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作提质增效(数智化赋能环保产业)

发布日期:2024-12-22 01:53:24     作者:會佷疼伱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ybi278412.html     违规举报

拿个“PAD”就能扫地已不是新鲜事,如今已经可以“编个程”设计出最优路线,调动整个机器人车队出动;水环境治理也变得越来越“智慧”,工作人员不用再24小时辛苦劳作,而是通过电子看板管控;制造园区的建筑物也变得更“精打细算”了,低峰时储备电能、高峰时使用储备的电能,不仅企业自身降低了成本,还为“双碳”目标贡献实际力量。

当前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发展格局下,环保产业重任在肩。

本期南都记者走访佛山顺德环保产业的三个应用场景:城市清洁、水环境治理和制造园区节能减排。连接、在线、共享和智能,是所有转型企业的必修课,但对于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环保产业来说,还要特别加上一点:社会责任。除了实现提质降本增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能够让一线环卫人员的工作更安全、更舒适,也更体面。


变革

环卫工人从“拿扫把”到指挥“环卫机器人编队”清洁

两个大直径扫盘、宽口吸嘴、专用强力破碎风机,加上舒适敞亮的驾驶室和通用标准型垃圾桶……配上这一身“装备”,智能扫路机就可在城市清洁作业中“玩”出多种花样。

这台智能扫路机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环卫工人坐在驾驶室一键控制,就可实现路面清扫、高压水枪冲、干式除尘、垃圾破碎减容收集、快速换桶等多种功能。其中配备的两个大直径扫盘最大清扫宽度可达2米,专用破碎风机则能实现垃圾破碎减容收集,提高单次垃圾收集量。这台有着城市“清道夫”之称的智能扫路机,可是隐藏着不少“黑科技”。


“这台扫路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气力吸扫系统,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这套气力吸扫系统。”盈峰环境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介绍。不但功能全、应用广,还可以再升级。给扫路机安装一个“最强大脑”,便能“升级”为环卫机器人。深度融合5G AIOT集群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全场景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搭载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精度差分GPS、全场景摄像头等多重传感器,实现远程操作、无人驾驶,甚至可自行规划线路,自行识别障碍物,遇到行人还会主动避让。

环卫工人坐在空调房里通过PAD或屏幕就可以“指挥”整个“环卫机器人编队”走街串巷完成环卫清洁工作。这过程中,还可以思考如何设计更优化的组合、走更高效的路线,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打游戏”一样。

日处理污水1万吨全过程实现可视化管控

除了清洁城市空间,对顺德乃至佛山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水环境治理。

之前,受乐从污水处理厂三期进度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导致所收集市政污水从荷村工业涌中段沿河拍门溢出。为此,乐从镇城建水利办公室委托亮科环保启动了荷村应急污水服务项目,以填补乐从镇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期间处理能力的空缺,同时减轻因污水外溢对荷村工业涌水质造成的影响。

在乐从荷村应急污水服务项目现场,南都记者看到,经过超浅层气浮、两级接触氧化、高效沉淀、滤布过滤、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后,从管网收集到的生活污水已经不黑不臭、清澈透明,随后排入荷村工业涌作为补充水流入细海河。“从收集污水到处理完出水,整个过程不到5个小时。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道。


这套高达两层楼的污水一体化机器设备忙碌作业,每天24小时地运转,处理规模达到1万吨/日。但南都记者现场却只看到三名工作人员。“整个污水处理过程都是全自动化运作的,包括投放药物以及药物的投放量多少,都可以在电脑上设置操作。”为了展示这个操作,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带记者来到了污水处理信息管理中心。

在污水处理信息管理中心,南都记者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操作智慧水务运营平台,大屏幕上就立即显示出各个污水处理单元进出水的水质、水量数据画面和实时监控画面。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电脑上查看污水处理各个环节运行情况及实时生产数据。

“每个污水处理设备上都安装了传感器,每个环节的画面和数据可进行实时传送,工作人员在污水处理信息管理中心内对传回的画面和数据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根据数据分析加强生产调控,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以前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数据及情况,必须到现场了解、处理,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

如今采用自动化的污水设备以及数字化管理系统后,同样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规模就由原来的20多人减少到5人。

数字化管理高效运行打造近“零能耗”制造园区

在“佛山数智变革”课题深调研第二站,课题组走进的申菱环境则在制造园区践行“双碳”目标方面探索出典型路径。

作为专业特种空调龙头企业的申菱环境,集成了自身在低碳、建筑环控以及数字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打造智慧数字低碳园区。在这里,申菱环境打造了近零能耗的建筑。具体而言,园区建筑充分利用被动式建筑技术,通过围护结构使热工性能提升,通过遮阳及自然通风方式大幅降低空调负荷,同时通过可再生零碳排的光伏发电及高效机房技术,大幅降低能耗及碳排放。与此同时,园区空调系统采用4/17℃超大温差水蓄冷、热回收级热蓄热的总体方案,可降低园区日间用电负荷,保障生产不受限电影响。


要实现高效运行,离不开数字化管理。在申菱环境展厅的大屏幕上,园区各栋建筑以三维立体展示出来,建筑里的空调、照明、电梯的能耗和光伏发电的各项数据都在实时跳动、变化。

这就是申菱环境采用的在线三维全景式管理,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园区能源进行管理和节能优化,实现园区的智慧管控。

探索

自主研发智慧污水治理云平台助力顺德“以水兴城”战略

作为一座典型的水乡城市,水是顺德的宝贵财富。顺德区内有大小河涌近1000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2.6%,堪称“千河之城”,是传统岭南水乡文明的代表。

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重塑水韵凤城魅力。如今,一场新的“治水大会战”正在顺德大地上掀起。通过实施治水“八大行动”,顺德要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国考省考断面水质100%稳定达标。

在亮科环保董事长佘永亮看来,顺德治水不仅是为了水环境本身,更是要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期,让“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口。如今,作为顺德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亮科环保率先开启数智化之路。

此前污水处理行业内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点多为就地手动或自动控制,缺少数据远传和集中监控功能。传统的污水处理厂DCS控制系统需要建立中控室进行集中监控,造价成本高昂。没有行业可复制和借鉴的经验,2020年,亮科环保只能自己摸索探路,耗时一年多自主研发出智慧污水治理云平台。

“我们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出这套智慧水务系统,实现污水治理的提质增效。智慧水务系统投入使用后,污水处理运营成本降低了30%左右。”佘永亮表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科技手段,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管理与运营上依赖人力、管理粗放、稳定性弱、信息化弱、能效较低、成本居高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管控的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程度。

借助村改发力数智化转型实现生产端提质降本增效

凭借村改腾出的高质量发展空间,盈峰环境在持续科技创新的同时,生产制造端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0年底,位于顺德勒流的盈峰环境顺德产业园全面投产,产业园总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额30亿元,聚焦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及智慧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如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车间人均工作效能提高了30%-40%。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间里包括管理人员不超过40个人,这里每个月可以生产80-100台环卫机器人。预计今年8月份,新的数字化工厂将全面上线。

同样启动新基地建设发力数智化“新赛道”的还有申菱环境,今年5月,申菱环境高新区智造基地正式落成启用,该园区占地200亩,建筑面积达18.8万平方米,集办公、研发、制造于一体,定位为全生命周期数字低碳园区,打造“智慧园区 智能制造 智能产品”三智标杆园区。

在该智造基地申菱环境用了大量的资源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工厂,集成了申菱环境在低碳、建筑环控以及数字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其中,在智能制造方面,申菱环境高新区智造基地契合市场需求及行业用户特点,以PLM、SRM、MES等多系统为基础,通过数据交互促进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系统的高效协同,实现产品定制化快速交付。同时,实现5G专网全覆盖,及5G应用设备的互联,实现了5G 自动化立库、自动化智能配送、自动在线检测。通过建立MES和车间级工业通信网络,充分采集制造过程、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等生产现场信息,实现制造过程可视化、透明化,打造国家级离散型智能制造示范标杆。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崔梓华总结,转型的目标和任务有两个:一是提效,降本,提高协同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为业务赋能,驱动新的增长点,对业务、对产业延伸能力以及如何提升自身乃至端到端产业链的全要素竞争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责任

研发创新的诞生让一线环卫工作人员不再日晒雨淋

数字化转型有几个特征:连接、在线、共享和智能。这是所有转型企业的必修课,但对于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环保产业来说,还要特别加上一点:社会责任。

正如纯电动智能扫路机的诞生,不是来自脑洞大开的想象,而是要解决行业痛点。“以前环卫工人日晒雨淋,走街串巷地清扫垃圾,作业环境较差,也存在安全隐患。”盈峰环境相关负责人调研发现,传统环卫模式存在人员老龄化、设备老旧、环卫效率低下等问题。

今年5月,盈峰环境发布了《环卫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及收入现状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中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说法:2020年路面清洁作业人员数量349.10万人,占全国环卫工人人数71.46%,可见路面清洁作业人员是我国环卫从业者的主力军。此外,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环卫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较大,约57.72岁。

有着多项“黑科技”加持的环卫机器人,让环卫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卫工人从“拿扫把”到“握方向盘”,最后把日晒雨淋的体力劳动转变成在办公室手拿“PAD”远程操控。这也为企业在环保产业找到“新赛道”。数据显示,2021年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销售额实现62.12亿元,总销售量16521台,不断扩大新能源、智能化产品群,继续以最前沿核心技术持续领跑行业。“从全国的环卫行业来看,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都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盈峰环境相关负责人乐观估计,在十四五期间,整个环卫行业的年增长在15%-20%。

目标实现“云联化”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解放人力、解放重劳力是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新能源化、智能化、云联化,将是这家环保企业的发展方向。

“下一步,我们希望实现的是智能集群化。”盈峰环境首席技术官描绘出盈峰环境实现智能集群化后场景:每天清晨环卫机器人按既定线路进行环卫清洁作业,城市美容师们坐在办公室,通过屏幕或PAD调动“千军万马”——安排环卫智能机器人,深入到城市“主动脉”和“毛细血管”进行清洁。

万物互联的时代,装有“智慧大脑”的环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大数据的入口,就像是移动的“天眼”,实时收集信息进行上传汇总。“当它们在城市移动作业的时候,发现某个地方的路灯不亮了、井盖坏了,就马上将这些信息或数据上传到平台,这可作为智慧城市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盈峰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云联化,将是盈峰环境未来的远景规划,用不断创新的环卫设备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正形成区域性示范,带动顺德环卫体系转型升级。不仅如此,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正形成一种正向相关的互动。例如,作为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顺德环保企业也正在承接顺德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将酒店和餐厅的餐厨垃圾进行收运和资源化处理。

带动环卫体系升级践行“双碳”目标

《佛山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行绿色生产,加快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生产方式,推动优化制造业产业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环保装备、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和新型环保材料等产业集聚、协同创新的环保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

在这条“蓝色”的大数据赋能“绿色”的环保产业的实践路径上,有龙头企业引领,更有数个大中小企业发挥所长,贡献力量。

“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我国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有世界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在佘永亮看来,“双碳”目标不仅能倒逼高耗能的企业主动转型,遏制传统企业的盲目发展,有利于调整传统能源结构,更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引进和使用节能减排新技术,让传统企业迸发新活力。“工业物联网是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也是如此,始终关注新技术、新创新的应用,紧随科技发展趋势和潮流。”

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不论是水环境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还是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倡导,环保产业的转型不仅是某一产业领域的事,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为此,环保产业转型之路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专题策划:裘萍 何惠文

统筹:路漫漫 黄琼红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ybi2784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