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年魏氏(万氏起源之魏国)

发布日期:2024-12-22 04:32:51     作者:我恨我愛你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zah308778.html     违规举报

​魏国(前魏)

【姓氏】:姬姓魏氏。

《史记·魏世家》引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起源】:


魏国,中国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国,其所在大约相当於现在陕西大荔县和山西芮城县一带。古魏国原为商朝时的古芮国,西周分封时改为「魏」,据说「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诗经·魏风》之「魏」,既是指此魏国。“魏”有“高大巍峨之意”。古魏国都城经考古证明在今芮城县城北的永乐宫一带,其地北面有中条山的雪花山、五老峰,其高度在1800米以上,气势雄伟,堪称“高大”,即“巍”也。如果说魏国以此得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据《左传·昭公九年》载:晋人与周大夫争田,且率阴戎伐颍,周景“王使(其大夫)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杜预注:“在夏以后稷功,受此五国,为西土之长。”可知魏、骀、芮、岐、毕等5国之创建,当在夏代,魏国还位居5国之首。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居妫汭”而“耕历山”,都于蒲阪,即今永济市蒲州古城,魏人的封地正在这里,且魏人似乎是虞舜的后裔之一。舜之后裔或以姚为氏,或以妫为氏。妫水在魏地西北中条山的南麓,故夏、商时期的魏君当以妫为氏。

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皆在晋南,以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说明这里曾是尧、舜、禹的活动中心。同期的后稷(姬弃),培植农作物成绩显著,“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史记·周本记》)。周族的起源地,传统上认为是在今陕西涇、渭流域。然钱穆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周族来自山西汾水下游(钱穆《周初地理考》,载《燕京学报》第十期),以后又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考证和赞同,张玉勤先生更以考古资料为依据,认为“周族起源于山西晋南,到夏末商初时,才从‘夏墟’出发,渡过河后西迁到邠。然后,又从邠向南发展,相续迁徙到周原和沣西的”(张玉勤《周族起源考》,载《山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考古学者王克林先生在《华夏文明论集·周族、周文化的起源及有关问题》中运用了大量的考古、历史材料,论证了“周人崛起于晋南汾水下游吕梁山一带”,“大致从商迄殷,至少有五六百年的时间,周人都活动迁徙于今晋南、吕梁山和黄河两岸”.。《国语·周語上》记载:周祖后稷“服事虞夏”,今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当是虞夏的故地和遗存。夏朝时,周族得到优厚待遇,所以,在春秋时常以“有夏”自居。“大夏在汾、浍之间”,说明当时周族当居于今晋南。后来,夏的中心南迁到豫西北。周人既得宠于夏,夏人将晋南及河西渭水流域教给了周人,以代替夏人统治西方诸国。夏朝末期,夏族衰落,商族兴起于东方,其势力扩张到晋南,迫使周族西迁。由于周人在夏时获宠,所以,周人素有尊夏抑商的传统,这在《左传》等古典文献中不乏其例。周人在灭商之后,追溯其早期历史时,把晋南的汾、浍称为“夏”、“大夏”,这是合乎清理的。当然,从夏朝末到商朝初、中期时,周人受到打击,失去了对魏地的统治。到了商朝末期,周族于西方在姬昌(后来的文王)领导下日渐强盛,进而向西北、河东扩张,“自岐山徙都于丰”。继之,扩张到河南西部,为灭商创造了条件。西伯姬昌(文王)时,周人重新统治了魏、骀、芮、岐、毕五国。

关于古魏国的疆域,《毛诗·魏譜》云:“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其之“河曲”是指今山西省芮城县境黄河拐弯的夹角地带。雷首山是指“今中条山西端第一名山······黄河以东以北之河曲地区”(,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輯释》)。大抵近乎在今运城地区。虽然其时方国魏之封地如此辽阔未必完全可信,但是,如果说魏国地域跨今中条山而有今芮城及中条山以北诸县,却是很可能的。因为其东邻的虢国,都城上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的李家窑(见《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载于《考古通讯》1958年第11期),而虢国的陪都大邑下阳却在黄河北岸的今平陆西南10公里的太阳渡村,成为跨河而国。再如,魏国的西邻芮国,也是跨河而国。魏虽然其北边有东西走向的中条山阻挡,然今芮城东北山上虞舜时就有运盐古道(《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载于《文物》2006年第3期),另外中条山西端与黄河之间也有一条窄窄的并不太平坦的南北走向的地带可以相通,成为魏国沟通南北疆域走廊,也使魏国成为跨山而国成为可能。

夏朝末期,商族日渐强大,及至成汤灭夏,建立起商人政权,迫使周族西迁,魏国也失去了周人的保护,更受到商人的打击,其疆域必然会缩小。魏国在中条山以北的广大地区便成为冀(今河津市东北)、韩(今河津与万荣之间)、郇(今临猗县南铁匠营附近)、董今闻喜县东北20公里)等国所占据,古魏国的封地似乎仅剩下今芮城县的北半部。今芮城县沿黄河的南部和东部归都于今陕西朝邑的芮国所有,故有虞、芮两国争、让闲原历史记载。今芮城、平陆两县交接之处有个“檀道庙”,庙里有块明天启二年的“虞芮界畔碑”。

周武王克商,建立周朝。为巩固其政权,周人将王室宗亲及元勋功臣和其子弟分封到各地,《荀子·儒效及君道》说,当时周人“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建立起一批军事据点来控制政局,取代商人旧的方国之君。周人对待旧方国之君的办法是,将原来的旧国君或消灭或迁离,但原国号不变,从而使原有的方国失去作乱的基础。例如:魏国的西邻芮国,其旧芮君和虞君虽然都有过追随周文王的经历,但在这次大分封的社会变革中,却没有获得周人的恩宠宽容,而被迁到西方边陲之地(今甘肃华亭),其原来的国号和地盘由周王室姬姓子弟占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魏国的旧国君也可能被姬姓子弟所取代,魏国之君也由旧妫姓变为新姬姓了。

《史记·魏世家》引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这是说古魏国乃周武王克商后分封的姬姓子弟国。

在这次社会大变革中,周人既能改换芮、魏两国之君,也就能重新调整两国原来的封地疆域,使之更适合两国新君的管理。调整后的魏国,占据今芮城的中、东部,西部靠黄河的一小片土地则归主体在今陕西朝邑的芮国。到了春秋时,北方晋国发生曲沃代翼的内战,芮国曾跟随虢国以王命讨伐曲沃,大概就是从黄河东岸这块土地上出兵的。《诗·魏凤》有《伐檀》篇,今芮城县东北与平陆交界处有“虞芮檀道庙”、“檀道村”,其北边中条山上有“檀岭”,这里的“檀道”,就是由当年魏人伐檀时经过的道路而留下的名字。

西周时,魏国的地位在芮国之下,国力也不太强,这主要是魏国的统治者暴虐,尤其是后期的统治者对人民压迫更是残酷。《诗·魏凤》共有7篇,其产生的时间“今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晋昭侯到晋献公(前745——前650年)”(金启华《诗经今释》第2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毛诗·魏譜》云:“魏君嗇且逼急,不务广修德于民······当周平、桓之世,魏之变凤始作”。一般贵族也往往以守财奴面目出现。当然,西周时期,魏因地处舜乡,可能在某中种程度上具有尧、舜躬行节俭之风,到春秋时发生渐变,《魏凤》注重忧思悲慨之情,多作于晋献公灭魏前夕,大抵因国人对政局充满忧虞,对自己之命运多有悲叹,所以才形成这种风格。这些诗篇也有不满魏国政治的言论,以至于把魏君视为“硕鼠”,而“誓将去女(汝)”,逃到他们向往的“乐土”去。

古魏国存世500余年,历史记载残缺。见诸史籍的事件,只有“芮万入魏”一事。

周平王时,魏国有个国君,谥号 曰“武公”。

《左传·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周桓王十一年(前709年),西邻芮国发生政变,芮万因为不是荒淫无道,就是信任奸谗,被其母赶跑,到魏国政治避难。魏人接纳了他,魏人让他留居于今芮城县西20里的郑村,筑城而居。

又《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紀年》云:“(晋武公)八年(前708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到了次年(公元前708年)的冬天,“王师(指周天子派的部队)、秦师围魏,执芮伯万以归”。联军将芮万抓捕带回了东周王城。一年后,芮伯万被王城之戎迎走。

【灭亡】: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史记集解》服虔曰:“三国皆姬姓,魏在晋之蒲阪河东也。”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古魏国为晋国灭亡。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

【都城】:魏(芮城县县城北2.5公里处的古魏镇龙泉村)。

《史记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及《芮城县志》等亦有记载。历代史家对此未有歧义。

西周、春秋时,魏国的国都在今芮城县北的龙泉、柴村、永乐宫之间。

【考古】:古魏城遗址。

古魏城遗址:古魏城遗址是原芮城县八景之一——“魏城春色”所指的风景点,北依条山,南望黄河。城中东有柴村、涧西、铁家庄,西有前、中、后龙泉3村和城南沟村。古城内外,泉水纵横,东有万仙泉,西有龙泉、贾公泉、地皇泉等。《水经注》即记其“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唐大和石刻《龙泉记》称其“灌溉百里,活芮之民,斯水之功也。”永乐宫由永乐镇迁来后,座落于古城之南部正中央,与中龙泉村之唐代建筑五龙庙、县城北之宋寿圣寺佛塔组成天然的文物群,气势宏伟,风景优美,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956年和1961年经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对古城进行考察发掘。城址平面略呈方形,方向正北,东、北、南三面城墙呈直线高出地面1—7米不等。东城墙全长1268米,南城墙长1150米,北城墙与此相近,西城墙长约1000米。城周长4500米。城基宽度为13—15米。城墙由夯土板筑而成,北城墙保存最好,矗立地面最高处达7米左右,初勘仅发现城门2处。

古城之文化堆积有3种:一为从古城出土的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陶器、玉圭和其它细石器。其中西周青铜器两件、大石铲、石镢两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夔纹双耳簋与红石铲、有孔石产为二级文物。一级文物中的青铜器叔向父簋,内铸铭文3行15字:“叔向父为备,宝簋两,宝鼎二,宿孙子宝。”另一青铜器叔伐父鼎,内铸铭文一行5字:“叔伐父乍(作)鼎。”其作器人分别为叔向父和叔伐父。据考,叔向为晋国大夫羊舌氏一族,器物主人当为魏国贵族。此两器已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戴遵德先生研究,发表有《芮城柴村铜器铭文考释》一文。此外出土还有编钟及车马器中的车銮、车軎等。二为发掘的战国时代的筒瓦、板瓦和鬲、豆类等残片,瓦类纹饰有交错绳纹或直绳纹等,皆泥条盘筑。此外有小口罐、盆、鬲等为泥质灰陶,腹部饰有绳纹或素面。三为在北城中部有少量汉代堆积,包含汉代粗直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甚多,似乎在汉代古城之全部或一部分还在继续使用。另外,1959年11月在永乐宫新址纯阳殿下土方工程中发现春秋古墓葬6个,春秋末、战国初墓葬各一个,压在文化层的下面。

【世系】:无。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zah30877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36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