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看上去机会很好的新事业,又可依托原有企业的品牌、渠道、经营诀窍等多种资源,还有企业初期投入的巨额启动资金,但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不成功的新事业没有按创业管理方式运作。什么是创业管理?
所谓创业管理,就是白手起家,基本上依靠自有资金,使新事业开始赚钱并进入良性循环的管理方式。它有5个要点:
1.以生存为目标新事业的首要任务是从无到有,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卖出去,掘到第一桶金,从而在市场上找到立足点,使自己生存下来。在创业阶段,生存是第一位的,一切围绕生存运作,一切危及生存的做法都应避免。
最忌讳的是在创业阶段提出不切实际的扩张目标,盲目铺摊子、上规模。什么是生存的基础?只有赚钱。赚钱是企业生存的惟一基础,赚钱是创业管理的首要目标。在创业阶段,亏损,赚钱,又亏损,又赚钱,可能要经历多次反复,直到最终持续稳定地赚钱,才算是度过了创业的生存阶段。
2.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创造自由现金流现金对企业来说就像是人的血液,企业可以承受暂时的亏损,但不能承受现金流的中断!什么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呢?就是不包括融资,不包括资本支出,以及不包括纳税和利息支出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一旦出现赤字,企业将发生偿债危机,可能导致破产。
自由现金流的大小直接反映企业的赚钱能力,它不仅是创业阶段也是成长阶段管理的重点,区别在于对创业管理来说,由于融资条件苛刻,只能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运作来创造自由现金流,从而管理难度更大。创业管理要求经理人必须锱铢必较,像花自己的钱那样花企业的钱,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加速周转、控制发展节奏。
3.所有的人做所有的事新事业在初创时,尽管建立了正式的部门结构,但很少有按正式组织方式运作的。典型的情况是,虽然有名义上的分工,但运作起来是哪急、哪紧、哪需要,就都往那里去。这种看似的“混乱”,实际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状态。
每个人都清楚组织的目标和自己应当如何为组织目标做贡献,没有人计较得失,没有人计较越权或越级,相互之间只有角色的划分,没有职位的区别,这才叫做团队。这种运作方式培养出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忠诚。即使将来事业发展了,组织规范化了,这种精神仍在,成为企业的文化。
在创业阶段,经理人必须尽力使新事业部门成为真正的团队,否则是很难成功的。这种在创业时期锻炼出来的团队领导能力,是经理人将来领导大企业高层管理班子的基础。
4.经理人亲自深入运作细节经历过创业的经理人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曾经直接向顾客推销过产品,亲自与供应商谈判过扣点,亲自到车间里追踪过顾客急要的订单,等等。这才叫创业,要不一切怎么会从无到有?
由于对经营全过程的细节了如指掌,才使得生意越做越精。“细节是魔鬼”,生意不赚钱,就是因为在细节上下的功夫不够。需要注意的是,当企业步入发展阶段,经纪人需要改变方式,注意授权,避免事必躬亲。
5.奉行“顾客至上,诚信为本”创业的第一步,就是把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卖给顾客。企业是发自生存的需要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的。经历过创业艰难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一生都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可以说是铭心刻骨。再有,谁会借钱给没听说过的企业?谁会买没听说过的企业的东西?谁会加入没听说过的企业?企业靠什么迈出这三步?靠的是诚信,也只有靠诚信。所以,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后人杜撰的,是创业阶段自然形成的。创业管理就是在塑造一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