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3.14是怎么得来的(圆周率西汉魏国定)

发布日期:2025-02-23 07:09:38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464341.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里,就已经有了周三径一的记载。西汉末年,刘歆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547。到了东汉,张衡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622。但是,这两种建议都因为缺乏科学依据而很少有人采用。一直到了

圆周率3.14是怎么得来的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里,就已经有了周三径一的记载。西汉末年,刘歆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547。到了东汉,张衡提出把圆周率定为3、1622。但是,这两种建议都因为缺乏科学依据而很少有人采用。一直到了公元263年,三国时期魏国的刘徽创立了割圆术,才使圆周率的计算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又过了大约200年,到了南朝的时候,祖冲之更是把割圆术推进到圆的内接12288边形,算出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开创了一项世界纪录,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4643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322 second(s), 80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