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票房(港片的黄金时代)
文 | 吴刚
电影《黄金时代》上映恰逢国庆档,与《心花路放》、《亲爱的》、《痞子英雄2》、《麦兜我和我妈妈》同档。
从宣传角度,导演许鞍华继《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之后再度携手编剧李樯倾情打造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短暂一生的电影《黄金时代》,出演萧红的是国民女神汤唯。
冯绍峰、朱亚文、黄轩分别饰演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这三个萧红生命中重要的三个男人,连绿叶也是形神兼备的王志文版鲁迅,这样的黄金组合不能不说令人十分期待。
观众们带着对导演,对编剧,对演员的期待去电影院观看影片,却在观影中“发现”自己好像走错了地方,更像是坐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档案室在观看一部作家萧红的人物传记片。
《黄金时代》之所以票房渗淡,跟观众对电影的期待,以及导演对于电影的定位出现的严重偏差有着重要关系。
关于2小时57分的时长,的确吓退了一部分观众。试问,现在高速发展的年代,三个小时坐在电影院而不去接触任何电子设备的能有几人呢,虽然影院安排的场次大都不是黄金时间段,但是真正愿意在国庆假期选择这部电影的观众,是接受这个电影时长,也愿意花时间去观看这部电影的人群。
不管是电影中使用的对白,还是插述闪回,以及演员直接面对镜头的表现手法,之于一部纪实电影来说,倒算不上是离奇。但是对于期待去影院看一部精彩电影的观众来说,他们更想期待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是人物之间的冲突碰撞后的火花。
很明显,《黄金时代》太过于文艺,表现手法也太过于平实。
就好比,一本《三国志》真实、精炼、但艰涩难懂;而《三国演义》具有非常丰富的感情色彩,情节灵动,精彩,甚至有些夸张。
但是《三国演义》只是小说,而《三国志》才最接近真实的历史。
《黄金》一片的拍摄手法,让本片在观众心中被划归到了纪实片的行列,而纪实片本身就不如商业片,剧情片和无厘头的喜剧片,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当然,拍摄的手法不一定是《黄金时代》票房不佳的决定因素。
另一方面,影片的宣传方过分自信,不去分析市场观影人群的心态有很大原因。影片上映几天就被贴上了不耐看的标签,并在网络上快速流传,这太大程度影响了观影人群的选片取向。宣传团队没有拿出及时补救方案,听之任之,任由电影失去大批观众群。
以往的许鞍华式的电影风格,难觅踪影。以前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玉观音》比较精彩,却因为电视剧《玉观音》先期播放,观众心目中安心就是孙俪,杨瑞就是佟大为,纵然电影《玉观音》较出色,也难有好的票房收入。
这次又有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先入为主,对于这种情形,投资方应该对市场占有率可能饱和有一个预估,如何规避重复在一个题材上投入资金的风险。
总之一句话,是迎合观众的口味,还是坚持导演自己对题材的诠释,是需要制片方考虑的问题。你打着快餐店的旗号,却只提供需要时间等待的精粤菜,不能怪营业额太少。市场有时候看似无情,有时候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