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
说真的,对生活在没有贵族或隐匿了贵族的社会中的人来说,要想看懂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有难度的。但有个原因促使我们看它——“凤凰男”这个词开始盛行。其实,这一形象在人类文学长河中并不少见,盖茨比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个与之同样著名的,是《红与黑》里的于连。
用金钱和处心积虑堆积的幻梦
原著小说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小说中评选出百部最优,《了不起的盖茨比》众望所归,高居第二位。
初读这本书的中国读者可能会因为怀有太高的期待而略感失望。这是因为要领略这个故事的美,得先弄明白什么叫“爵士时代”。
“一战”结束之后的十年间,经济大萧条尚在转角,元气未伤的美国进入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美国梦”像一个令所有人心醉神迷的气球;“富二代”和暴发户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仿佛没有明天,今天就是永远。菲茨杰拉德就是“爵士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记录者。
菲茨杰拉德出身寒微,“一战”时应征入伍,当了一名少尉。在此期间,他和一个贵族少女订了婚,可退伍之后,他回到原来的阶级,未婚妻立刻退婚。菲茨杰拉德失望之余,闭门写出了处女作《人间天堂》,由此一炮而红,也顺利地与前未婚妻破镜重圆,娶到了梦中人。
似曾相识吧?除了结局不同,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情节有八成相似。原来,菲茨杰拉德写的是自己的故事。所幸的是,无论是小说还是同名电影,都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使我们免于陷入肉麻的初恋式独白。
故事从一个叫尼克的年轻人的讲述开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相貌平平,性格温和,拥有善于倾听和守口如瓶的特性,因此成了一个“倾诉集中地”(在你我身边应该都有这样的人吧)。不仅如此,他还是“富三代”,但自己混得平平,所以又有了成为上流社会和平民社会之间的连通器的前提。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尼克来到纽约东部的一个小岛上,像揭开面纱一般,一层层、一步步地走近了邻居大亨盖茨比的生活。
盖茨比携他那不知从哪儿来的巨额财富,过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挥金如土的生活。
对这种生活,原著中用整整一页的文字描述了往返于火车站和豪宅之间的“公共汽车”,以及半小时榨两百只橙子的榨汁机;而电影中则用了一个介于歌舞片和蒙太奇之间的片段,借尼克的眼睛,走入了那座夜夜笙歌的城堡。豪华一词已经不足以形容此处了,这是一个幻梦,一个用金钱和处心积虑堆积的幻梦。电影的点睛之笔,是借一个老佣人之口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这一切只是一个精美的假象,但它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答案是:黛西。
他太effortless了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让莱昂纳多再一次失意于奥斯卡影帝,却毫无悬念地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距离电影上映已经时隔三年,但毫不夸张地说,电影带来的复古潮流仍然在影响着今天的时尚圈。在影片中,造型师将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的精致奢华还原甚至发扬光大,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当然是黛西的衣饰装扮。
当黛西穿着白色羽毛蓬蓬裙在迷离的白纱间首次现身的时候,她当得起我们被原著挑起的对盖茨比梦中情人的期待。当她穿着缀满水晶的蓝灰色皮草,神情倨傲地出现在盖茨比的客厅上方,似乎一字不用就诠释了盖茨比所仰望的那个世界。
饰演黛西的女演员是英国人凯瑞·穆里根,她擅长饰演被原始欲望驱动的坏女孩。与好莱坞女演员相比,她有着英国演员普遍具有的复杂敏感的气质,带着一点不管不顾的童真,这使得她驾驭黛西这个角色有了先天优势。
然后,来说说莱昂纳多饰演的盖茨比。关于盖茨比,小说中对他外形的直观描写其实并不多,最入木三分的在这里:“这是极为罕见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这是你一辈子也不过遇见四五次的。它似乎在面对整个永恒世界的一刹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这几句话真的是菲茨杰拉德用来描写盖茨比的吗?可它却是那样完美地形容了莱昂纳多的笑容。这可能就是冥冥中的缘分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莱昂纳多并不是盖茨比最佳的诠释者。与外形无关,与演技无关。在英文中,有一个很毒辣的词,叫作“effortless”,直译成中文的话,大约是“毫不费力的”。但它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尚感及风度的时候具有只能意会的意思。譬如红透半边天的卡戴珊,就算再热辣、再时髦,上东区的名媛们一句轻描淡写的“不够effortless”,她就永远是只想要费力飞上枝头的麻雀。
盖茨比绝不应该是effortless,相反,他引发人性痛苦的点正是用力。他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用力的人。
而莱昂纳多,太effortless了。他的effortless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轻松感和掌控感,正是他气质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也是他真正贴合盖茨比灵魂的障碍。
用来破题的改编处
与小说相比,电影的特点是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故事张力完全爆发出来,因为观众不会像读者一样,将一部电影几遍甚至数十遍地回味。也因此,电影导演常常会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一些点破主题的剧本改编,这往往是导演最用心的部分,亦是电影最精华的部分。
《了不起的盖茨比》用来破题的改编处发生在这里:
在最后摊牌的时刻,黛西的老公汤姆揭发了盖茨比普林斯顿的学历是假的,然后用嘲讽的语气说:“你永远也不可能变得和我们一样,这是在血液里的,你懂吗?”他的这句话撕破了盖茨比的风度,他发狂了,也从这一刻起,他注定彻底地失去了黛西。
痛苦来了。不痛苦,就无法被震动,这是肯定的。一部电影,总要给人的心脏带来一些不适,才能触动人们被日常生活麻痹的那部分神经。当我们看着盖茨比那张之前一直镇定自若的面孔在一瞬间变得扭曲、丑恶,我们知道,这一瞬间的扭曲和丑恶才是真正的盖茨比,是脆弱却真实的他。
可惜这脆弱真实不为黛西所容。她不过是一朵在温室里被宠爱浇灌的花朵,任何可能带来风雨的危险都让她唯恐避之不及。她本以为盖茨比可以提供和她老公提供给她的一样舒适的生活,再加上爱情,那再好不过,但如果这种生活不能得到长期保障,爱情与之相比,不过是不值一提的东西。
盖茨比足够了解她,所以从来没打算给她看这些。但汤姆也足够狡猾,他逼得盖茨比露出了真面目。从这一刻起,盖茨比的梦碎了。那倾其一生追逐的绿光,和绿光里的梦中情人,再不会为他所有了。
因为不算计
电影和小说的结局是一样的,留给盖茨比的是两个选择:陷入牢狱,或是死去。
作者为他选择了后一个。在现实中,菲茨杰拉德有了钱娶了意中人之后,因为对方挥霍无度而一生苦于四处赚钱,最后染上了酒瘾,郁郁寡欢,英年早逝。也许他想透过这部小说表达:将一切停留在没有得到她的企望中,才是最好的结局。
最后时刻的盖茨比,应该还在等待着黛西,等着她来说一句“我爱你”,就可以无怨无悔地为她顶罪入狱。可惜他等来的不是黛西,而是阴谋与谋杀。故事的结尾,似乎盖茨比是唯一的输家,而那一对衔着金汤匙出生的黛西夫妇,留下了两段爱情,拿走了两条人命,只是轻松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是将这个世界照亮的东西,从来不是蓝血贵族与美颜,不是锦衣玉食,而是盖茨比的赤子之心。当爱情变成了理想,你能分得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吗?对盖茨比来说,人生从不存在选择:如果她在套子中,那么就到套子中去;如果她在幻梦中,那么就到幻梦中去;如果她在死亡中,那么就到死亡中去。盖茨比为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不算计。
不算计。简简单单三个字,试问你我,谁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