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养生法(每天生吃7颗风干板栗)
人年纪大了容易有腰腿酸软乏力的毛病,这是人老体衰的结果。
这样的虚症用药物效果不佳,需要慢慢地食养。
有一个传统的食养古方,对老年腰腿病效果不错。
这个古方就是吃风干的板栗,每天七颗。
【1】
栗:肾之果
中国是栗的原产地,历史悠久。《诗经》有云——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大陆最南端,只要是山清水秀之处,皆有自然生长的板栗。
中国人吃了几千年栗子,对栗子的功效有非常深入的认识,总结起来一句话:
栗为肾之果
这是唐代大医家“药王”孙思邈说的,意思是栗子补肾效果非常的好。
肾主骨,补肾就是补到了我们的骨头。中医认为,所有的种子都入肾经,可有的种子入肾是泻,而栗子是专补不泻。
【2】
为什么要吃风干的板栗?
人们习惯吃板栗只吃仁,丢弃了内皮。其实那层内皮虽看起来毛绒绒的,却有宝贵的作用。
在我的小雪和大雪的养藏汤食方中,用板栗需带内皮一起煮,为的就是取内皮的功效。
新鲜板栗那层皮不好吃。而风干之后,皮和仁皱缩在一起,吃起来别有风味。
【3】
板栗怎么风干?
您可以用一个网兜把新鲜的生板栗给兜起来,挂在家里通风的地方,比如阳台上。过个十多二十天,就风干了。
【4】
怎样吃才能起到补肾壮骨的作用?
古人给了我们具体的吃法——
吃风干板栗最好每天一早一晚空腹生吃
每天吃7到14粒,根据个人的消化能力而定,以吃后不感觉腹胀气为度。
不能狼吞虎咽地吃。干栗子仁是有点硬的。要含在嘴里,先用唾液把它软化,再嚼至少36下,把它嚼得碎碎的,然后连着唾液一起,慢慢地分三口咽下去。
为什么要这样吃呢?
人体消化淀粉,主要靠口腔分泌淀粉酶,所以我们吃淀粉类的食物在嘴里多停留,让它跟唾液充分混合,才能更好地吸收。从小,母亲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每口饭一定要嚼36下。
【5】
板栗生吃与熟吃的区别
风干板栗也可以用来煮养藏汤。煮汤吃,与直接生吃,功效有一点不同。
熟板栗脾肾兼补,以补气为主,气虚便溏、老人清晨腹泻,吃熟板栗可以调理。生板栗补肾壮骨,以补骨为主,治腰腿病或是预防牙齿松动,吃生的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