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五岳归来不看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联想到哪儿?你会联想到黄山吗?确实,黄山就是因为轩辕黄帝在此得道飞升而得名的。
这座徽州治下的天下奇山,秦时,因山石青黑而称黟山。到了唐代,出了册《周书异记》,其中有“神仙传”记述:江南黟山,云凝碧汉,气冠群山。古木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甘冽清泉,冬夏不变,沐浴其中,万病皆愈。并述轩辕黄帝统一华夏后,偕容成子、浮丘公诸卿,在此沐浴修行,采药炼丹。后黄帝得道成仙,乘白龙飞升。至今,黄山仍留有黄帝乘龙飞升处。
笃信道教的唐玄宗李隆基,闻之此事,深信不疑。知李唐天下还有如此美妙之所在,便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下诏,改黟山为黄山。由黄帝而得名的黄山,从唐延用至今。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是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说的话。民国年间,又有人将此话归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在领略了黄山美景后,古今名人又给了它更多锦上添花的赞美;“天下名山”、“人间仙境”、“秀甲九州”、“华夏第一奇山”、“第一江南胜处”、“震旦国中第一名山”,凡此种种,溢美之词,不一而足。
自1979年小平登黄山后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要有雄心壮志,把黄山牌子打出去。”黄山倒是真把牌子打出去了。首先,取消了传承千年的徽州称谓,改称黄山市。接着申报世界遗产,加大宣传力度。再后来,黄山正如邓公希望的那样,变成了发财的好地方。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总感觉对黄山的宣传有误导之嫌。到黄山旅游,给人留下的印象,除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自然风景外;没有什么文化底蕴。这样的风景区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发的自然风景区张家界、九寨沟又有什么区别呢?!
导游指点游客寻找的是;哪里有拜月的天狗,哪里有孵蛋的天鹅,哪里有捕鼠的双猫,哪里有抓鸡的老鹰,似乎找到了,就满足了,就算游黄山了。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导游指着一棵松树说:这就是“团结松”,它刚好有56个枝干,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的大团结。不信你可以去数。当然没人去数。不过,我觉得浑身不舒服。千万别轻看了导游的作用,所有的导游用同样的说词去诠释同样的事物,这种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呵。他们是超大型的播种机,他们是特大型的宣传队。这种政治图解式的导游说词,会使人误以为黄山的文化内涵就是如此肤浅。这实在是在误导黄山。
黄山应多搜寻文化的踪迹;从秦时命名为黟山始,至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更名,其间,史籍上仅记载过汉末退隐的会稽太守陈业在此落户。
地以人重,首先将黄山宣传于外的是诗仙李白。李白因故人韦仲堪当青阳县令,顺道访友并至新安游黄山,黄山的“醉石”就是因他而得名。相传李白在此醉酒,绕石三呼;“五岳寻仙不嫌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仙曾在此为一对白鹅而作诗换鹅。并写下了送温处士归黄山诗,流传至今。
除了诗仙外,唐代还有三个和尚与黄山结缘。一个是来自洛阳的志满和尚,他在黄山温泉一带结茅而居,后在桃花涧建了祥符寺。另一个是印度和尚包西来,他编麻为衣,冬夏不易,人称麻衣祖师。是黄山第一个苦行僧,他在黄山修建了翠微寺。第三个就是诗僧释岛云,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第一个登上天都峰,在鲤鱼背旁结芦而居的人。并留下《登天都峰》诗一首:“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
宋景佑年间(公元1034一1037年),歙州有了第一本黄山山志《图经》。但,山上仍被视为仙境,山下人把峰峦间的松涛、鸟语、猿啼,当作缥缈的“仙乐之声”,“林涧之下,岩峦之上,奇踪异状,不可模写。”真乃“神仙之窟宅。”
时间又过了三、四百年,黄山在元代只是偶有采药人在攀登天都时,才发现“鸟道如线”,要“裹粮以上,三日始可达。”
明代是黄山开辟的鼎盛时期,首功应归明万历年间的普门和尚。他来自山西五台山,云游至黄山,在玉屏峰下披草莱,拓丘壑,创建了文殊院(今玉屏楼旧址)。至今玉屏楼前仍有“普门跌坐石”,并传下“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之说。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又改建“法海禅院”为“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还送来了金佛像等一应佛事用品。黄山因此名声大躁,最多时日达僧众千人。现慈光阁前有千僧灶遗踪,普光和尚应为黄山的开山大师。
嗣后,汪元功修文殊天梯和莲花峰中路径,使登山有路可循。
徐霞客是为宣传黄山不遗余力的人物,他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二月和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九月,两游黄山。前一次是隆冬,仰见群山盘结,冻雪成冰,莲花天都诸峰,争奇竞秀,绝壁危崖,怪松悬结,愈短愈老,愈小愈奇。后一次重游是金秋,只见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如图绣,山高峰巨,雾气去来,秀色可揽。他写的前后两篇《黄山游记》,成为黄山旅游文学作品中的绝唱。
再后来,朱明王朝的灭亡和满洲异族的入侵,使一批江南读书人,对功名己渐淡薄,对世态更是漠然;他们寄兴山水,隐于书画,黄山就是他们的世外桃源。从而在中国画坛上产生了以石涛、梅清、渐江为代表的“黄山画派”,他们都是明亡后出家,游踪遍及黄山诸峰,师法自然造化,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他们三人被称为黄山画派的“三巨子”和开山祖师。
明末清初,和黄山有关的还有两个名人;一个是明崇祯年间任礼部侍郎,南明时任礼部尚书的文学家钱谦益。他于公元1641年游黄山,写下了洋洋数千言的《游黄山记》。然而,此人全无气节,清兵一到,率先迎降。此后清朝虽赏了他一顶乌纱,但《清史稿》上还是把他钉在了“二臣传”的耻辱柱上,黄山当然不会留下他的任何痕迹。
另一个与他同时的小人物,江天一就不同了。江天一因协助其师金声抗清,兵败不屈,慷慨赴死。所以,黄山把最美丽的山峰之一始信峰,献给了他。始信峰上有一块石头,传说江天一坐过,后人将石头命名为“寒江子独坐处”。李一氓还题了一块“寒江子独坐”石碑立于峰顶。
清代没有在黄山留下什么胜迹。
民国时期的黄山很热闹,这主要归功于国民党元老许世英和张志中先生,他们制定规划,整修道路,广建屋宇,使黄山逐现人世。“大好河山”就是抗战时期第三战区副司令唐式遵于1937年所书。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更有众多名人在黄山留下踪迹。艺术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黄山旅游就不要看自然风光了;当然不是。不过,江山还需文化捧,腾出一些空间,寻找一些黄山文化吧。
对黄山的风景的描述前人、今人己极尽笔墨,我再写,就有狗尾续貂之嫌了。我的感觉是:自然风光的展现全凭想像力,你觉得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当你居高临下,放眼望去;但见无穷无尽的峰嶂,浓青、浅绿、沉黛、黄红赭紫,靡色不有,简直是画家打翻了颜料缸。再看群山,脉络分明,向背各异;这些纵横错落的峰峦被夕阳一蒸,就像千军万马,甲光闪闪,准备一场厮杀。再细看,又像是身着云衣霓裳、金冠霞帔的群仙,正簇拥着去玉虚宫赴会;这景色太壮观、太灵幻,岂是一枝秃笔能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