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咳喘病的方子(这个方子治疗咳喘咽干)

发布日期:2025-02-02 02:42:24     作者:一再回首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sms318230.html     违规举报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49)

特别说明,文中中药须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经考古人员考证,汉代中药一两为15.625克,半夏半升50克,五味子半升31克,小麦一升140克,石膏如鸡子1枚50~60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经方中两个治疗咳嗽非常有效的方子,一个是小青龙汤,一个是射干麻黄汤,今天我们谈谈另外一个在组方上独辟蹊径的方子,它叫厚朴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的组成和用法如下: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但是厚朴麻黄汤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个方子中用了石膏如鸡子大,可见患者可见患者肺部的郁热是比较重的,肺部津液也开始减少,肺燥的程度稍重。

患者一般会出现有咳喘,咽干,口渴喜饮,舌面干燥,舌苔薄,精神烦躁,身热等指针,脉浮或者脉数,这儿脉浮不一定是指表证,有时也提示里邪偏上,偏表。


这个方子中还用了小麦,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了。

小麦味甘,微寒,能养心除热治脏燥,比如甘麦大枣汤中用它来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同时在《食医心境》中,还用小麦饮做饭煮粥来止渴,治消渴

部分时方家根据归经学说,认为小麦归心,脾,肾经,不能用于肺部津液亏虚,于是使用厚朴麻黄汤时,即将小麦舍去不用。

岂不知,这个归经学说是金太宗时张元素弄出来的,汉唐古中医中并没有药物归经的说法,这种方法,“按经索骥”使用中药,确实让人易学易懂,但是某些时候,也禁锢了医者的用药思路。

日本的江部洋一浪先生即直取魏晋时代《名医别录》对小麦的记载:

小麦,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燥渴,咽干。

认为小麦有润肺,和胃的功效,这是非常有见识的。

总的来说厚朴麻黄汤这个方子,治疗肺郁热而咳、喘,肺津液亏虚,兼有痰饮(胃有寒饮,上升入肺,遇热化而为痰)——这一系列肺的宣散肃降失调引起的症候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这种治疗肺部燥热而咳的方法,可以和后世用清燥救肺汤来清燥润肺的方法互参,相对而言,经方用药特别注意标本兼治,在清热润肺,降气止咳的同时,还时时刻刻注意温化胃间寒饮,固摄肾气,这种整体观是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的。

欢迎关注医师黄继斌 一个坚持手工、慢速、写作中医的地方。在沉溺中医这漫长的过程中,有不当之处,也欢迎严厉批评。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sms31823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