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是一种情结母校是永远的记忆(三十年前的中师生活的点滴记忆)

发布日期:2025-01-22 02:58:24     作者:只剩记忆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yyl532542.html     违规举报

三十年前的1992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也是留下浓重色彩的一年,某位老人在南海边的谈话,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写这年的九月,步入的中师生活,徐徐展开了我的这三十年的人生画卷,回忆往事,三十年前的人与事既清晰又模糊地浮现在脑海中,浮隐浮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师是一种情结母校是永远的记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师是一种情结母校是永远的记忆

三十年前的1992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也是留下浓重色彩的一年,某位老人在南海边的谈话,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写。这年的九月,步入的中师生活,徐徐展开了我的这三十年的人生画卷,回忆往事,三十年前的人与事既清晰又模糊地浮现在脑海中,浮隐浮现。

入读的中师学校座落在江西南边的小县城里,的确就是小城,围绕着整个县城城区跑步也用不了半小时,入学后的每天早操后的晨跑就是绕着县城马路,城区的主要道路就是红旗大道,八一九路,当时也没有什么高楼,印象最深的是学校旁的电影院,进入电影院要走一段较长的阶梯,那里当时还有个小广场,当年的电影院一年也放不了几场电影,反倒时电影院旁开的游戏机厅成了我们最常去的地方。

当年十六、七岁青春少年,那三年的中师生活,有太多的回忆与往事了。

【吃】

当时进入中师是享受国家粮食供应的,俗话说吃上了国家粮了,印象中是每月每人有米票供应30斤,还有十多元钱补助,所以中师生活的吃,多少还是有些保障的。那时候我们的虽然供应了粮票及有菜票,但是只是发大米,吃饭是由每个人用饭盒自己洗好米,统一放在蒸饭柜蒸熟,所以每个人都配发了一个饭盒,菜当时也有食堂供应,那时候我们的食堂是没有餐桌的,每到吃饭的时间,大家就涌到蒸饭处取饭,然后再去打菜,也有得人会先去打菜然后再去取饭的,由于是全校师生统一蒸饭,所以取饭的时候人特别多,并且大家的饭盒都是一样的,取错,故意错拿别人的饭盒的现象屡屡发生,为了有效管理,学校也采取许多防范措施,比如说:按班级指定位置放置饭盒,分班分段时间统一取饭,在取饭处安排值日生等等,但说实话,效果确实不太好,总会发现有人最后没有饭吃了,因为很多人在饭盒处都会做上自己的标记,写上班级、名字,所以当时学生会、团委会还会派值日生巡视检查,在宿舍处、洗碗池处也常会发现吃完了饭的空饭盒。因为食堂处没有提供餐桌,所以我们大多时候是在宿舍里吃饭了,天气晴好时,也常常在操场处,教室里吃,但是学校里是不允许的,只能是偷着去了,当时学生会,团委、每个班干部都会派值日在各处值日把守。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觉得有些好笑,不像现在的学校,统一在食堂就餐。那时候的中师生活中的吃,在我们那个年纪还是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吃饭的事,还有许多小故事呢。

【住】

【学】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yyl53254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8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