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春光桃花林寺是有)

发布日期:2025-02-19 10:37:57     手机:https://m.xinb2b.cn/yule/news318813.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如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或者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的思想感情。赏析如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

大林寺桃花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或者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的思想感情。

赏析如下: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且不只是有脚而已,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yule/news31881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运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400 second(s), 77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