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历史(角形正方形两张历)

发布日期:2025-02-23 07:23:29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371173.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

七巧板的历史

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

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初再演变成七巧图。

“燕几”包括两张4X1的长桌,两张3X1的中桌和三张2X1的短桌。

“蝶几”是三角形和梯形的几,计六种十三只。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 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实用之余,转为清玩,变桌为板,具体面微,成为“七巧图”的前身。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37117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7 second(s), 78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