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京杭大运河路线图(图解京杭大运河的各个分段及沿岸风光)

发布日期:2024-12-22 08:22:09     作者:选召的孩子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uws141796.html     违规举报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不过,现在只有山东济宁以南的大运河才具备通航价值。京杭大运河全程分为七段,具体流向如下,河流分界限如下图所示:

(1)通惠河,北京通州区,流向是北向南;

(2)北运河,天津以北到北京通州;流向是南向北;

(3)南运河,天津到山东临清(聊城);流向是南向北;

(4)鲁运河,山东临清至山东台儿庄(江苏徐州);流向是南向北

(5)中运河,山东台儿庄至江苏淮安;流向是北向南

(6)里运河,江苏淮安至江苏扬州;流向是北向南

(7)江南运河,江苏扬州至浙江杭州;流向是北向南


下面跟着地图,来详细了解一下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风光吧!

1.通惠河

通惠河位于京城的东部,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现在通惠河已经成为了北京城的景观河,在政府不断的治理下,通惠河沿岸风光旖旎。


北京通惠河


北京通惠河

2.北运河

同样的,天津也将北运河开发成了观光带,其中,横跨北运河的“天津眼”摩天轮,成为了天津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天津眼横跨北运河


天津北运河沿岸

3.南运河

南运河自隋代开凿至明清,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石漕粮经沧州运至北京。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路运输。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给沿河德州、沧州、吴桥、泊头、天津等城市带来了两岸经济的繁荣,更有了大小不等的码头、摆渡。

1978年,由于缺乏水源,南运河航运全线中断。成为海河流域南部的排水河道及引水通道。引黄入津、引岳入津都是通过此河道。


河北南运河沿岸


河北南运河沿岸


山东德州段

4.鲁运河

鲁运河,也称山东运河,会通河,指京杭大运河山东省段的临清~台儿庄段。北段大致相当于元朝开挖的大运河之会通河。北起冀、鲁边境的临清,南至苏、鲁边境的台儿庄。自济宁往南,因为有微山湖的缘故,京杭大运河也具备了通航价值。


临清段

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临清经济社会繁荣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但漕运被冷落之后,临清经济一蹶不振,2020年GDP仅为238亿元。

其中,京杭大运河的转折点就发生在鲁运河,因为大运河穿黄河而过,随着黄河的不断抬高,大运河也因此中断。


大运河与黄河交汇处

5.中运河

中运河,京杭大运河江苏北段、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人工河流。是在明、清两代开挖的泇运河和中河基础上拓浚改建而成。上起山东台儿庄区和江苏邳州市交界处,与鲁运河最南段韩庄运河相接。同时,微山湖西航道——不牢河航道自西向东南至大王庙汇入中运河,也属于中运河范畴,两航道汇合后,东南流经邳州市,在新沂县二湾至皂河闸与骆马湖相通,皂河闸以下基本上与废黄河平行,流经宿迁、泗阳,至淮阴杨庄,下与里运河相接,全长179公里(计算湖西航道则近300公里),区间流域面积6800平方公里。


位于鲁运河和中运河交界点的台儿庄,被乾隆称为“天下第一庄”


6.里运河

里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江苏省段的中段,北接中运河,南过长江接江南运河,在里下河地区西侧,古称邗沟、漕渠、中渎水,俗名里河,因北至淮阴,南至扬州,故也称“淮扬运河”。北端自江苏省淮安市淮阴水利枢纽起,经淮阴区、淮安区、宝应县、高邮市、扬州市江都区、广陵区等地,由扬州市邗江区六圩入长江,长168公里。


淮安段


淮安段

7.江南运河

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扬州,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是京杭运河运输最繁忙的航道。江南自古多水,长江三角洲,原来就是沼泽地,是水的天下,那里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溪流、沼泽、湿地。


无锡段


无锡段

如此美丽的运河两岸,不如趁着这个春天,约一两好友,来赏古运河两岸风光!

附加题:大家知道下图是大运河沿线的哪座城市吗[呲牙]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uws14179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