据统计世界上每年有300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平均6秒就会有一名儿童饿死,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粮食呢?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告诫人们应该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的资源消耗,它们都是来之不易的!

七年3班 林静怡

厉时节约 制止浪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人们从吃不饱到吃饱,从吃饱到吃得好。人们的餐桌上渐渐出现各种花样百出的食物,大家渐渐忘记了食物的原本意义。

现在,人们不太喜欢普通的饭菜了,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每逢过节,有的小孩就开始不开心了,拿着筷子对着饭菜戳着玩,嘴里嘀咕着:“不好吃,我要吃肯德基” ……大人们就开始哄小孩,这样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

回首过去,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有上顿没下顿,却还要辛苦工作,粮食是人们最渴望的,也是最珍贵的。能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都很困难。直到袁隆平爷爷的出现——袁爷爷日夜不停地研究,不停的下田实践,培育出“三系法”杂交水稻,大大改变人民忍饥挨饿的现象,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从此,人民再也不用再挨饿了。渐渐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后来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珍惜粮食?还是做“必剩客”?

最近,提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你知道吗?我们每天都在浪费粮食,每天要倒掉餐桌上32%的食物,饭店每天都有38%的粮食被倒掉。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据统计,我国每年要浪费1700W万吨至1800万吨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3000万至5000万人生活一年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餐桌上倒掉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们每天辛苦劳作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这么浪费,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使资源白白流失。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延续下去,我们可以做到尽量吃完饭菜,在饭店剩菜记得打包;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制止浪费行为,宣传节约好风气等。从小细节做起,从我做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做“光盘族”不做“必剩客”,吃不完“兜着走”,树立“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的社会风气。

七年2班  龚羽珊

杜绝粮食浪费 培养良好习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的一件大事。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杜绝浪费粮食”成了一大话题。粮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没有粮食我们就无法生存。节约粮食看似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可是如果不看重,你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吗?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粮食约3500万吨,总价值高达3000亿元,接近中国粮食总量的6%,相当于我国3.5亿人一年的口粮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和朋友去吃了一顿,浪费了约十元的食物,这个数字很小。那如果餐馆里每一桌都浪费,那一座城里又有多少个餐馆,浪费了多少?一个省呢?

也许有些人觉得“中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大,这些浪费影响不了”其实我们的平均耕种面积非常小,中国耕地面积20亿,人均耕地面积却只有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因人口增加,从1981年至1995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这是怎样可怕的一个概念!

粮食浪费的现象应当杜绝!当我们倒掉大量剩菜剩饭时,贫困的孩子却只能吃没有营养的食物,甚至没有食物,你还觉得合理吗?节约的习惯需要培养,节俭的精神需要发扬!

我也曾体会过节约的重要性。妈妈是个勤俭的人,小的时候我常常只吃菜,不爱吃饭。有一次剩了饭,还哭着闹着不肯吃,妈妈沉下脸把我丢到门外,严肃的说,剩了饭就别进来。我逐渐停止了哭闹,一会儿妈妈苦口婆心地劝我:“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你就要这样倒掉吗?你在这里不愿意吃饭,有些地方的孩子却连饭都吃不上你如果不学会节约,浪费的就不只是米饭而已了!”我当时还不太懂妈妈的意思,只是听到有些小朋友连饭都吃不上,心生内疚,也担心以后自己也会那样,此后再不敢无端的剩了饭菜。这便是粮食与我的故事了。

培养良好习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节约是一件小事,但它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能造就更美的未来!从我做起,杜绝粮食浪费,培养节约习惯。

七年4班 宋文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诗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餐饮浪费现象却令人痛心,浪费的人们却丝毫不知粮食的来之不易……

  中国人好面子,还别人人情,家里办红白事。总要去酒店大摆一桌。在这种重要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多点昂贵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

  如今我国大豆需要大量进口,可是没有人知道,曾经在二十一世纪之前我们大豆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剩余可以供出口。

曾经的中国非但不需要进口大量大豆甚至可以出口,短短数十年间,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其实这背后就是一场中美的“粮食战争”!

  1956年美国的大豆染上了一种寄生虫,不到一年,美国大豆遭受灭顶之灾。

  一年后,美国科学家通过在中国东北所种植的黑豆中找到寄生虫抗体,通过科学手段将抗体植入美国大豆中,成功度过这次危机。而这一次事件后也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在中国松花江平原上美国科学家发现有一种野生大豆,它比普通大豆种子的含油量更高且非但产量高外,自身抗体基因十分强大。

  时间来到2001年,经过不断研究,美国终于复制出一种高转化、高产能、低成本的大豆种子,并立刻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申请基因专利。

  就在不久后,这家持有专利的美国公司竟然免费向中国主要大豆产区的农民提供种子,那些纯朴的农民没有想到,一场“阴谋”正悄悄酝酿。

2003年,这家美国公司向WTO上述称,中国农民盗用其科技产品,已经形成侵权。

 这让中国农民不得不重新换种,可就在这一年,中国榨油企业的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而换上新种子的中国农民根本无法及时供应。为了保证内需,中国企业只有向唯一能满足产能需求的美国求购大豆,而这一切就是美国的“阴谋”!

 美国农业部宣称因极端天气影响,让大豆价格上升。同时,美国金融资本疯狂囤积大豆,致使大豆价格再次飙升。2005年初,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到4400元/吨的高位。面对价格疯狂飙升的大豆,我国的榨油企业慌神了,不得已以4300元/吨的价格疯狂囤积了近900万吨大豆。

 眼看时候到了,美国的金融资本就开始带动下游产业链的粮油价格。可想而知,以高价购入大豆的中国榨油企业纷纷走向破产。美国企业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控股或收购中国85%的粮油集团。2006年的中国,十大榨油企业有九家是外企、外资控制。中国的粮油加工产业的控制权被美国掌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正式吹响反攻号角。随后,中国在多地新建多个大型粮仓,以囤积大豆。即便产能严重过剩,也在所不惜。

 其实就是简单的供需关系,通过供货过量来拉低价格,逼迫没有盈利空间的外企让出粮油主导权。经过长达八年的拉锯战,2016年外资企业在中国榨油加工业的控制权从85%稀释到30%,中国重新夺回粮油加工产业的控制权!

目前,中国在大豆领域的战役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夺回原材料大豆控制权。

  如今这场“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不仅是大豆,还有诸多农产品参加了这场粮食战争。

 国家还在拼死拼活的为我们争取廉价的粮食,我们却为了那所谓的”面子”如此铺张浪费,粮食都来之不易,请勤俭节约,别让舌尖上的浪费,成为中国人标志……

七年5班 叶道坤

厉行节约,发扬传统

节约粮食这个话题,在我们生活中也是不少见的:电梯间、餐馆、网络宣传……国家大力宣传提倡,不难看出我们国家对其重视。“一把筷子不易折”,仅靠国家的宣传肯定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在于人民的落实。

就如爱吃鸡舌,每餐耗费活鸡高达三百多只。这就是写下《悯农》这首脍炙人口的李绅所做的“悯农”之事。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数不胜数,这仿佛已经成为从古至今都改不掉的诟病,也仿佛回答了“国家为何要大力宣传节约粮食”这个问题。想要解决这个“病”,我们不能只靠口头上的“解决”。据调查统计,每年人民在家浪费的粮食数量足够1500万人吃一年,在餐馆浪费的粮食足够2亿人吃一年。如果我们停止浪费,一年就可以省下约1000亿斤的粮食。这些可怖的数字,仿佛在无声的控告着我们的罪行。不是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吃上饱腹又美味的饭菜,还有很多人,他们祈求着能填饱肚子,至于美味是不敢奢望的事。

“节约粮食”不是口头宣传,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需长期坚持的习惯,是无意识中的涵养。节约是小事也是大事,我们也只有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才能成就国家幸福安康的大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细节做起,比如:外出用餐将剩菜打包回家;享用自助餐时根据自己的食量盛事物……

  拒绝用餐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做文明人。

七年14班 蒋慧雪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pbr30490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