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草原的作品(描写草原的文学作品)
国人的视野中,提起契诃夫,大概就不能不想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俄国专制社会控诉者”这样的标签。
我们读《变色龙》《胖子与瘦子》《公务员之死》,在滑稽夸张的故事背后,看到的是一个能让人身上的奴性与卑琐穷形尽相的战斗型作家。
而那些没有明显批判锋芒的创作,那些泛着“淡淡的哀愁”、无从索解的怀疑气氛的作品,则被数百年来的批评家们选择性地边缘化了。
而他的《草原》按照旧式的批评框架来看,就是这么一篇看似“无关宏旨”的作品:从对人世的描写来看,它并没有着力勾勒人性之病态或用批判来反证理想。
从对自然的描写来看,它也没有落入单纯地“讴歌大自然”或是劝谕保护生态的立意当中,而是通过对人世与自然的赋格般的对位描写,契诃夫向我们展示了其艺术技巧的独具一格与精神命意的深邃高远。
其实,我更愿意把《草原》当作一篇优美的散文来欣赏。读完整篇文章,你找不到任何人物之间的对立,也找不到通常在一般小说中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简练、纯净、明亮的笔调,散文式的结构,大量的景色描写,这一切使得《草原》看上去像一部干净单纯的散文诗,优美中透着苦难,纯洁中透着神秘。
《草原》本身并无复杂的结构,全文自始至终由“旅行”牢牢占据着,正如作者所言只是“一个旅行故事”而已,全文借助巨大的景色美和人的生存企求之间的对比呈现小说主题。
大自然是如此令人陶醉和向往,然而生活在其中的生命却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和艰辛,在大自然的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渺小和无力。
九岁的叶果鲁希卡,带着梦想,和一群成年人一起外出,第一次单独离家的他,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惆怅,也有欢欣和好奇。
迷茫是因为第一次出门,看不到前方的路在哪里,不知道将要走向何方。快乐是因为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处在人生无忧无虑的季节,还没有体味到成人那种生存竞争和烦恼。他所看到和关心的只有景色,这种快乐和草原的美色融为一体。
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自然风光,于一篇小说来看似乎是不太合适的,但是我们读来却并不感到厌烦,却有一种亲切细腻的感觉,读后如一股凉风拂过浮躁的心灵,使人感到平静和舒爽。
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夫,一个凄惨佝偻的乞丐,也让人感到饱含着凛然的生命气息,毫无卑微之感。
但是,透过优美的风景,我们也能看到草原并非一片生机和美好,生活在草原上的穷人和流浪汉,在生命的苦痛中彷徨和挣扎,他们的命运让人感到凄然和同情。
自然与人世的双线索对位结构,让风景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与之相反,草原承担了对文本内在意义潜在重要的推助角色。风景因人的介入而获得了关照与思考,人世也因风景的对照获得了自我释义的新的标尺。
这篇小说的冲突并不体现于人世内部的矛盾,而更多显示于自然与人世对比之下的对命运残酷真理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