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领的真实事迹(他是开国少将在抗战时期)

发布日期:2025-02-02 03:19:10     作者:袹路袹街     手机:https://m.xinb2b.cn/tech/zrg163329.html     违规举报

在抗战史上,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故事,就是孙立人活埋1200名日军俘虏。

根据流传的版本,时间是1943年,孙立人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俘虏了1200多名日军战俘,孙立人下令:“这些狗杂种!你们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最后,这1200多人全部被活埋。


这个故事因为太解气,在网上流传极广,但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其实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这1200名日军根本没有被活埋。

不过,就在这个故事的同一年,在八路军的地盘上,还真发生了一次活埋日本鬼子的事。

下达这个命令的人名叫曾美,1955年官拜少将,2015年才去世。


曾美1914年生于江西兴国县,15岁就参加了革命,曾担任红军总司令总作战科的参谋,他的直接领导,就是周公。

曾美的原名叫曾昭泰,周公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不太顺口,就问他愿不愿意改名字。周副主席给自己改名,那可是莫大的光荣,当然愿意了,曾昭泰就选了一个“曾美德”,做人要有美德嘛。但周公觉得“德”字有些多余,“美”字就包含了“德”字之意,就说省掉“德”,就叫曾美吧。

在长征时期,曾美有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给遵义会议选址。

为了确保安全,需要找一处相对隐蔽的宅院,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曾美。周公告诉曾美,有一处宅院不错,你去看看,如果合适就定下来。曾美按周公说的,在凤凰山下找到了这处宅院。一打听,这处宅院是国民党军25军2师师长柏辉章的公馆,当地人称“柏公馆”,装饰非常奢华,天花板上的吊灯都是进口的,红漆地板,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非常适合开大会。

曾美仔细检查了柏公馆,确认没有安全问题,就回去把情况汇报给周公,在周公的安排下,大部队陆续进驻柏公馆。就在这里,召开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1943年6月,快到“七七事变”6周年了,为了鼓舞军民抗战斗志,组织决定在山西崞县的西头村召开纪念大会。在西头村开会,颇有些“太岁头上动土”的意味,因为距此五里外,就有不少日伪军据点。开会这么大的动静,日伪军是肯定要来找麻烦的。确保安全的任务,就交给了曾美。

曾美知道日伪军肯定要来,就提前布下了观察哨。果然,到了开会那天,就听到有人喊:鬼子进村了!曾美不慌不忙,先让民兵护送群众安全撤离,然后由四中队当诱饵,吸引鬼子上钩。同时,一中队绕到敌军身后,扎上口袋,关门打狗。

一阵手榴弹“伺候”,先倒下6个鬼子,剩下15个鬼子带着伪军企图逃窜,结果因地势不熟,窜到一个窑洞里,等于进了死胡同。

曾美有两个选择,要么强攻,但要付出战士们的伤亡,另外就是劝降,可无论怎么劝,鬼子就是不听,甚至还朝外打枪。鬼子的意思非常明白,无非是等援兵赶过来,里应外合吃掉八路军。

曾美看了看窑洞,笑了,一个活埋鬼子的计划很快就做好了。


听说八路军要活埋日本鬼子,数以千计的乡亲们不用招呼都扛着工具过来了,怀着对鬼子刻骨的仇恨,奋力地挥舞铁锹,填埋洞口。有的乡亲因为被挤在外面,甚至都没机会动手。

没多久,窑洞的洞口被堵得严严实实,成了一个不通气的坟墓,被困在窑洞里的鬼子没有等到他们的战友,就全部被活埋了。

曾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担任过北京军区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司令等职,直到2015年才去世,活了101岁高龄。

都说抗日的人长寿,此言不虚。

据曾美的大女儿回忆,“老人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要求,每天的一日三餐很有规律,而且无论吃什么,都不会多吃。很多老人上了岁数以后都特别注重养生,但是父亲从来没有刻意这么做过。”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tech/zrg16332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科技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