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质谱(最好最全最用得起)

发布日期:2025-01-22 05:43:45     作者:曾尐莎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tce297104.html     违规举报

近期,生命科学学院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刷屏全网。周大旺和陈兰芬课题组合作在Cell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Glycogen accumulation and phase separationdrives liver tumer initiation"。该项研究改变了对肿瘤代谢已有的认知,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临床价值。

在人们关注到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这些勇攀学术高峰的科研人的同时,一个科研教学支撑平台——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一流的科研离不开一流的大型仪器和技术团队作为支柱。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是在国家大力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16年在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支持下,由韩家淮院士牵头,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建设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平台以建设“最好、最全、最用得起”的一流共享平台为目标,整合医学部四个学院以及实验动物中心的仪器设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通过引进大型仪器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强化专业技术服务等实践探索,为一流科研工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及校地校企合作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经过多年建设,平台助力学部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获得厦门大学2021年度实验室建设管理突出贡献奖。作为全国仪器共享示范平台,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面向社会、服务科研、有序建设、开放共享,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作为科普明星基地,平台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近千人,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了力量。作为抗疫先锋,在2020年疫情发生时,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平台积极配合学校,组织自制口罩应对疫情,在守护厦大师生健康方面积极承担了口罩的无菌及环氧乙烷残留的内部质控检测任务。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厦门抗疫斗争中,获悉各方急需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支援的信息后,平台迅速支援附属翔安医院检验科,立即组织调拨具有医疗器械资格证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扛起社会责任,主动担当,自觉履责。


平台一角

最好: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技术团队全天守候


精准高效的科研仪器是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保障。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目前上线仪器近400台价值约3亿元,为确保仪器长久稳定运行,降低温湿度、灰尘、静电等引起的仪器故障,平台建立高标准的“贵重仪器运行环境保障系统”,为大型仪器设备提供洁净、恒温恒湿的运行环境。这样的实验环境为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实时便捷的用户服务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添砖加瓦。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结合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突破原来8小时工作制的限制,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预约服务。依托于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在线信息查询、实验数据管理、委托测试、信息交流等便捷的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为高水平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如此,借助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共享平台还面向附属医院、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相关单位等提供检测、咨询服务,实现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到多领域、深层次的科研合作,从开放共享走向合作共赢,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保驾护航。为提高运作效率,平台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服务队伍,拥有管理和技术人员37人, 12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6人。平台注重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外出交流,聆听同行翘楚的经验分享,使其熟知仪器使用原理和最新发展应用情况。平台技术人员不仅是仪器的日常维护者,更是能深入参与课题研究、协助用户完善实验方法、积极满足科研需要的专业服务者。除了针对用户的日常仪器使用培训,在每年学期初平台还会组织大型仪器的系列讲座,在学期末组织用户交流会,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与研究者的零距离沟通,更好地助力科研需求。

最全:实验平台全方覆盖,科研需求极大满足

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立足于世界一流,基本涵盖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的各个方向,为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成为学校重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一。秉承在相同仪器水平上“别人做得了的我们一定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我们努力做出来”的理念,目前已建成十余个功能实验子平台,包括流式平台、质谱平台、显微成像平台、单细胞平台、动物功能分析平台、分子影像平台等。值得一提的是,质谱平台是全国唯一拥有质谱流式Helios及组织质谱成像Hyperion Imaging System两套独立设备的实验平台,可同时满足细胞悬液和组织切片的检测,已成为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的一项特色服务。质谱流式细胞仪平台建成后便面向校内外相关科研院所提供开放共享服务,近5年来服务了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医院、广西医科大学、厦门第一医院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Immunity》《Leukemia》《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国际一流杂志。在平台大型仪器及专业技术团队支撑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涉及各个研究领域,其中应用平台的超高分辨率显微镜GE OMX V4等仪器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Immunology》发表,并入选当期封面文章。平台代谢组学仪器应用于研究糖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及能量因子AMP/ATP水平的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Metabolism》《CellResearch》等顶级杂志上。平台的激光点扫描共聚焦显微镜Zeiss LSM780和随机光学重构显微镜Nikon N-STORM在免疫荧光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这个工作揭示了疟疾病原疟原虫通过媒介按蚊传播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控制动合子运动的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的激活机制。

最用得起:收费标准公开透明,自负盈亏不为盈利

共享平台不以盈利为目标,收费标准公开透明、有章可循,收费只为满足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一方面,仪器共享使课题组以较低的成本使用种类丰富的仪器设备,对于特殊需求,技术团队将深入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满足科研需要;另一方面,平台应用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数据可追踪和动态管理,帮助老师们用好每一分经费。只有科研工作需求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工作成果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重要的资源,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仪器共享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仪器效能发挥与运行的现实需求。通过多年的努力,平台逐步成为吸引人才的示范窗口并为我校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五年来,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吸引了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近二十位、闽江学者两位,在平台仪器设备和技术团队的支撑下,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一位、国家杰青四位、青年长江学者一位和国家优青五位。厦门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共享平台不断助力我校夯实内涵建设,满足科研需求,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奠定坚实基础。今后,平台也将继续为我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提供高水平技术支撑和保障,为学校新的百年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tce29710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