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度与姓氏的关系(宗法诸侯宗族关系)

发布日期:2025-02-23 11:10:39     手机:https://m.xinb2b.cn/baike/news633941.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先秦时期,广大庶人与奴隶是没有氏的,他们不属于任何宗族集团,社会地位也低于有氏的居民,宗族成员因血缘就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因而他们是古代社会的贵族。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动,旧有贵族、平民、奴隶的界限开始趋向崩溃,自战国始,平民

宗法制度与姓氏的关系

先秦时期,广大庶人与奴隶是没有氏的,他们不属于任何宗族集团,社会地位也低于有氏的居民,宗族成员因血缘就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因而他们是古代社会的贵族。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动,旧有贵族、平民、奴隶的界限开始趋向崩溃,自战国始,平民和奴隶获得姓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先秦宗法制度亦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汉以后出现的封建宗族便广泛地包括了不同阶级的居民,从而使宗族和宗法关系明显地带上了阶级关系的痕迹。宗法关系在先秦社会中所涉及的是有氏的居民,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卿大夫、士,也包括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国君,但是由于天子和诸侯是国家和公共权力的代表,因而在他们与王室和公室亲属之间,宗法关系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是天子和诸侯的亲属也不得以其戚戚君位,尤其是已立氏的王室和公室后裔,对于天子或诸侯只能以君臣关系对待,而不能以亲属关系对待,即所谓弟兄不得以属通,天子和诸侯所受到的宗法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某些仪式中对相同血缘或近亲血缘的诸侯给以优待和尊重。如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baike/news6339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72 second(s), 78 queries, Memory 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