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为啥都有籽(蛋白含量高达20的南极磷虾)

发布日期:2024-12-22 08:21:21     作者:回归女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sqb452326.html     违规举报

说起高蛋白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牛肉、鸡蛋、牛奶等。

不过有这样一种动物的蛋白含量高达20%,大部分人却并不熟悉,它就是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繁殖能力强,储量极其丰富,在渔业资源日渐匮乏的背景下,它可能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蛋白质资源库,所以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动物蛋白质来源”。

但是,到目前为止南极磷虾还没有成为主流,甚至很少出现在餐桌上,这是为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南极磷虾是什么虾?有什么特点?

人们通常所说的南极磷虾,学名是Euphausia superba,别名叫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磷虾科、磷虾属虾类。

而南极磷虾其实不是虾,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水域的海洋生物。

南极磷虾样子像小虾,长得迷你可爱,长3~5厘米,最大种类长约7厘米。由于它们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所以身体是透明的,从它的外壳还能看到里面绿色的消化腺。

南极磷虾还有一个特点是身上带有生物萤光器官,这些器官可以发出光。但荧光不像小萤火虫那么小,据考证它们发射的光距离比较远,亮度甚至能与电筒相比。

你能想象到这些发光器官分布在哪里吗?

有一对在眼柄上,有一对在第二至第七胸足的位置,还有一个在腹片上。它们每隔2-3秒就能发出黄绿色的光,但目前研究尚不能确定这些光的功能。

南极磷虾的生命力还很顽强,特别是极其抗饿。它们的绝技之一是在度过南极严苛且漫长的冬天时,利用脱壳生长的方式,进行负生长。有实验表明,它们不吃东西也可以生活200多天。在小型无脊椎动物种类中,它们寿命能达6年左右,可以说比较长寿了。

这些小生物们可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因此群居是它们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在50米以浅的表层看到它们的生活轨迹,主要形成集群也是在表层200米以内,但海域和季节不同,密度也会不同。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也有研究说它们也许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资源量之大,都让南极成了海里粮仓。

2、南极磷虾是“人类最后的动物蛋白来源”?储量为啥这么多?

在2015年版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南极磷虾属于无危(LC)级别的物种。按照目前这种生物储量,有人把南冰洋誉为“人类的食品库”。

许多渔业国家对南极磷虾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比如挪威等,每年从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多达40万吨。

据相关科学调查表明,南极磷虾蕴藏量约为4-6亿吨。生物学家们估计,如果捕获量每年不超过5000万吨,南极磷虾还会正常地生长与发展。

南极磷虾资源被称为“海上金矿”,为什么储量这么丰富?

一是磷虾的繁殖力强、数量多。南极磷虾的产卵很高,一次最高可产下10万枚卵,这些卵通常在2-3千米的深水区,孵化后再游向浅海区。等游到它们生活的浅海区,就长大了。

二是磷虾生活能力强、生命力强。在蓝鲸、长须鲸、企鹅、海豹和鱼类的威胁之下,资源依然庞大。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南极磷虾有哪些营养?每年被吃掉多少?

南极磷虾的营养含量是慢慢被人类发现的,高蛋白、低脂肪,且磷虾矿物质含量高、含多种活性物质,如蛋白消化酶、类胞菌素氨基酸等。

每年有大量的南极磷虾被大型海洋生物吃掉。比如,地球上的须鲸一年能吞下4300万吨左右的磷虾,海豹能吃掉6300-13000万吨磷虾。

人类的捕捞量远远比不上这些大型肉食生物。最开始人类捕捞南极磷虾多数用于生产饲料和饵料等。后来研究发现南极磷虾的甲壳素、虾青素和磷虾油含量很高,还易提取,于是将其用于制作药品和营养品

4、为何还没成为国民美食?

南极磷虾营养丰富且储量巨大,但为何我们的餐桌上很难看到呢?甚至很多人都没吃过?

南极磷虾被捕后,需要快速加工,否则它们体内氟成分快速升高,味道难以保证。何况这种小小的生物,加工后就很难以其本来的面目出现。

在海洋中,无论大小生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研究表明南极磷虾通过粪便排泄,把大量的碳固定到海底,为生态系统提供“生物泵”。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随着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南极磷虾也逐渐成为捕捞对象。但气候变化对南极磷虾的繁衍和生存影响巨大。

虽然目前南极磷虾资源蕴藏量比较高,但如果捕捞业无序发展,也会最终导致资源匮乏,会危及南极其他动物的生存,并给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目前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南极磷虾的有效、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的健康维护,对南极、大西洋区域的每年捕捞限额做了规定:达到62.5万吨就禁止捕捞!

关注生态平衡,关注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磷虾!科学保护、合理开发。

本文专家:刘雅丹,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本文审稿:朱国平,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sqb45232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