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痞子(痞子天才成功记)

发布日期:2024-12-13 08:22:33     手机:https://m.xinb2b.cn/shenghuo/news516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天才痞子(痞子天才成功记)上一回我们已经聊过毕加索年少成长的的一些经历,包括著名的“蓝色时期”及“玫瑰时期”。痞子天才成功记——毕加索今天我们接着聊。 黑人时期与《亚威农的少女》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艺术圈充满一种躁动,大家都在努劲

天才痞子(痞子天才成功记)

天才痞子(痞子天才成功记)

上一回我们已经聊过毕加索年少成长的的一些经历,包括著名的“蓝色时期”及“玫瑰时期”。

痞子天才成功记——毕加索

今天我们接着聊。 
黑人时期与《亚威农的少女》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艺术圈充满一种躁动,大家都在努劲寻找艺术创作的新路径。 法国巴黎自然是一个主要的探索中心,那时候梵高已经被欧洲艺术圈发现,后印象派画风点燃了大部分艺术家的探索热情。

其中野兽派的马蒂斯就是代表之一,他跟毕加索也是好朋友,两人在后期经常互赠自己的画。1906年时候,毕加索也开始画出摆脱过去画风的作品《两个裸女》。原因一部分可归功于马蒂斯给毕加索介绍了非洲一些原始雕塑作品,让毕加索产生强烈兴趣,并持续投入时间进行研究。 这个时期紧接玫瑰时期,所以也有人称作毕加索的“非洲时期“或者”黑人时期“,他画面中的很多人物都出现非洲人特征,其中著名的《亚威农的少女》就在这一年开始创作。 《亚威农的少女》足足画了一年,据闻当时的创作初衷是希望讽刺性病滥交,人物原型为巴塞罗那亚威农大街上的妓女,所以最开始的名字叫《罪恶的报酬》。 草图出来的时候,是五个裸女坐在夜总会的舞台上,中间一名男子手捧骷髅,前景是一些花跟水果。(《亚威农的少女》草图) 完成草图后的毕加索并不满意,停了下来苦苦思索,经过几个不眠之夜,他才正式开始重新再创作。 他将之前构思的全部寓意去掉,毕加索此时认为作品最终的震撼力,不应该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绘画语言本身要有感人力量。 所以名字也改掉,直接叫《亚威农的少女》,画面变成我们最终看到的样子。

(《亚威农的少女》) 画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应该自行理解与感悟,所以那个时期的毕加索一度被外界归纳为表现主义画家。 比方康定斯基在德国创立的《青骑士》年鉴是这么认为的,“青骑士”曾是知名的表现主义代表团体。 我们看到《亚威农的少女》中的画面左边是三个正常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则很奇怪,显得粗野、怪异而且原始,甚至莫名其妙。 我们在【风格列传】的立体主义篇中将会对此画作更多的解读。 在这幅画里其实毕加索尝试进一步摧毁古典审美,连比例及人体的有机完整性、空间三维都一次性否定。 《亚威农的少女》问世之后,像一枚炸弹投向了巴黎画坛,收获了几乎任何一种伟大风格问世时候的基本“尊重“,就是被嘲笑、讽刺、漠视、抨击、甚至谩骂。 创作此画时,毕加索虽然仅仅26岁,但此前已经完成了7000多次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素描及版画等。

他也并非第一次遭受白眼,所以并不在乎外界看法,他开始非常兴奋的沿着这条路径继续创作,进入了后来被大家概括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在“分析立体主义”阶段的特点是每一幅画都有主题,但是大家比较难从肉眼中直接看到对应物。
物体被分解到背景当中,变成各种垂直、水平及倾斜线交织而成的块面,但如果多看几眼,又感觉具体的形象在浮现,再看几眼好像又被“溶解”,给人一种非常耐看的感受。 色彩在画面的作用被毕加索刻意的弱化,线与面的结构组合张力才是最重要的。

“立体主义“由此定下基调:不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这样的方式恰好能跟当时从色彩着手的野兽派拉开差异,非常的聪明。 此时一位叫乔治·布拉克的画家也跟毕加索相识,他其实也在探索类似方向,两人可谓相逢恨晚,一见如故。

(乔治·布拉克) 看到毕加索的创作草图后,布拉克似乎因此一下子打通了奇经八脉。 他后来成为推动立体主义快速发展的主要人物,跟毕加索彼此之间很多相互的影响,相关故事将会收录至【风格列传】的“立体主义篇“。 不久后毕加索又变了风格,他一生之中其实都在不断有所变化,所以毕加索一直不认为自己属于什么流派。 关于流派的划分其实多数站在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不然大部分艺术将无从谈起,无处入手。 毕加索风格的改变通常都伴随着女伴的更替,1912年他又在泡夜店时候爱上了一位美貌苗条的女子,就是玛塞尔·汉伯特(Marcel Humbert)。(玛塞尔·汉伯特) 当时玛塞尔其实已经有男友,也是画家,而毕加索也有女伴,就是已经同居了十年的菲尔兰德,诚然两人都是偷情,偷着偷着干脆一起到法国南部“私奔”。 此时毕加索也遇上贵人,就是德国画商卡恩韦勒(Henry Kahnweiler),他愿意购买并收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画作,并且持续了足足十年。 所以毕加索的经济条件也因此好了起来,在跟玛塞尔私奔的这段岁月里不但很惬意,在立体主义的探索路线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阶段。 
综合立体主义 
毕加索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其实也不长,从1912年开始到1916年左右。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数跟布拉克有创作互动,他们希望进一步寻求绘画艺术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必须是更加让人大开眼界,瞠目咋舌的。 于是他们开始了不停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但一直没有太具体的进展。
有一回毕加索刚好跟玛塞尔在画室的沙发上休息,一只小猫从窗外跳进来,不小心碰到桌面花瓶,掉到地上的花瓶打碎了。碎掉的玻璃及里面的混合了水的泥巴溅到地上的一张画上,与画面混合在一起。 毕加索看到这一幕后陷入沉思,忽然双手拍掌,很兴奋的告诉玛塞尔:这是神的启示。 毕加索开始顿悟绘画可以不局限于颜料,不局限于画纸,不局限于方形,“没有规则才能重塑规则”。 所以首先出现了一些椭圆形的画,这些画直接采用实物在画纸上拼合,比如印刷品、布料、木板、玻璃、沙子、木屑等,拼完再在一些局部地方加上几笔,一张画就完成了。

(综合立体主义作品) 这个阶段大部分创作都是如此,很难说明白是一张画、一个雕塑还是一个装置艺术。 在后世看来,立体主义被视为最复杂,智力上最严谨的艺术风格。 比如分析立体主义阶段,我们看到毕加索的画作就如同解一道谜题,观念表达感非常强,并且难以临摹,因为脱离了我们对画作的常态认识。 而综合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就像进入了中国的道家境界,一切为吾所用,不管什么材料都能成为创作源泉。

“综合立体主义”画作在毕加索一生的作品中占据席位不算高,史太浓比较喜欢的一张作品叫《玩纸牌的人》(The Card-Player)。

画作的灵感来自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同名作品,我们在【风格列传】的立体主义篇中也会谈到塞尚对立体主义的影响。 这个阶段过后,毕加索的风格又神奇的回归到“新古典主义”,说明他又换了女伴。 
艺术天才还是营销天才? 
毕加索在艺术上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高水准的古典画功还是立体主义那种开宗立派的先锋概念。但好像这些还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世界画家的首富的理由,有同样能力的人似乎不止他一人。 他死后留下非常惊人的数十亿美元遗产,与清贫艺术家这种惯有观念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一定还有点其它什么因素。 在他晚年时候,有人说他的作品纯粹乱画,那时候毕加索确实随便画一点什么都能卖钱,而且是大钱。有个故事流传甚久,相信不少朋友听过不同版本。 大致情节是已经成大名的毕加索某天在一个餐馆用餐,服务生认出来后非常兴奋,拿了一个空白餐巾希望毕加索可以为他画一点什么并签名。 毕加索当时心情应该甚好,从口袋掏出钢笔快速在餐巾上勾勒出一个山羊形象。 递给服务生的时候毕加索说:你欠我10万美元。 服务生刚开始愣了一下,随后被激怒了,说:你只用了30秒就画完,凭什么收这么多钱。 毕加索笑了笑,说:你错了,这用了我40年。
这个故事未必是真的,但说明毕加索那时候的市场价值,并且他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 他有着非常务实主义的一面。 比如将立体主义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也属于一种适应市场变化的举动。

除了这些,关于毕加索善于营销的故事非常多,并非空穴来风,史太浓也整理出三点,方便各位参考,也许能让自己获得一些启发。
毕加索的“成功学” 
1、创造预选价值 
有一个故事也流传广泛,就是说刚到巴黎的毕加索生活艰难,为了将画卖出去,雇佣了几个大学生,经常到巴黎的各大画室溜达,主动询问有无毕加索作品,或者问毕加索什么时候到巴黎。如此这般一段时间后,巴黎大大小小的画室都好奇毕加索到底是谁?聪明的毕加索此时才带着他的画作闪亮登场,画作就顺利的卖出去了。 此事听上去也像杜撰,但没关系,接下来也有一些真实事情。 就是毕加索有了名气之后,开始委托画商为自己卖画,因为毕加索感觉自己言辞一般,谈艺术没问题,但带货不擅长,宁愿价格未必最高,但有人可以帮忙处理。 刚开始他并没有进行独家签约,所以画卖给谁是自由的,那时候他喜欢同时约几个画商一起来,跟A谈的时候让B在外等待,这样就制造出一种稀缺感与紧张感,从而将画的价格卖哄抬起来。

两个故事之中,毕加索运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制造“预选价值”,意思是“被同类选择的也是对我有价值的。”,例如带着美女出场的男性也更容易被现场的美女青睐。 “预选价值”这个名词正是来自PUA领域,怪不得毕加索泡妞那么厉害(在其贫穷时候也很受女性欢迎)。

2、务实主义 
毕加索在创作当中也是务实主义的,他非常关注自己的“商业价值”,所以除了保持创作上的自由,他非常关注市场上的“行情”。 这种行情就是艺术买卖市场的风向,在他创立“立体主义”的时期,其实正是市场热衷先锋与前卫艺术的时候。 这个也能解释为何他的风格如此多变,立体主义为毕加索赢得名声,同时获得稳定合作的画商,让经济条件好起来。
一战开始后,经过四年艺术市场的风向变了,毕加索又可以迅速调整自己,回归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其它画家面临危机的时候,他成功转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经营智慧。 而且务实的毕加索非常重视法律保障,每一位合作画商都严格签订合同,很多时候,条款在毕加索的设计中都更多倾向保护自身权益。
3、独特的社交之道 
毕加索不善沟通,所以他跟重要朋友打交道的方式就是为对方画自像画,这些朋友当中大部分都是他的画商。 这个方式确实很特别,效果也出奇的好。 首先是用到了自己的长处,其次是能有知名画家为自己亲自作画,是被绘画者感觉自己获得一种至高无上的尊重,其三则是作画过程中大家可以充分交流,这样价格又可以卖高一些。

除此之外,毕加索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圈与影响力,比如跨界参与项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为俄罗斯知名芭蕾舞团设计舞台与服装。
1917年他首先与芭蕾舞台剧《游行》合作,过程中还又收获了一段爱情,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漂亮的芭蕾舞蹈演员—奥尔嘉(Olga Khokhlova)。

1919年毕加索再为舞台剧《三角帽》设计布景与服装,巧妙的将立体主义与古典主义融合其中,让视觉效果非常棒,广受好评。

由此毕加索从画家跻身到商业设计师领域,舞台美指的工作持续到1924年,几乎每次都带给大家惊喜,当时有报刊形容他为“视觉魔术师”。 所以毕加索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这些影响最后也通通兑现在他的商业价值上。 
最后 
毕加索一生当中从8岁开始创作,一直到他91岁去世,大约创作出5万件艺术品。 包括885幅油画、1228件雕塑、2880件陶瓷、1.2万幅素描以及数千幅版画、挂毯和地毯。这个数量非常惊人,我们做一个简单算法,(91-8)*365=30295天,相当于毕加索平均明天创作1.65件作品。 所以毕加索虽然从小被认为是神童,但他的勤奋程度十分可怕。 大家都喜欢听到一夜成名的故事,因为符合自己的愿景,但毕加索给我们展示出的成功方式更多是热爱、勤奋、坚持与思考。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henghuo/news516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41 second(s), 79 queries, Memory 0.5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