狈的真实事件(狼狈为奸中的狈)

发布日期:2025-01-22 01:36:23     作者:明月之初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pcv248272.html     违规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语言艺术和生活相关的记述,一方面来自民间考据,另一方面则多出自于文学作品或是官方记叙。

但中国文化如果要把每段故事或者每种文化现象细说,那便会上升到一个学术性问题上,为什么会这样呢?


甲骨文展示

就中文用词中的“狼狈为奸”来讲,这则成语的使用能够追溯到唐朝时期的《酉阳杂俎》。但我们将其仔细发掘便会发现,成语中的动物似乎有一种很少有相关的记载,但古人又是从哪里记叙而来呢?狼狈为奸究竟描述了怎样的故事?这则成语背后蕴含着哪些内容?成语中的“狈”是否真实存在?

本文将主要从《酉阳杂俎》,金文明的“狼狈”探源以及相关的经典著作来解答这些问题。接着就一起来看看“狼狈为奸”中的狈,到底是什么生物?或许看完你就知道了。


《酉阳杂俎》节选图

狼与狈的传闻

关于狼狈为奸,前文说到它出自《酉阳杂俎》中,并在广动植之一·毛篇中提到:“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于狼腿上,狈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狈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样在《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的外形描述。总体来讲,狈在古人的记述中是一种与狼同行,但前肢比狼短,而且是搭在狼背上行动的动物。


《本草纲目》节选

从成语的背景故事来看,民间传言性质更加明显,而且颇具一种寓言色彩。故事讲到,狼和狈一起到农民的羊圈外面,由于篱笆和羊圈修筑很高,两个动物一时间没办法抓捕羊。但很快,两个动物完成了某种合作。

狈利用狼的身体来支撑自己,然后踩在狼背上将小羊猛地叼走。这便是整个成语的基本故事描述,无论从释义还是典故来看,狼狈为奸都算不上什么褒奖词性。但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动物吗?或者说会有这样的合作行为吗?


狼与狈一种可能的合作方式

在我们常规的认知中,狼确实是一种善于合作捕猎的生物,并且狼以家庭为单位,不管老小都能得到照顾,同时狼群之间的合作让狼的战斗力大大提升。但离开家庭,狼便会成为独狼。

不过狼与其他动物合作也确实有出现过,但这种动物并不是狈,而是獾科动物。北美地区的郊狼和美洲獾会形成一种默契的合作关系,从体型上来讲,郊狼属于中小型狼只,身材远比灰狼要小。


美洲獾外形短小

而美洲獾则更不用说了,五短身材的它如果要进行单独狩猎还是要花点时间的。国外就有专业摄影师拍摄到两种动物通力合作的过程,郊狼在去往下水管道的路口上正在焦急地等待美洲獾,当美洲獾出现时,两个动物便一起走进洞口。


这种行为在北美草原上更为常见,一般来讲,美洲獾更善于挖掘洞穴,同时它的身型较小,也方便它进入一些动物的巢穴。而郊狼体型相对美洲獾更大,而且更擅长奔跑。两者在食物需求方面相差无几,都是以小型动物为食,例如兔子、老鼠一类的啮齿动物。

当美洲獾潜入洞穴追赶那些啮齿动物时,郊狼便会在洞口附近守候着猎物的出现,一旦猎物逃出动物,等在门口的郊狼便会迅速出击。这种行为模式非常高效,几乎屡试不爽。同时它们也不会在食物需求上大打出手,而是追求更长远的合作。


如此一看,狼狈为奸类似的情形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但美洲獾除了四肢短小,其余描述和狈的外形相差较大。那么狈是如何出现在相关文学中的呢?


在洞口蹲守的郊狼

咬文嚼字下的“狈”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要从文学字词本身的意义上去解答。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段成式对狼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狼狈应是两种动物,也就是狼和狈同时也是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狼狈的记述便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大都采用段成式的说法。

但在北宋时期,沈括却批评了《酉阳杂俎》中的问题,他认为段成式书中的记载以草木异物居多,并且妄下结论,描写较为荒诞,根本无从考证。


我国著名编审金文明便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朔源,并从字词开创之初去解释狼狈为奸中的疑点。李善编注的《文字集略》中提到:“狼狈,犹狼跋也。”另外在李注引用的《孔丛子》中,也有直接提到狼狈。

因此,金文明认为,狼狈的出处和由来很可能来自于“狼跋”。但狼跋又是从何而来呢?


相关的记述在《诗经》中可以找到答案,在《豳风·狼跋》篇中写道:“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狼疐其尾,载跋其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狼跋更早地记述出现在《诗经》中,而《诗经》又常常以文中首字词来命题,从这一点来看,狼跋的出现或许是最早的。


南宋马和之的豳风图·狼跋

而在后来的言传中,狼跋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双音形容词。这在《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中有提到,“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同样的记述在晋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描述,但这一时期的狼跋已经和西周时期的用法出现了差异。

根据清代段玉载在《诗经小学》的编注和解释中,狼跋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成为通假字使用,先秦时期并没有“狈”这个字,因此《诗经》原文中关于狼狈的字词被替换成了“跋”。


先秦时期用“䟺 ”替代狈

由于通假又同音,狼跋原词在《后汉书》中还被写成了“狼贝”。而后世人们在各种文学引注或者使用中逐渐认可接受了这样的说法,因此狼跋一词才成为如今的狼狈。

由跋到狈的变化

狼狈的变化也在后来出现各种区别,从北宋时期开始,狈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被单独以一种兽名作为解释,例如《猎狐篇》:“……有类狼失狈。”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狼狈的合用让原有的词意出现了新的变化,意为互相勾结的恶人。而之前的旧解释更多是形容一个人困顿窘迫,或者说仓猝。


狼狈为奸经过多次语言变化才成为今天的释义

所以狼狈在语言文化中的变化,包括字词引用的拓展延伸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结合民间故事来看,狼狈便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因为在大多数的故事里,狈相当于狼的狗头军师,并且依附狼群生活,同时狈指挥着整个狼群活动。但从生物学这方面来解释,很明显这是不符合狼群生活状态的。只有头狼才拥有整个狼群的指挥权,而狈如果是其他物种,很明显是不具备这种领导力的。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狈或许是狼群中患有残疾障碍的狼,一般来讲狼不会抛弃家庭成员,从这方面来讲,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狈在狼群中能够得到关照。

总体而言,狈这种生物不论从狼群理论还是文学记载中都是不存在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表达。人们对字词的运用随着民间的使用习惯得到了各种拓展和变化。


受伤的狼可能才是狈的原型

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狈作为一种抽象事物它又是存在的。所以,狼狈为奸,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它从来没有丢失掉自己的东西。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pcv24827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9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