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韩信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他是淮阴人,年轻的时候家里穷,自己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本事,只好常常到别人家里去蹭饭,当地人都很讨厌他。 他经常去一个亭长家里蹭饭吃,吃了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烦透了。一天她就提早做饭,并且躲到里屋去吃。韩信来了,见他
韩信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他是淮阴人,年轻的时候家里穷,自己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本事,只好常常到别人家里去蹭饭,当地人都很讨厌他。 他经常去一个亭长家里蹭饭吃,吃了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烦透了。一天她就提早做饭,并且躲到里屋去吃。韩信来了,见他们家好久都没端出饭来,知道人家是讨厌自己,以后就再也不去了。 有一次,韩信在淮阴城下的河里钓鱼充饥,几个大娘在河边漂洗棉絮。一位大娘见韩信饿了,很可怜他,就送给他东西吃。大娘漂了几十天棉絮,就给韩信吃了几十天饭。韩信很感激她,道:“有一天我发达了,一定会好好报答您!”大娘很生气,道:“你不能养活自己,我看着你可怜,才给你吃的,难道是贪图你报答我吗?” 淮阴街上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一向看不起韩信,常说:“你们别瞧这家伙长着那么大的个子,又好舞刀弄剑,其实他胆子小着呢!”这天,他看到韩信从街上过,便跳出来拦住他,叫道:“韩信!你要是有胆不怕死,就给我一刀;你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闻言,许久没有说话,看着屠夫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终于,他伏下身子,慢慢地从屠夫的裤裆下面钻了过去。满大街的人从此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子太小,不是个男子汉。 韩信始为布衣时启示如下:韩信不是没有血性,更不是甘心受这样的屈辱,他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因此要保全自己。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些为了干大事而甘愿受一时屈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