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本事的人反而越谦卑(越是好面子的人)

发布日期:2024-12-22 04:13:00     作者:羙鸽赞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pfq334880.html     违规举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一代宗师》里说:“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这句话一度成为很多人懒于维持面子之人的借口,认为没有必要维持虚浮的面子。

但其实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那些“好面子”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人。只有里子没有面子很难在家竞争的环境中被看见,只有面子没有里子即便被看见,也会很快被淘汰。


面子和里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用圣人君子的那一套理论研究“好面子”一事,固然会引起自诩高尚者的鄙弃,但我们仔细观察鄙弃“好面子”的群体,就会发现这些人大都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而那些真正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人都明白,面子的本质是“势”,“势”是很多事情利害成败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好面子”说明他懂得明确自己的社交形象。明确的社交形象,是迅速实现资源置换的基础。


时代不一样了,过去那一套,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想法的战略已经行不通了。当下的环境里,你必须明确地将自己的需求表露出来,才能迅速吸引需要你的人,从而达成合作。

不要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人口流动如此巨大的当下社会,初始的形象是我们判断是否要和对方建立关系的直接因素。

怀才不遇的人很多,但是他们之所以会陷入没有平台展露自己的境地,也归因于他们太不重视自己的“面子”。

明明有一身本领,却因为不好面子不爱显摆,以至于根本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你会什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社会遗忘。


其次一个人“好面子”说明他拥有社会思维。在社会交集中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那些“好面子”的人能够建立起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从而增加获得机会的可能性

他们能做到精准地摸透社会规则,从中找到贴合自己长处的地方,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杰克·韦尔奇说:“一个人,重要的不是你的专业技能,不是你的社会经验,而是你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

如果你要在社会上谋生存就要懂得用社会的思维去思考,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


最后再说一点,一个“好面子”的人,自然会将自己的个人形象往优秀的方向描述,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总是热心于塑造形象,然后再尽力朝那个方向靠拢,算是一种用结果助推行为的“反向鞭策”。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非常的浮夸,但心理学界有一个效应叫“标签效应(Label effect)”,即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人是天然的被标签效应所引导,所以“好面子”用逆向思维来看,实际上是鞭策人生前进的一种另类方式。

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也曾提出了相似的效应,鸟笼效应,即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会为了使用这只鸟笼再买一只鸟回来。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向外宣称自己很厉害,那么实际生活中为了让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自己说的话一致,他就会努力提升自己。

做人做事的格局很重要,我们总是时候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实际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个体本身没有真正的懂得利用理论指导人生的真正含义。

黑格尔辩证法提出正反合三阶段理论,即正的阶段要我们先掌握理论,反的阶段是从现实出发找到理论的相反面,合的阶段要做到即使用理论又抛弃理论,根据现实情况,随机应变调整自己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要么过度追求正,要么过度追求反,几乎没什么人能真正做到合的阶段。放在“好面子”一事例分析,即要么过分追求社会形象,导致自己外强中干;要么完全不在乎,导致无人问津。

而真正的强者都能做到前者,即建立好自己的形象工程,同时懂得融会贯通让优良的面子反向作用于自己的事业。

只认准一种规则的人生并非完全错误,只是相比较而言会比较郁闷,因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erali)在《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信奉的信念都是当时的社会形态所致。


的确每个时代的观念都在改变,每一种价值观都服务于某种特定的目的,那么每个人为了生活得好一点,为什么要死守一种观念呢?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pfq33488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