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核心技能(古典家具设计师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日期:2025-01-22 01:58:03     作者:露出笑臉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yra192403.html     违规举报


田燕波,1955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北京市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标准GB28010-2011《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QB/T 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主要起草人。曾任北京老字号“龙顺成”古典家具厂总工程师兼技术科长,现任晋京坊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家具设计师。


履历概况

1955年出生;

1971年开始学习木工;

1979年进入北京市硬木家具厂(龙顺成),在机加工车间负责划线工作,师从于张如峰,其间,对家具风格及榫卯结构深入钻研;

1987年调入技术科负责设计工作;

1991年通过成人高考,进入东城职大工美系室内设计专业学习;

1992年起任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技术科长;

1999~2000年在瑞典独资公司“北欧家具有限公司”设计室工作;

2001~2011年,被龙顺成中式家具厂聘为总工程师兼技术科长;

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在家具设计及制作等工艺流程的编写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从龙顺成辞职,被北京市晋京坊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聘为家具总工程师;

2015年正式退休,退休至今,担任晋京坊家具有限公司家具设计师。

主要贡献:

自1987年至今,多次为国家领导人设计礼品及家具,先后参与了北京饭店贵宾楼及其部分总统间的家具和室内装修设计;

主持设计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元首厅、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等古典家具制作项目;

负责香山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等处的家具复建工作。

在北欧家具工作期间,先后为多个外国驻京使馆及商务代办处设计现代家具;

2007、2010年两次参与国家红木标准的编写制定工作,获得标准创新贡献奖。


田燕波常说的一句话是:无逆境难以成强者!这就正如他的人生,起起落落,在逆境中乘风飞翔。

他的人生看似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每一步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是每一次选择,却又都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都是与命运抗争的胜利。

01 命运遭流离、陕北初学艺


1966年,在那场席卷全国的文化运动中,11岁的田燕波第一次感受到了命运的捉弄。原本显贵的家庭,一夜之间,父亲蒙冤,家道中落,举家被遣返河北原籍。

辍学的田燕波跟随父母劳作于农村田间地头,半耕半读,一直到初中毕业,家庭的变故让田燕波很小就变得很懂事,希望早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压力。

田燕波在上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应该早点出去学个手艺——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

在众多的行当中,田燕波瞄准了木匠。

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来自于他对周边生活的观察,也来自于他有个做木工的哥哥,他觉得做个木匠可以让自己衣食无忧、而且实用。不仅可以为邻里乡亲帮帮忙,还能受人尊敬。

可是在他生活的河北农村,不仅木材资源匮乏,而且农民的生活需求有限,要想学到更好的手艺,就应该走出去开阔眼界!

所有的人生都是被命运安排的,所有的命运也都是由选择组成的。

1971年,年仅16岁的田燕波做了人生了第一个重要的决定——告别父母,背井离乡,只身前往陕北延安学习木匠手艺。


陕北延安的宜君县,有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森林,1967年田燕波跟随父亲返回老家时,二哥被下放到这里插队。

这次来延安,也正是奔着投奔二哥的目的而来。

在宜君县铁厂,田燕波跟二哥吃住同睡,从最基本的拉大锯,开板学起,在那里他开始为陕北石工队和插队知青做箱子,同时也接触到了窑洞门窗、风箱等农村家具。

这是田燕波与家具的第一次结缘,他立志要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木匠,这个抉择就是他的一生。

02 郑州赛木艺、露角显锋芒


田燕波在中华紫檀文化研究会成立仪式上

几个月时间,田燕波进步很快,二哥渐渐感觉到自己已教不了更多的技术给他,于是给田燕波在西安找了一个位老木匠师傅。

1973年,田燕波辗转到了西安,开始学习做细木工,当时称为“洋活儿”,即:办公桌、文件柜、五斗橱等城里人用的家具,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看图纸。

“在西安,我接触到了最好的木匠和图纸,是那种正规的蓝图,蓝底白线的。”田燕波回忆起那一阶段的经历,宛如昨日,历历在目。

在西安的学习生活是充实的、也是心酸的,常常是干完活只能获得一点粮票,根本就没有余钱,而且“还经常有管事的来查户口,要是被查到就要被送回老家去,几年里,感觉一直是在躲避中生活。”

终于,田燕波还是被发现了,被当地派出所遣返回了河北老家。

对田燕波来说,这次的遣返,不过是一次回家探亲,在家里住了几天之后,很快在母亲的掩护下又跑了出来。

1975年,田燕波在郑州结识了河南省纺织机械厂后勤木工组的组长,“组长是北京通州人,转业军人,在木工组里是个土皇上,说一不二,但是为人特仗义,因为我是北京来的,一听是老乡,就说哪也别去了,上我那儿去干吧。”

于是,田燕波就在省纺机当起了临时工,河南省纺织机械厂是很大的一个工厂,有6000多人。田燕波人生中的第一个不锈钢的尺子,就是在这儿搞到的。


河南省纺织机械厂

从流浪、躲避的生活变成了有稳定的学艺环境,总算有了一丝安稳的感觉。

田燕波初入木工组,是从钉包装箱开始的,由于肯吃苦,干活快,效率高,木工组组长说:“你别干这个了,过来做家具吧!”

于是田燕波就升格到了“家具组”,开始给工厂的办公室、招待所、子弟学校做家具。

当时木工组中只有几个人是正式在编人员,剩下的所有木匠都是“走后门”的关系户,当然也包括田燕波。

因此木工组时常超编,必须隔段时间就要裁员,但裁谁都不合适,于是木工组的组长想出来用比赛来辞退超编人员。

通过速度和质量的评比,把技术不好的人员淘汰,每次比赛排在最后的人员,甭管是谁推荐来的,也不用说话,自己“卷铺盖走人”。

田燕波后来回忆起来说,这种方式特别刺激人,激励人。

这种近乎残酷的学艺环境,自然会激发年轻人强烈的“珍惜机会”的潜能。为了能出类拔萃,只有苦练技术!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田燕波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木工本领,受用一生。


现在回忆起来,田燕波一脸的自豪:“有带锯不用,全凭手锯下料,6米长的大色木板,一练就是好几天,两只胳膊都练肿了。晚上住在车间里,只要醒了就干活,练拼缝的时候,最多时每天粘200多块椅子面,以至于后来练就了‘闭着眼拼缝’的技术,凭刨子往回一带时候的声音,就能判断出这道缝是否严了。”

“那个时候,组里特别欣赏有技术的人,所以,看到大家投来羡慕的眼光,心里充满了自豪感,虽然挣的钱除了买粮票所剩无几,但练就了一身的技术,日子过的还是蛮开心的。”

03 北上兴安岭、赚钱耍手艺


在河南省纺机一直干到1976年,在层层比赛的磨砺中,田燕波已经感觉这里没有了对手了。

对于强者来说,没有对手,并不是成功,而是一件特无趣的事情。

于是田燕波选择南下,可是越往南走,越感觉语言不通,最后在湖北的时候还是选择折回北方。

“我从小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去东北看看林海雪原的景色,一个是去西双版纳,看看热带风光。”

1977年初春,田燕波辗转来到了大兴安岭。在东北的那两年多时间里,用田燕波自己的话说,就是“耍手艺,赚钱”。

当时一个省长的工资是一个月300多块,而田燕波当时在大兴安岭靠做家具的收入也可以达到300块。

田燕波说:“那时候,是我最自豪的岁月,我时刻感觉自己是个有钱人了,不但学到了技术,也找到了用武之地。”

1978年年底,中央拨乱反正,父亲落实政策,全家迁回北京,田燕波跟随大批知青返城,结束了流浪生活。

04 做活有帅气、带艺入顺成


1987年,田燕波调入龙顺成技术科留影

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北京,成了众多待业知青中的一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田燕波为街道办事处要结婚的小张做了一次家具,于是就在天坛街道办事处开起了知青木工组,为“没票儿买不到家具”的人订做家具。

由于家家户户都有搭地震棚拆下来的旧木料,所以当时是来料加工,只交一个手工费就能做家具,没想到活越做越多,整整做了一年,一直到进入龙顺成。

田燕波做活的时候自带一种帅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带着表演性质”的做活,他这种娴熟的技艺引起了一个“奇怪老人”的关注。

这老头每天下午都要搬个小板凳看田燕波做活,有一次,老人突然问他:小伙子技术不错,愿意去硬木家具厂么?

这老头,就是北京市硬木家具厂机加工车间的主任。老人当时承诺:你要是去了我们厂,我能让你去“划线”。

当时的田燕波并不知道进入硬木家具厂意味着什么,只是出于每个木匠的共同梦想——拥有一块红木的刨子料,田燕波答应老人参加硬木家具厂的招工考试。

1979年,田燕波顺利进入北京市硬木家具厂。

05 画线委重任、七载挽狂澜


田燕波(右)和胡德生(左)

刚入厂,田燕波就被安排去了“画线”,这一画就是七年。

有木工常识的人都清楚,划线就是在木料上划出打眼、开榫、打槽的位置,一件家具能不能做成、能不能做好,全在这线上。

根据厂里的规定,必须具有家具五级工以上的资质才能干这个活儿,这是木匠里“领作儿的”,尤其是不用钉子螺丝、全凭榫卯连接的硬木家具,画线的人就是技术权威啊!

而当年,田燕波仅仅24岁。

田燕波的本领,是在走南闯北中积累出来的,是在一场场的木工比赛中历练出来的,是在大兴安岭两年的实战中操练出来的。

你有什么样的经历便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1998年明式家具论坛与陈增弼先生(左二)合影

24岁的年纪,相比较厂里老师傅,自然会有众多非议和疑惑,甚至是排挤和妒忌。

面对众多的刁难和所提的题目,田燕波不仅回答的头头是道,而且在实战中也是开榫、打眼儿准确,安装后严丝合缝、松紧合适。

“初出牛犊就是有一股不怕虎的劲头,只要你不服,就拉出来练,说开榫就开榫,说拼缝就拼缝。”现在回忆起来,田燕波的言语中仍是满满的自信。

田燕波在龙顺成的师傅是张如峰,张如峰有“线王”的美称,解放前就在鲁班馆一条街“同兴合”学艺,学徒期满后与师兄张跃振分出来单干,柜号“同兴德”。

张如峰师傅脑筋清晰、善于思考,记忆力非常好,技术全面,是众人公认的技术高手。


东晓市街的“同兴和”木器店老店旧址

田燕波跟着张师傅学了3年,张如峰就退休了,三年中,他利用自己擅长“刨根问底”的习惯,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田燕波进步非常快,为后来钻研明清“京作”家具、鉴定造型、安排榫卯、决定比例、结构,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张如峰看过田燕波的画线水平后,直接就说“你的水平可以负责晚班了”。

在私下里,张如峰也常和别人说起:“你别老说田燕波是我徒弟,他打进厂,就是师傅级的。”

在田燕波负责画线的七年中,是龙顺成有史以来出错率最少的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前,车间的划线工因技术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就是7万元人民币,这还仅仅是木料的损失。

田燕波扭转了厂子之前因画线失误而带来的损失,1987年他被调到技术科,开始了硬木家具图纸的设计工作。

06 职大求深造、转益多名师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为什么又是田燕波?

七年的画线工作,田燕波养成了看图的习惯,不仅要每天都接触图纸,指导机加工的生产,还有机会接触到设计人员。

田燕波常常思考:如果是我来画这张图,哪些尺寸可以省略,哪些尺寸还没标示清楚,节点怎么剖切最简洁清晰,视图怎么安排图面更漂亮……

在技术科,田燕波不但设计硬木家具,还设计中式装修,北京饭店贵宾楼的紫金厅、总统套房帝王厅,各大宾馆的总统间、深圳“锦绣中华”的四合院等工程,都有他的设计痕迹。




田燕波拍摄的老家具资料,80~90年代摄于北京市硬木家具厂老家具库房

虽然拥有扎实的木工基础,但作为设计人员,田燕波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不够用”,尤其是少年辍学的经历,让他对知识充满无限的渴求。

田燕波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也慢慢意识到,没有文化的木匠和有文化的木工,做出来的家具绝对不是一回事儿。

老一辈的工匠师傅们“有技术、没文化”的情况应该在他这一辈人身上得到改变。

在1990年,田燕波顺利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大学,系统的学习了西方家具史、中国家具史以及文学、文化知识,同时,把绘画的天赋得以系统的挖掘和培训。

在“工美系”学习的这几年,是田燕波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转折,这为他步入设计师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在车间划线的七年,他完成了从木匠到领作的转变;那在大学的这几年,完成了从一个画线的工匠到设计师的转变。

而这一切,都源自田燕波内心的选择,一个木匠发自内心的不断向上求索的选择。


田燕波“螭龙纹贵妃榻”家具设计图纸


鸂鶒木螭龙纹贵妃榻,田燕波设计 晋京坊制器

对于田燕波来说,画线也好、设计家具也罢,不过是解决了工作的问题,而对他职业生涯受益终身的是在硬木家具厂饱览了数以万计的明清古家具,接触到了个个身怀绝技的木工老师傅——李建元、石慧、陈书考、李永芳、王爱德、陈廷侃、贺建庭……

这些老师傅解放前学艺于北京鲁班馆,接受的都是清宫造办处正统做法,有的专门为宫廷修复家具,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专长,有能雕能画、擅长雕龙;有的专门擅长雕刻人物;有的师傅烫蜡一绝。

这样的师从经历,放眼今日之中国,恐怕是盛况难再了。

虽然并不是直接的师承关系,但是在这些老先生的耳濡目染之下,田燕波对于古家具、传统家具的审美根深蒂固,而在他日后的家具设计作品中其影响随处可见。

07 丈夫不弹泪、再闯新天地


有哲人曾说过:幸与不幸,就像手里的一双筷子,少了哪一根,都吃不下生活这碗饭……

在事业上,田燕波是幸运的,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木匠行里、设计师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生活上,家庭的重压,让他常感“忠孝难两全”。

1995年,田燕波妻子患脑淤血,一直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到2013年因病去世,田燕波整整18年陪伴病妻,买菜做饭、看病熬药。

除此之外还有上学的孩子、高龄的父母,都需要田燕波尽孝尽责。

田燕波为了照顾病妻,向厂里申请在家办公,按时交稿。而体制的呆板并不能理解这样的人情,于是田燕波便以辞职为借口,企图换来最后的希望。

哪知领导人竟然索要10万元的培养费反将一军。“在办公室里,我背转身泪就下来了”那个场景,田燕波终身难忘。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此时的田燕波又面临着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他要再次拿出20多年前的勇气,像当年闯荡大兴安岭一样,去江湖上再闯一片新天地。

08 北欧求发展、隔行不隔山


1998年底,龙顺成合同到期,田燕波调入了“北欧家具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瑞典的外企独资公司,要想在那里站住脚,英语必须过关,家具图纸的标注要英文,与老板的沟通更是英文,这仅仅是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虽然洋老板很欣赏田燕波的手工图纸,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学会用电脑绘图,就这样,田燕波白天上班路上学英语,夜里学习CAD电脑画图至深夜。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板突然发现:哇!原来你会用电脑画图?田燕波腼腆的笑了。

在去北欧家具公司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说去了以后站不住脚,完全跨着行当呢,北欧家具和中国家具能是一回事儿么?

事实证明,北欧家具和中国家具还真不是一回事儿,但是田燕波在这里站住脚了,洋老板对他非常满意。

田燕波在北欧家具公司有一个外号——服务台专业户,所有的服务台设计都是归田燕波,他在这里的第一个设计作品,就是芬兰驻中国大使馆的服务台。

除此之外,还有法国驻中国的商务代办处办公家具、长安俱乐部的保时捷服务台等等。


鸂鶒木螭龙纹贵妃榻,田燕波设计 晋京坊制器

田燕波说:“北欧推行特别简洁的东西。钢架机构,一个面子四条腿,仔细一看,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比如会议桌,都走暗线,高低升降折叠多种功能,比中国家具复杂的多,它主要是现代的设计理念。”

很多人不解的是,一个中式家具的木工、设计师,为何能去设计北欧家具?

在田燕波看来:“中西家具的材质结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如果仔细琢磨,其实是相通的,都是人与物的关系。它需要的是你学习的能力,进取琢磨的精神。硬件的知识并不难,主要是软件的因素。


田燕波在北欧两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了一种工作方法,田燕波给它起名字叫做“备份方案”。

当时芬兰大使馆的服务台设计稿出来,老板已经点头,田燕波跟业务员去签合同谈价格。

老板突然问他:假如说对方对这个方案不满意,有没有第二个备份方案,田燕波当时就傻眼了,觉得自己做的设计非常好,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一套最佳方案,拿第二方案不是纯属耽误功夫么?

“刚去的时候特别不习惯,强忍着怒火。后来想起来,这是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益的。”田燕波回忆说。

北欧公司之所以高效率,是因为有第二份方案。如果甲方当时不满意,你可以直接拿出来第二个备份方案,合同当时就可以签成功。

如果还要回去改,回去琢磨,一个是效率会受到影响,一个可能导致客户的流失。

对设计人员而言,绞尽脑汁想出一套方案的时候,第二次方案肯定不如第一个好。而且在实践中,十次有九次都用不到第二方案。

但是人经过长期的备份方案的训练之后,人的脑子会非常灵活,性格也会变得非常随和。

后来回到龙顺成,田燕波感觉到了自己全方位的改变,连同事都说,在北欧两年,感觉你跟出趟国留学一样。

09 重返龙顺成、逆境造强者


2001年,田燕波妻子病情加重,而且当时龙顺成的发展亟需人才,在田燕波离开的两年中,技术科设计力量受到重创,设计图纸才编了6个图号,跟后来一年编将近200个图号比起来,设计力量薄弱到了极点。

经过多方考量,田燕波重返龙顺成,被聘为设计总工。

田燕波再返龙顺成的这一时间段,正是国内红木家具行业大发展的一个时期,更是田燕波在经受生活、事业种种打击历练之后的成熟阶段。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这是田燕波乘风破浪的人生选择。

从2001年的重回龙顺成开始,田燕波先后参与了香山公园勤政殿的复原,北海公园承光殿的家具复原,颐和园延赏斋的复原等项目,包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元首厅”的设计、首都博物馆的“清式书房”的设计工作。


鸂鶒木螭龙纹贵妃榻,田燕波设计 晋京坊制器


田燕波参与复原的北京香山勤政殿

2007年底,田燕波被邀请参与了轻工部组织编写的行业国家标准;2008年,“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田燕波被推荐为第四代传承人。

在红木家具大发展的时代,田燕波知道,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选择都是有回报的,有人笑他“傻”,有人羡慕他“灵”,但是,他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无逆境难以成强者!


2008年编写红木行业国家标准时摄于苏州

田燕波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我幸运,但实践也证明有些基本条件不可或缺:

1.必须是一个好的木工。只有木工才熟知家具的结构和榫卯,才有对榫卯的精准把握,图纸的设计才能心中有数。

2. 要有美学常识并具有审美能力。木工行里有个说法,“要想深入研究硬木家具,不能忽略铜、瓷、玉的学习,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家具既是使用器,又是艺术品,表现在设计上重在凸显古典家具的神韵。

3. 必须对古典家具有广泛的阅历和深入的领悟。北京市当年破四旧时期收回的大量旧家具,全部存放在“龙顺成”,足足装满三个大库房,有宫廷家具,有民俗家具,还有各个流派的家具。我特别喜欢借机会进到大库,有幸大饱眼福,长见识,同行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对我从事制图设计收益颇丰。也成就了我的专业特长。

10 结缘晋京坊、再谱新篇章


田燕波(左)与晋京坊潘总(右)

2007年,龙顺成辞退了一批老人班底。与此同时,晋京坊的潘总正在京城苦苦寻觅能做出“好家具”的师傅。

田燕波说:“当时我是愿意被内退的,结果领导不让走。”后来和老工友聊天才得知,当时制定内退条件的时候,就是瞄准不能放你田燕波走制定的条款。

想走的没走成,不想走的倒是开了一堆,世间的事儿就是这么奇妙。

和田燕波同时期的工友下岗之后,立马被晋京坊潘总聘走,昔日画线的搭档好友王世平带领着旧日的老朋友们又重聚在了晋京坊。

有一天,王世平突然打电话过来:“老田,你能不能给我们画图。”

但由于龙顺成的合同问题和其他种种限制,田燕波仅仅是匆匆和潘总见了一面,此事便搁浅了。

后来田燕波不断地收到了来自老友的邀请:“老田,跟我们一起过来吧,老板人不错,你过来还是给我们画图。”

直到2011年,田燕波才正式从龙顺成辞职,和昔日的老友们会师晋京坊。


晋京坊精英团队左起:马京云、常会山、王世平、潘宏志、田燕波、关维平、赵森林

一到晋京坊,潘总给田燕波便是“总工”的待遇,和熟悉的工友配合起来,还是轻车熟路、相得益彰。

别人都说老潘(潘宏志)把龙顺成原封不动的人马搬回了晋京坊,但外界很少提到的是,潘总视若珍宝的这些老师傅,当年是被龙顺成当做包袱一样的扔出来的。

结语


2015年田燕波退休时摄于大北照相馆

田燕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才离不开特定年代磨砺的痕迹。

为了心中的理想,田燕波全国奔走,四处拜师学艺,转战陕北、西安、商丘、郑州、东北大小兴安岭,从一个乡村木匠成长为一个技艺娴熟的能工巧匠,直至成为业内闻名的古典家具设计师。

天生其人必是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他不断向命运发出挑战,向未来大声宣战。虽命运百般捉弄,人生旅途一次又一次发生改变,但修炼于心的木工执念没有撼动,对木作技术的追求仍然心潮澎湃。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yra19240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6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1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