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炖鸡(如何煲鸡汤才好喝又营养)
8月7日是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民间有“立了秋,把扇丢”的谚语。
但立秋之后天气很快就会变凉吗?
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从8月10日到8月19日为末伏。广东处于东南沿海,入伏后,地表层的热量不断累积,加上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造成了广东多湿多热的天气。按照以往的经验,最高气温将会出现在末伏,即民间所说的“秋老虎”。
立秋之前,暑湿与热结合,就像油和面混合在一样,不容易以祛除。调理方面,主要是从调脾胃、化湿邪入手,湿祛则热邪会跟着消退。立秋之后,天气仍处于中末伏,暑湿、湿热未消,同时秋凉、秋燥也脚步也越来越近。那日常调理方面,有什么不同呢?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阴阳会随着大自然的阴阳消长而变化。立秋为夏秋之交,天气由热转凉,阳气由升发转向内敛。《内经》又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立秋之后,就是要顺应阳气内敛而养生。
肺主秋,肺气与秋相通应。秋季之肃杀,对应肺收敛功能。此外,肺为娇嫩之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肺合皮毛,通过鼻与外界相通,燥为秋季之主气,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综上所述,立秋之后,需顺应阳气内敛及肺的收敛,日常调理以敛肺润肺为主,调脾化湿为辅。
秋季养生,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酸主收,酸性有助于收敛肺气。平时可多吃石榴、葡萄、柠檬、梅子、山楂、李子等水果。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蜂蜜、山药、百合、莲藕等。多吃运脾化湿的食物,如节瓜、丝瓜、扁豆、薏苡仁等。
应该早睡早起,推荐每天在22:00-22:30睡觉,早上5-6点要起床,保持7-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使阳气收敛,同时又避免收敛太过。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肺在志为悲,秋天萧杀,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惆怅等情绪,需要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食疗为什么首选山药呢?
我院脾胃科康宜兵主任中医师推荐立秋调理首选山药。山药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健脾益肺,补肾固精,养阴生津的功效。《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近代中西医汇通泰斗张锡纯说:“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山药既能滋阴又利湿,能滑润又收涩,有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的特点。而且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为无上之品。
山药色白入肺,擅补肺阴,适用于肺虚久咳或虚喘。
山药味甘入脾,健脾化湿。张锡纯用一味山药粥治疗脾虚腹泻。《本草求真》说:“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宜炒黄用。”也就是说,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中医认为,脾为肺母,通过健脾可以补肺,即培土生金法。
山药入肾,可以补肾纳气。
黄芪党参山药瘦肉汤
材料:黄芪50g、党参30g、炒山药50g、猪展500g。
功效:肺主宣发,调节腠理开合。肺气不足,不能固护肌表,加上昼夜温差变大,表现为容易感冒或者稍活动就容易出汗,比如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推荐黄芪党参山药瘦肉汤,黄芪补气固表;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山药健脾养肺。
石斛山药百合猪骨汤
材料:石斛30克、鲜山药500克、百合30克、北杏30g、猪骨500克。
功效:在秋季容易因肺燥而皮肤干燥,鼻燥咽干等。推荐石斛山药百合猪骨汤,石斛、山药为清补,养阴又可化湿;百合、北杏滋阴润肺。
五指毛桃茯苓山药煲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50克、茯苓30克、炒淮山50克、老母鸡1只、蜜枣3个、生姜3片。大便烂,可以加芡实30克、鲜莲子50g。
功效: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正常,饮食才能化生精微,上输于肺,滋养全身。所以,临床上常见由脾虚而导致肺脾两虚,表现在全身无力、大便稀烂、咳嗽、气短、痰多,甚至怕冷、舌淡胖苔白等。调理上,通过补脾益肺,脾气旺则肺气容易恢复。推荐五指毛桃茯苓山药煲鸡汤,五指毛桃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茯苓渗湿健脾;山药健脾益肺。
白果核桃芡实山药猪骨汤
材料:白果30g、核桃100克、芡实30克、鲜山药500克、猪骨500克、生姜3片。
功效:肾主纳气,为先天之本,为一身气之根。肺肾为母子关系,两者常互相影响,出现肺肾两虚,表现为气短或气喘,活动后更为明显,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调理上,宜补肺益肾。推荐白果核桃芡实淮山猪骨汤,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核桃补肾,润燥,止咳;芡实、山药补肾。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脾胃科 康宜兵