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八味丸治糖尿病效果怎样(六味杞菊知柏)

发布日期:2025-01-22 05:58:10     作者:悲傷正蔓延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tex386477.html     违规举报

#谣零零计划#

六味地黄丸组方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肉之温,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阴补肾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尿素氮和三酰甘油、血钾和尿中酮体水平,提高血钠和蛋白水平,增加小鼠肝糖原的含量;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增加胰岛B细胞数量,使细胞内分泌颗粒丰富,α细胞数量相对较少,改善胰岛结构;可提高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生成,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使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组织醛糖还原酶活性和 Na -K -ATP 酶活性提高;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六味地黄丸可用于因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劳欲过度,阴虚燥热所致的消渴,症见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浑浊如膏脂,形体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麦味地黄丸组方为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麦冬、牡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本方为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组成,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山药益气养阴;麦冬养阴润肺生津,三药相配,滋养肺肾,共为臣药。牡丹皮清泻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并助山药补脾助运;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五味子酸涩,既能益气生津,又可敛肺止汗,合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肾养肺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麦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 含量,增加肝糖原含量。

麦味地黄丸可用于肺肾阴亏,阴虚燥热所致的消渴,症见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数,身体消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知柏地黄丸组方为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填髓,为君药。山茱萸、山药补肾固精,益气养阴,而助熟地黄滋补肾阴;知母甘寒质润,清虚热,滋肾阴;黄柏苦寒,泻虚火,坚真阴,配合熟地黄以滋阴降火,诸药合为臣药。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清热;丹皮清热凉血,三药合用,补中有泻,补而不腻。诸药配合,共奏滋阴降火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知柏地黄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能降低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减少小鼠的饮水量。


桂附地黄丸组方为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方中肉桂、附子辛甘、大热,温补肾阳,益火之源,蒸騰气化,相须为用,针对病机,故为君药。熟地黄补血滋阴;山茱萸既温补肾阳,又益肝肾之阴;山药益气健腰补肾,培补肺气,三药肝脾肾三阴并补,可收阴生阳长之效,其为臣药。茯苓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助山药健脾;泽泻利水渗湿、清利下焦湿热,防熟地滋腻;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而凉血,三药甘淡寒凉,与君药相反相成,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桂附地黄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对小鼠葡萄糖负荷性高血糖有降糖作用,对抗高糖饲料所致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及胰岛素升高;还具有肾保护作用,可使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尿钠比值增加和尿蛋白減少。

桂附地黄丸可用于由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所致的消渴,症见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神倦乏力,耳轮干枯,舌淡苔白,脉沉细,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此外,还可用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


杞菊地黄丸组方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方中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补益肝肾精血之要药,重用为君药。以山茱萸补肾暖肝;山药味甘,归脾、肺、肾经,性平不燥,作用缓和,补脾益肾涩精,为平补气阴之要药,为臣药。以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茯苓渗脾湿;泽泻泄肾浊;牡丹皮清肝火,合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肾养肝之功。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味而成,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兼有养阴平肝,滋水明目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杞菊地黄丸具有肾保护作用,可减少糖尿病大鼠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降低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临床上,杞菊地黄丸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背景型视网膜病变。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tex38647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