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个月的宝宝难带(婴儿在哪个月是最难带的)

发布日期:2024-12-22 03:51:20     作者:风之印象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zaa480120.html     违规举报

宝宝出生后,对新手妈妈来说是又惊喜,又要经受更大的挑战,0-12个月的宝宝每月有什么变化,我们该怎么应对?


第一个月龄,妈妈睡不踏实,频繁哺乳

第一个月宝宝刚出生胃比较小,每次喂完奶消化的很快,总觉的宝宝饿,需要频繁哺乳。

新生儿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睡,最难带的是,平均每天吃奶次数,8-10次左右,排便3-7次左右,新手妈妈就觉得睡不够,好累。孩子睡了,妈妈不睡,孩子要醒了,妈妈开始犯困。


应对方法:妈妈需要和宝宝的睡眠周期一样,一周后我们的身体会逐渐习惯这样的睡眠周期。可以找家人帮忙,分工照顾孩子,让妈妈得到充足的睡眠。

第二个月龄注意宝安肠绞痛,红屁屁

第二个月,肠绞痛,孩子哭闹尤其是下午或傍晚。

满月后的宝宝很明显不如月子里好带,宝宝总是小脸憋红,不断扭动身体,两腿乱蹬,哼哼,直到深夜才能平静下来。


出现这种现象证明就是肠胀气或者肠绞痛。还有就是要注意宝宝红屁股带来的不适,湿疹等一些问题。

应对方法:如果宝宝哭了,妈妈就要看看宝宝是否拉便便了或者是饿了,再或者就是肠绞痛,顺时针揉肚子,帮助宝宝缓解,比如飞机抱,或者排气操。

如果有湿疹可以涂润肤露或者用湿疹膏帮助孩子尽快缓解与恢复不适。


第三个月龄宝宝倒睡阶段,容易惊醒

第三个月是睡眠倒退这个阶段的,每天小睡时间明显减少,明明感觉宝宝很困,但是很难哄睡着,睡着后又很容易惊醒,有的宝宝需要抱着睡,睡着后放下就行,有的出现夜间频繁醒来吃奶,养成了抱睡,奶睡等习惯。

应对方法:不哭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安静地躺着玩,建立吃玩睡的作息规律。可以给宝宝裹襁褓或者穿襁褓睡袋等方法来减轻惊跳反射导致的一行,让宝宝睡得更踏实。宝宝睡着后可以守在旁边轻拍街叫,帮助宝宝顺利地度过前面阶段。


第四月龄宝宝厌奶期

第四个月,厌奶。这个阶段有的宝宝吃奶不专心,甚至对母乳或者奶瓶有明显抗拒的情绪,每次吃奶都吃吃停停,吃几口就东张西望了。厌奶期会持续两到三周,这期间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发育都不会受影响。

对应方法:在这期间不要强迫喂奶,也不要喂迷糊奶,在安静的环境里喂奶,喂奶时不要逗宝宝,让宝宝专心吃奶,适当延长喂奶的时间。


之前是三个小时喂一次,如果宝宝厌奶期,可以拉长到四个小时喂一次,让宝宝有饥饿感,愿意吃奶。还可以增加宝宝的活动量,在醒着的时候给宝宝练习趴、抬头、翻身、游泳等,随着活动量增加,食欲也会更加。

第五月龄,宝宝出牙期,容易流口水,咬东西

第五个月大多数宝宝在五到七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长牙,这时期宝宝会出现流口水,牙龈肿胀,喜欢到处咬,出牙会引起不适,严重些的宝宝会变得脾气暴躁,无缘无故的闹夜醒增多,甚至有发烧现象。

对应方法:宝妈要帮助宝宝缓解出牙不适,及时给宝宝擦口水,避免长口水疹。


用手指沾湿纱布,按摩宝宝的牙龈,给宝宝准备牙胶啃咬,缓解牙龈不适,多陪伴宝宝,带宝宝出去玩,转移注意力。

第六个月龄添加辅食,注意过敏现象

第六个月添加辅食。宝宝六个月,母乳和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的营养需求,需要添加辅食。宝宝的第一口辅食要选择高铁米粉。

遗传或者生理因素,有的食物宝宝吃了可能会有过敏反应,比如口周发红、皮肤起红疹、腹泻、恶心呕吐等。比较常见的辅食过敏原有:鸡蛋清、小麦、大豆、海鲜等。


对应方法: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肤出疹的状况,有这种情况一定要立即停止添加。

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吃一周米粉后,可以开始加蔬菜泥,水果泥,可以先从胡萝卜,红薯,紫薯这种根茎类的蔬菜开始添加。容易过敏的食物不要着急加,比如鸡蛋,芒果等。


第七至八个月龄宝宝爱粘人,分离焦虑,依赖妈妈

宝宝这个时候有自己的记忆,能够记住妈妈。如果发现妈妈离开就开始哭闹,孩子在慢慢成长,这个阶段太粘人不是特别好带,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哭闹。

对应方法:多陪伴宝宝,可以玩躲猫猫的游戏,离开的时间和距离都可以逐渐地进行增加,帮助宝宝适应和妈妈的短暂分离。


十至十二个月龄宝宝学会扶手站立,学走路

10月龄之后,宝宝肌肉和骨骼逐渐发育成熟,宝宝这个时期就学会了坐起、站立,还有尝试着迈动步伐走动起来。宝宝天生就好动,如果爸妈们没看管好,就很容易摔着磕着。

对应方法:在宝宝活动期时,妈妈一定要看好宝宝,不要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小心摔倒。下肢骨骼还没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妈妈要适当地让宝宝活动。


总结,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应对,让宝宝成长更舒心,也让自己带娃更省心。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zaa4801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