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腔十大名丑之一(甘肃曾经有个人)

发布日期:2025-01-22 02:43:33     作者:漫长尽头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ymw375720.html     违规举报
警官父亲要将儿子扔黄河 丁振华演旦角轰动兰州靖远城 最终挣死于舞台

——《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10)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撰文|武 永 宝


秦腔戏剧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一、丁振华生平及艺术成就简述

丁振华(1912~1956),甘肃靖远乌兰镇城关村人,后,搬家至屈吴山下丁庄湾居住。这里属于高湾乡。乳名:孩儿。出身警官家庭。

1.丁振华一代秦腔巨擘。丁振华当年在甘、宁秦腔戏苑的地位甚高,艺术成就非凡。他与黄致中、袁天霖、王化礼、孔新晟、牛利民等人齐名。是响当当的一位大腕儿。旧社会,戏子匠地位低下,留下来记述他们事迹的文字资料少之又少。靖远籍省文史馆馆员张尚瀛先生(1921~2005)曾写过一篇:《甘肃近代秦腔多面手——丁振华》,刊发在《白银风情》第二辑上。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一篇描述丁振华先生生平事迹的专著,较为详实。

此外,张慎微先生的《甘肃秦腔随笔》一文,刊发于《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上,其中也记述了丁振华的一些信息。张慎微说,丁振华与黄致中为师兄弟,同时受教于西北须生泰斗麻子红。丁振华须生的戏路,依然是郗派的路子。还说,丁振华与田德年和他的女儿田小兰曾合作,在宁夏中卫、中宁、银川、吴忠、阿拉善等地唱戏。而丁振华就是这个戏班子的班主。张慎微评价丁振华:“大有声誉”。

这个戏班子其他知名成员有:陈化礼,艺名:富贵子。系王福成(水涝)的徒弟。朱化民,号称:小麻子。系文汉臣的嫡传徒弟。演须生戏水平次于丁振华。青衣旦吕少亭,艺名:金页子。武生宋乐民,靖远人。高正保的徒弟。武功特别好。解放后,曾加盟靖远靖丰剧团、靖远县秦剧团。为著名的武生教练。享有一定声誉。丁振华为首的这个剧团,曾独霸银川新华街戏园子多年。与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主导的“觉民社”戏班子相抗衡……

近来读到一篇回忆寇世英先生的文章,反映出,丁振华系寇世英的过门师傅。也就是说,丁振华与麻子红都曾给寇世英教过戏,尤其丁振华,给寇世英教戏颇多。寇世英于此受益匪浅。两人一二十年间都在搭班子唱戏。彼此时分时合,常年奔走于兰州、宁夏、靖远一带……

2.饰演旦角起家,差点被父亲扔进黄河。张尚瀛著《甘肃近代秦腔多面手——丁振华》一文记述,丁振华自幼酷爱秦腔艺术,十一二岁幼小年纪,即沉浸于戏园子里,悉心揣摩戏路,观察大腕儿们的演技,遂熟记于胸……关娃(关雪亭)、梓娃(朱怡堂)、牛佰顺、麻子红(郗德育)、王文鹏等陕、甘巨匠来靖远演出,他更是亦步亦趋临摹之,学习不怠……

后来,丁振华又上兰州专门学戏,拜刘金荣为师。这个刘金荣,有来头。1927年,他随王德孝戏班子从陕西来兰州,乃是在兰州走红十几年的一流须生演员。代表戏有:《双灵牌》、《烙碗计》,金沙滩的《点将》、《舍子》等。刘金荣到兰州后,又曾到文化社、维新社搭班唱戏,故,丁振华随师傅先后在文化社、维新社跑龙套。一边学戏,一边谋生计。

初,工青衣旦和须生。张尚瀛记述,丁振华为了学好旦角戏,期间,还观摩、吸收了旦角名家关雪亭、张雨亭诸先生之长,演技水准大涨。先是演侍女、丫鬟之类的。后来,终于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青衣旦方家。1937年,维新社在靖远演出,丁振华搭班饰演《放饭》中朱春登之妻赵金堂一角儿,轰动靖远。可是,差点被父亲带人将他绑起来扔进黄河……父亲是没落旧警官,以为儿子唱戏辱没门楣……后经多方协调,风波方才平息。父亲自此,彻底放任不管他了,任凭他在戏苑的天地放飞自我。

3.很早就组织起丁家班。按照有关资料,1933年的时候,丁振华就已经在靖远拉起了“丁家班”,并做了班主。这个时候,他年仅21岁。恐怕是最年轻的戏班主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享誉西北的大明星花旦杨金凤女士,此时,年仅10岁,她与胞兄杨金民于这一年自宁夏中卫逃难而来,遂入丁家班学戏、谋生。期间,杨金凤正式拜师丁振华、吕少亭(艺名金叶子)、寇银川(艺名大嘴旦)学艺。

吕少亭、寇银川为当时甘肃驰名旦角艺人,杨金凤、杨金民兄妹之名,就来自于师傅吕少亭的艺名——金页子。属于“金”字辈儿。杨金凤后来大红大紫,以《柜中缘》、《捡柴》、《放饭》等戏开门,12岁即崭露头角,人称“小十二红妹子”。1941年,杨金凤进入兰州,演出《阴阳河》中的“挑水”,反响强烈……又获美誉:兰州红。资料还显示,抗战期间,杨金凤与父母一家人曾落户靖远,由于靖远生活情况好,杨金凤母亲在靖远还染上了大烟瘾。期间,杨金凤曾屡屡回靖远搭班抗战剧社等戏班子演戏……

由此可见,靖远丁家班乃是杨金凤这只金凤凰起飞的初始巢窠。

4.生旦净丑无所不能的全能手。丁振华特别善于学习、吸收别人之长,行行学,行行通。集导演、生、旦、净、丑、司鼓、乐器等于一身。时人称之为:“全台转”。演出中戏班子里缺啥角色,他就能立即替补之。缺乐器手,他就立即操起乐器……这实在太难得了。这样的全能选手,在近代西北秦腔史上都很罕见,似乎具有唯一性质。后来的秦腔巨擘李发民、王华民二人号称全才演员,但他们旦角戏却唱不了。也不会摆弄乐器。可是,丁振华则不同,李发民、王华民精通的导演、胡子生戏,丁振华不比他们差。他们不会的旦角戏,丁振华却把青衣旦、老旦等角色皆演得风生水起、水平上乘。再说,司鼓、二胡、板胡,丁振华更是样样精通。这一点,李发民、王华民就更望尘莫及了。故,丁振华的全才,那真不是盖的,确实具有唯一性。

当年,秦腔艺人谋生很不易,故,戏子匠必须演技过硬、超群,才能混到饭吃。再就是如丁振华这样,能够具备多面手,方大受欢迎。有他这样的多面手在场,戏班主心里就踏实多了。再不怕个别难伺候的坏仔罢演闹事了。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了这样的谚语:七紧、八慢、九消停。说是,当年的戏班子为节省成本,尽量少聘请演员。有七个演员,每人在一场戏里串演好几个角色,就能勉强凑合演完一台戏。八个演员,就轻松一些。而九个演员,则会更潇洒自如地演完一台戏。因此,丁振华这样的“全场转”人才,在戏班子里非常受欢迎。

张尚瀛先生记述,当年,丁振华看了名家霍振川(霍三娃)主演的《背鞋》、《打路》、《铡八王》等戏的老旦演出,吸取其精华,加上自我感悟、创新,这些戏,后来都成了他的代表作。霍振川,民国早期为中卫刘家戏班的台柱子,一代名家。

再后来,他感觉自己青衣旦的舞台扮相不佳,遂钻研老生和须生戏,饰演《烙碗计》中的刘自民,《劈门》中的白茂林,《走雪》中的曹福,成为拿手戏。另外,须生戏《逃国》、《九莲灯》、《四进士》、《胡蝶杯》吸收陕西、兰州、陇西、陇南各戏路之长,演来头头是道……

由上可知,丁振华秦腔角色全能手,可谓名不虚传。

5.丁振华演《背鞋》,胜过陕甘名旦“杨猴儿”。张尚瀛记述,丁振华饰演《背鞋》中的老母,跋山涉水,千里寻儿……这角色真让他给演活了,也演绝了。这戏基本是独角戏,没有绝技吸引观众,枯燥乏味,观众会离席而去。丁振华的高超演技,竟让观众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看完戏,最后掌声雷动……真不容易啊。当时人们评价:丁振华的演技水平,已经超过了当年闻名陕甘的名旦“杨猴儿”。

我老婆今年七十七,

却怎么越走越有力。

……

昨天走了九十九,

今儿天要走一百一。

丁振华饰演的一位慈母颤颤巍巍赶路寻儿,唱作念打,每一戏细节都是精准设计,步步到位,让观众倾倒、悦服……这一幕,给张尚瀛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故,提笔记录了下来。

那么,“杨猴儿”又为谁呢?据张慎微《甘肃秦腔随笔》记述,杨猴儿,真名失考。其为民国初年通渭来靖远演出的络络班的当红老旦,演《钓金龟·背鞋》是一绝。其唱腔表情均极出色,且颇有创新精神,表演与众不同。老旦的演出自成一派。公论:百看不厌。张慎微对杨猴儿有此评价,真不低。

张尚瀛则认为丁振华演老旦的艺术水准,更胜于杨猴儿一筹,实在是难能可贵。

6.全家上阵的戏剧世家。张尚瀛记述,麻子红和丁振华都曾前往峤山寻访秦腔史上的奇人田犏牛,拜师向他学习过。丁振华从田犏牛这里学到了《太湖城》的“踏罡布斗”的程式,《五雷阵》中的“打雷碗”、“甩麻鞭”等绝招。还向靖远自乐班的好家牛仲彦、尚斌、阎德臣、刘文富等,学习他们常演出的《铁兽图》、《江流生》、《春秋配》的本子戏和折子戏的演唱技巧。

张尚瀛先生还记述,丁振华全家都是秦腔演艺的行家里手。凡有演出,自己和老婆、儿子等,全家齐上阵……自己是“串班长”(导演)、司鼓,儿子丁有恒则敲小锣,老婆在台子上搞后勤服务,忙前忙后……偶有某角色缺席,别人拿不下来,丁振华则亲自粉墨登场,又变成了演员。故而,丁振华全家人都在一场戏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他们一家人都为秦腔演艺事业做出了贡献。有人称丁振华个人演戏,为:全场转。称他一家人齐上阵演戏,为:全家转。

7.众人说:孺子可教也。值得一提的是丁有恒,据王兴隆先生说,丁振华儿子丁有恒,10岁左右,即在舞台学敲小锣,在舞台上憨态可掬。幼小年纪,懵懵懂懂,加上半夜演出,似乎嗜睡,一副未睡醒的样子,人们担心他敲锣走样,搞错了赶不上节奏。结果发现,凡在节骨眼上,丁有恒猛然醒悟,竟然将锣儿敲得有板有眼,分毫不差……间隙中,又抱着小锣打瞌睡。当时,靖远人看了,都感叹道:这娃看着迷者呢,吹起来却利者呢。面傻,心不傻,透亮得很呢……

是块敲锣打鼓的料,将来必成大器。后来,丁有恒果然成为兰州市秦剧团的司鼓。即靖远人俗称:打头首(手)子者。这也算是继承父业吧。

8.劳累过度,英年早逝。透支身体,苦累交加,是旧时代困扰大牌秦腔艺人的魔咒。尤其须生、大花脸、净角等台柱子演员,他们是养活整个剧团的主力军。其演出特点,也是声嘶力竭地吼唱……所谓吼秦腔,主要是指这类胡子生的戏。每场演出,这类角色均须卖力地吼,若是夹杂武戏,还须大动作死命地折腾……且,有时候连轴转,一天竟连演好几场……这样天长日久,往往导致身体提前垮掉,英年早逝。其他生、旦、丑等角色的演员,则长寿者相对较多。须生、大花脸、净角演员多短命,活活被挣死、累死。这也是一大特点。

解放前后,丁振华常年流动、奔走于兰州、靖远、中卫、银川、阿拉善等地演出,早把身体累垮了。得了严重的肺病……1951年,他与田德年、杨金凤、李发明、丁醒民等在中卫组织了新民社,后,他被吸收进中卫剧团,成为有正式编制的演员。时,配合当时土改等形势,在演出秦腔传统古剧的同时,丁振华他们还排练了《白毛女》、《大家欢喜》、《血泪仇》、《穷人恨》等现代戏。有篇《漫话中卫的大秦之腔》的文章,对丁振华这样表述:须生泰斗丁振华、丁醒民、袁新民……须生泰斗一词,用得好。充分说明,丁振华在中卫享受崇高的声誉,为陕甘宁观众所认可。

1954年,丁振华和寇世英欲加入银川市秦剧团,因严重肺病,未能录用。寇世英被录用。丁振华遂返回靖远。此际,他联络管育中、田筱莲等拉起戏班子深入乡村演出。1956年,在家乡高湾塬丁庄湾村演戏,因用力过度,肺心病恶化,一幕戏演刚演完走下舞台,未卸妆,即溘然长逝……死后,老婆改嫁糜滩独石头。

9.斯人已去,英名长存。展学昌先生说,自己10多岁年纪,只看过丁振华一场戏,即:《杀庙》。是在东湾岳家台子演出的。王兴隆先生则说,由于丁振华去世较早,加上他常年在外四处流浪唱戏,在靖远城里演出较少,故,像他这般年纪的靖远人亲睹过丁振华戏者甚少,他自己只看过《抱火柱》、《抱火斗》两折戏。但是,丁振华鼎鼎大名却是如雷贯耳的。展学昌还说,麻子红的徒弟,临夏州秦剧团的团长王化礼先生,就曾很推崇丁振华的演技。曾多次当着展学昌的面,大加赞许丁振华……对于王兴隆而言,有关丁振华的故事,更多来自于长辈们的讲述、传说。


张尚瀛著《甘肃近代秦腔多面手——丁振华》资料图片。

二、丁振华打驴学戏 挣死一头驴

1.秦腔百事通讲述的新故事。这个故事,乃笔者近期新搜集而来。讲述者,就是王兴隆先生。他可是靖远秦腔史上的百事通。他给笔者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秦腔故事,笔者均一一录存下来。同时,结合展学昌先生讲述的辅证,还有其他方面资料,汇集于一起,反复比较,去伪存真,最终整理成一篇篇可信的文章,刊发、流传于世。笔者相信,这些东西必将成为后世研究陕、甘、宁秦腔史难得的资料。

2.打驴学戏,挣死一头驴。丁振华幼年时,家境困难,父亲虽说曾为警官,但早已失业,家道败落了。家中止有一头驴子,父亲督促他用驴驮水,满街吆喝,卖水挣几文钱,勉强糊口度日。关于丁振华幼年卖水谋生一事,张尚瀛的文章里也有记述。当年,靖远城里的市民吃水,靠的是黄河水。一般须前往河边挑水吃。家里没有人力可挑水者,则只能在家门口等待买水了。黄河水浑浊,须澄清后再卖于人家。

丁振华每天赶驴驮两个木桶,可卖三趟水。这天,却意外卖了五趟水,多得了十几文钱。何故耶?原来,都是他痴迷学戏所致。丁振华年纪虽小,却是超级戏迷。无论白天黑夜,一有空,就钻进戏棚子不出来,给戏班子帮忙当下手,死乞白赖不走,目的就是为了赖着看戏、学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丁振华后来能成为闻名西北的秦腔巨擘,当年学戏入道儿,就靠的是这种倔强的韧劲儿、钻劲儿。

丁振华有天赋,看过牛佰顺、麻子红、王文鹏等人的戏,随手就能学通透,在大街上赶驴卖水,学着他们的声嗓吼唱起来,真是像模像样,分毫不差。街上的人听了,大感惊奇……不仅唱,还有忘情的动作,旁若无人。丁振华能做到学谁像谁……学麻子红,声嗓、做派就是麻子红的。学王文鹏,则全是王文鹏的路数……初学者,能做到高度仿真,这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独特本事。

这天,丁振华看过《马潜龙走国》的戏,在大街上卖水过程中,忘情地死命打驴,将驴儿当成戏剧中急奔逃窜的骏马,边打边唱……驴子被频频抽打,遂加速快跑。丁振华则在驴子后面追赶,口中的乱弹声震天响……路人见之,皆惊避之。感觉这娃疯了……这样一天下来,竟然多卖了两趟水。晚上回家,父亲发现驴子浑身汗水湿透,肌肉颤抖,口吐白沫,不能吃料。问之缘故,方知是儿子痴迷学戏所致,遂暴怒,上前将丁振华狠揍一顿……第二天一大早,家人发现,驴子已经死了。驴子硬让丁振华学戏给活活折腾死的,父亲和家人悲伤不已。这样,贫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

3.痴心不改,出外学戏。驴子死了,此后,丁振华卖水的生计算是干不成了,遂毅然孤身上兰州城,一边打工谋生,一边拜师继续学戏……因为,丁振华实在放不下唱戏的爱好,不让他学戏、唱戏,等于要他的命啊。这决心和毅力,真是神仙也挡不住的。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苦练、滚打和磨砺,丁振华终于成为一代秦腔演艺界的大哥大,走上了职业演艺之路。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死在舞台上的……丁振华,可谓:为戏而生,为戏而死。这种敬业精神,古今罕有。

上述,就是丁振华打驴学戏,留在秦腔史上的一段佳话,辑录于此,必成宝贵的文史资料。

2022年5月26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张慎微先生所著《甘肃秦腔随笔》,关于丁振华、黄致中系同门师兄弟的记载。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第234页。


作者(中)采访民国时期靖远筏子客大帮主魏玉珠的后人。杜树泽拍摄于2014年春。

作者简介

武永宝,1963年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1998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

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201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总之,《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等。其中,已完稿的5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万字的《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15万字的《戏码头靖远 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ymw3757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