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制很多人都不陌生,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都要确定工作时间是以哪种工时制度执行,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时制,你知道你的岗位属于哪一种吗?
据了解,目前我国全日制工时制分为三类,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其中综合工时制与不定时工时制又被称为“特殊工时制”。此外,《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三节又规定了非全日工时制。
那么,这些工时制有什么差别?
标准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是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2008〕3号)的规定,标准工时制下,工作时间计算方法如下:(一)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二)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三)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四)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一)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二)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三)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综合工时制
综合工时制是针对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所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一) 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二) 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旅游、供销、轻工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三) 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不定时工时制
不定时工作制是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所限,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二)企业中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非全日工时制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三里c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