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几个月妈妈情绪影响胎儿性格(宝宝的脾气是在娘胎里培养出来的)

发布日期:2024-12-22 12:17:18     作者:打感情牌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xqu245017.html     违规举报

有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受后天影响形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各方面对孩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孩子的种种表现,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能够反映出父母的品行素质。父母遇事沉稳冷静,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也能像父母这样从容淡定。

与此同时,又有不少人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是打娘胎里就注定的,正所谓“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关于这个话题,宝妈迎迎可以说是非常有话语权。迎迎现在已经是个二孩的妈妈,有两个女儿,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却非常大。

大女儿乖巧懂事,抗挫能力很强, 遇到事情沉着冷静。而二女儿性格乖张任性,平时如果遇到一点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

对此,迎迎和丈夫都头疼不已,她们曾经反思过,是不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宠溺造就了孩子的性格不好。

但是同样是女儿,他们扪心自问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存在什么偏爱哪个女儿的情况。但是两个女儿性格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让迎迎不得不开始相信“性格是天生注定”这种说法。


回想起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迎迎似乎更加坚信这种观点。因为大女儿从还是小婴儿起就特别好带,属于现在人们口中所说的“天使宝宝”。

并且,大女儿的乖巧在街坊邻居里可是“出了名”的。邻居们经常和迎迎夸赞宝宝,几乎听不到哭闹声,实在是太过乖巧。

和“天使宝宝”的大女儿相对应的就是“小恶魔”一般的二女儿。从月子里起,夫妻俩就感受到了二女儿哭声的“威力”,更别提到了二女儿会表达,有自主意识的时候,她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崩溃,哭得歇斯底里。

很多时候,迎迎都会暗自思忖:自己的二女儿是不是老天派来折磨自己的?


在九个多月的孕期,也就是胎儿和妈妈合体的这段时光里,孕妈的情绪如何,胎宝宝出生后的性格也可能会和妈妈相似。

迎迎回忆起自己在怀老大的时候,由于工作忙碌,并没有怎么将怀孕这件事放在心上。

因此,即使遇到了情绪低谷,她只要稍作调整就能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但是在怀二胎的时候,由于迎迎已经属于“高龄产妇”,她对这一胎特别在意。在孕期的时候,每当她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她很容易情绪失控。

再加上孕检结果显示羊水偏多,又没有具体的原因,迎迎那时候没少为胎儿操心,操心过多,孕妈的情绪问题就容易爆发出来。迎迎回想起孕期的点点滴滴,觉得可能自己的二女儿性格不好,受到了自己的孕期情绪的影响。


其实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孩子的性格一方面是受到基因遗传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后天的环境影响。

事实上,还有一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这一方面的因素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孕妈母体的因素。

也就是说,你家的宝宝脾气差,动不动就发火这种性格,很可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受到娘胎影响。


宝宝脾气差,动不动就发火?这是在娘胎里培养出来的,孕妈别不在意

◎孕妈情绪稳定,不急不躁

别看胎儿还小,其实他们在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能够感知到妈妈的情绪。如果孕妈在整个孕期中,情绪波动小,遇事不急不躁,那么胎儿出生后很有可能会受到妈妈影响,是个情绪稳定,有耐心的孩子。

◎孕妈经常郁郁寡欢,沉默寡言

很多人知道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容易陷入“产后抑郁”,其实孕妈们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被关注,那就是“产前抑郁”。


有些孕妈受到孕期激素影响,在产前就出现了心理上面的问题,常常郁郁寡欢,愁眉紧锁,一言不发。

如果孕妈们总是将自己“关闭”起来,陷在抑郁的情绪中,不与人交流,腹中的胎儿也有可能受到妈妈的影响。

孩子出生后容易内向、腼腆,不爱与人接触、交流。因此,当孕妈们陷入到情绪的低谷中时,为了腹中的胎儿着想,也要积极地寻找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走出情绪的阴霾。


◎孕妈脾气火爆,易怒

有些宝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情绪很暴躁,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就会嚎啕大哭,歇斯底里。如果你家的宝宝也是这么一副臭脾气,宝妈们可要反思自己怀孕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个“火药桶”,动不动就发脾气。

很多时候宝妈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脾气臭,会将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其实,孩子脾气差,有时候是在娘胎里就注定了,受到了孕妈的情绪影响。


因此,孕妈们在情绪这方面可千万别大意,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收起自己易怒的心,给胎宝宝正面的影响。

育儿寄语

孕妈的情绪对宝宝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妈们在怀孕的过程中,最好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即使遇到了再郁闷的事情,也要学会坦然处之,一个好的性格对于孩子来说,是能让他受益终生的“财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xqu24501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